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纪录片。
能教你成为优秀的投资者。
不直说买哪股,也不上经济课。
而是传达对待财富的态度。
纪录片的主人公来头不小,个人净资产超过700亿,半个世纪前就称霸金融业,常上福布斯富豪榜,一度是全球首富,人称“股神”。
就是它,HBO制作——《成为沃伦·巴菲特》。
这是HBO今年的新片,目前豆瓣观看人数只有1412人。
但它讲述的道理,值得更多人看到。
巴菲特生于1930年,当时美国正是经济萧条期。
他的父亲是股票推销员,经历危机来临时,他失业了。
幸好银行有存款,于是他开了家投资公司,每周末,巴菲特都会和妹妹去爸爸的公司玩计算器。
他对数字很敏感。
从小爱玩一个游戏,和小伙伴赌谁的弹珠在浴缸里先滚到目的地。
玩的时候,总是他负责算时间。
当时姑妈给了他一本世界年鉴,上面有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数据。
巴菲特对它们如数家珍,直到今天,仍能随口说出家乡奥马哈1930年的人口。
当时的他,每周只有五分零钱,实在太少了,他的野心很大,从小就想赚大钱。
他妹妹清楚记得,有一次巴菲特对她说:
我要在30岁左右的成为百万富翁。
不光有野心,也有行动力,他开始学习如何做生意,最早就是挨家挨户卖可口可乐、卖报纸。
他喜欢这些工作,因为做自己的老板,有成就感。
而且能自己规划行动路线,很自由。
那时他每天送500份报纸,每份赚一美分,听起来很少,但巴菲特认为这一美分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复利效应”,这是巴菲特金融理念最重要的一点。
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对这个概念,巴菲特做了解释:
有一个故事,一个人问国王要粮食,给了国王一个棋盘,要求第一格放一粒谷子,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
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
国王以为不多,答应了他,谁知放完64格,他的国家都快被拿空了。
这就是“复利效应”,简单地讲,积少成多,利滚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和回报率的适当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
所以巴菲特赚了钱,从来都是投进新的投资中,这样钱就会越来越多。
当年的一美分,最后都变成了几百美元、上千美元。
除了“复利效应”,他还有个重要的理念——价值投资。
这是他在股票上的领路人格拉汉姆提出的。
他被称为“现代证券之父”。
简单地说,你一定要研究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如果你发现这家公司能盈利,那你最终会获得收益。
因为相信格拉汉姆的理论,巴菲特从此一遍遍查看投资手册,寻找一切可能被低估的股票。
他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再在价格回升至真实价值附近时卖出。
这样的股票,就像“一个要燃尽的烟头”,巴菲特会在合适的时间买入,在最后那口烟中获得收益。
这种说法,炒股的人都懂,这对巴菲特来说远远不够。
这么多年,他还坚持着另一个原则——
只做能力范围能的事。
巴菲特曾经看过一本书,——《棒球的科学》。
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作者拿着球棒等待击球。
作者发现在打棒球时,好球区有77平米。
如果他只等待最佳击球点,就有40%的概率击出好球。
但如果处在角落,击出好球的概率只有20%。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投资中,你可以一直等待,忽略其他可能,只等待自己最擅长的击球位置。
棒球场上,你可能出局,但投资场上不会。
面对无数错过的机会,别人可能说:挥棒啊,你傻了?
别理他们。
股市中诱惑太多,很多人频繁操作,这没有好处,要自己开发出一个过滤器,也就是你的能力范围。
待在那里,明确你的优势是什么。
巴菲特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长期占据福布斯排行榜的美国人,除了巴菲特,还有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做计算机的,而巴菲特是做投资行业的,看起来,这两个人完全不搭边才对。
但其实,他们是很好的朋友。
早在1991年,盖茨妈妈就叫他和巴菲特见面,但是盖茨当时特别不情愿:
巴菲特只会玩股票,我和他之间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
刚一见面,巴菲特世界观和投资态度就打动了盖茨,从那天开始,两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他俩的缘分还不止这些。
有一次,巴菲特去盖茨家做客聊天,盖茨爸爸和他们玩了一个游戏,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个词。
盖茨和巴菲特没有交流,同时写下了——“专注”。
对巴菲特来说,如果他对某件事感兴趣,他会大量查阅资料,会想和这方面的专家聊天。
除此以外,对别的事都不感兴趣,不会做饭,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巴菲特坦言:我并不知道自己卧室墙壁的颜色。
巴菲特的妻子曾经回忆,有一次她得病了,躺在床上,让巴菲特拿个盘子来。
结果他翻箱倒柜,最后拿出一个滤锅。
直到今天,巴菲特的身价依然在涨,
但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比如:
这么多钱最后该怎么办?
曾经有段时间,巴菲特常被人批评。
因为他信奉的“复利效应”,让他每年都把赚的钱投进新的投资项目中。
他的妻子在运营一个慈善基金,希望他把钱捐出来。
可巴菲特不。
不是他不想回报社会,他是在纠结一个问题:
怎么把这笔钱回报给社会,才是对人们最有用的?
他曾经觉得:
既然本金在自己手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就没必要急着捐出去。
直到妻子去世,他才终于释然。
2006 年,他出现在妻子的基金会晚会现场,承诺把自己绝大部分的财富捐出来,用实际行动回应过去的质疑。
这时候的他已经确定:
这些财富,不管是用于教育,还是医疗,都足够对多数人产生有影响力的改变。
当然,除了捐款本身,巴菲特此举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
他向美国其他富人传递了信息,拥有很多的人应该去帮助一无所有的人。
这就是“股神”的人生观和财富观。
对他来说,财富是一场游戏,他花的钱,不及他总资产的百分之一。
60年来,他每天都起的很早,并“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因为让他感到快乐,促使他不断前进的,不是挣了多少钱。
而是对数字的热情、对工作的专注,对赢的执着。
这,才是股神成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