四月毕业行

4月9号,学位论文定稿提交盲审,深深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栽培,感谢同学们和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和帮助。终感未负这十年上海行。

四月毕业行_第1张图片

修改和提交学位论文盲审的这间隙,抽空和来上海搜集文献资料的小新朋友去转了上海的城隍庙,跑了一趟浙江湖州的南浔镇、菱湖镇和东林镇。还探望了网上认识四年的干儿子和他的父母,很感开心。又一次在南浔的巷弄和古民居里穿行,还沐浴了东林镇乡间的风。我想,乡间漫步确实有利于开拓心胸,养我心气,感觉自己从寺庙又回到了熟悉的人世间。

四月毕业行_第2张图片
南浔古镇

10号凌晨两点,在小朋友的陪伴下抵达南京。这座石头城里树多,古建多,确实比喧嚣的上海宜居一些。我为论文而紧张了半年的脑子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南京,还是1997年和大学同学们一起去的。那次在雨花台看过雨花石,中山陵下留过影,玄武湖和夫子庙边走了个遍。这次主要是去南京图书馆,看书的条件还不错。最开心的事是探望了五年未见的闺蜜,还有个出版社的新友。恰赶上梧桐花开的时节,黄色绒毛到处乱飞,倒是有些烦人。

这次我们主要住在梅园新村附近的小旅馆,离南京图书馆和我闺蜜的工作单位都很近。然而,时间匆忙,只瞥了一眼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的玄武湖水,绕着明城墙旧址公园走了一遍,夜里和朋友们还去夫子庙周游一圈,还看了看王导和谢安的乌衣巷,仿制的江南贡院的外墙。周六下午四点,先在明故宫遗址公园散步,看漫天飘飞的风筝和小孩子们溜冰的俊俏身影,接着去故宫对门的朝天门公园,荒草丛中,随处可见断瓦残垣,石头残阙,还有已无栏杆的玉带桥。我和小朋友的耳朵里一边摇曳着公园里民间艺术家演奏的萨克斯风,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台阶,爬上高高的宫城门墙。扶着城墙上斑驳的砖石,还有石头里丛生的野草,俯瞰城墙下的中轴线马路,还有绕着城墙而行驶的来来往往如织的车辆,感觉岁月沧桑。原来小朋友这趟也是来这个公园寻找记忆的,人都是怀旧的。我的思乡情怀倒也不由而生,我老家也有这样的青石板,这样的城墙,这样的野草。

四月毕业行_第3张图片
就把我当朝天门城墙上的石头吧


查毕资料,15号下午抵达合肥。我住表弟家中,见老友,还去了趟安徽省图书馆。

合肥是14岁那年父亲陪我去的,我们那时还在包河公园留了影。21年后重返故地,还是一样阳光灿烂,绿树浓荫,流水潺潺,安宁而静谧,只是旁边多了个万达广场。虽然难觅当年的踪影,顺着记忆走去,还是可以找到当年那股走出小城、冲向外部世界的不服输的心气。

这些地方的树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南浔镇小莲庄里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槭树、紫藤树,虽园主人早就物是人非,百年树人,那些树仍焕发出老树新生的姿态。合肥包河公园的棕榈开着黄花,花粉四溢,有点像丰盛的鱼子。最美的是逍遥津公园里的槐树花,开的是银色白花,夹在绿叶中间,丰盈到垂下来一嘟噜一嘟噜的,沁人心脾。这也是紫藤盛开的时节,上中学时就迷上了这两种豆科的花,状似小帆船,承载着希望和理想去启航。我觉得这趟游学,不论是湖州南浔镇小莲庄百年的古紫藤树,还是安徽博物院老馆亭子里的紫藤,都让我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四月毕业行_第4张图片

四月毕业行_第5张图片
安徽博物院老馆亭子里的紫藤

在我这次的合肥踪迹里,当属游走红星路这条文艺街和淮河路步行街,绕城隍庙行走一圈,感觉很好。最具文艺气息的,是参观李鸿章故居,以及观赏安徽博物院的鲁迅读书生活展与潘玉良画展,都让我对民国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月毕业行_第6张图片
四月毕业行_第7张图片

四月毕业行_第8张图片

17号下午,小朋友先行返回自己的家,我晚上返回歙县老家,看望父母和亲人、老友,结束我这趟毕业旅行。

四月毕业行_第9张图片
五月返沪后我公寓阳台上的芦荟绽放了


四月毕业行_第10张图片
校园里的灯盏花也开得很热烈

原作于2013年4月18日


再次转载自己三年前博士毕业前夕的旅行感想,深有感怀。回到家乡定居工作成家生子,挺好的,为当时自己离沪的勇气和定居的决心鼓掌,尽管付出的代价也不算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月毕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