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为何自己还没有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么?

你想过为何自己还没有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成长,最可怕的不是你碌碌无为,而是当你回首过去,却发现所做的一切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更谈不上有所意义。”

这是上周五同事无意给我看的一句话,看完的那一刻,我心起涟漪。

它之所以能够触动我,是因为我在做年终总结时诧异的发现:2015―2016,两年已过,而我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尽管我做了不少努力。

最近很喜欢美剧《This is us》,第九集里有这样一个场景:Olivian对Kate所说:“Kavin在改变,你也想改变。你会害怕,当你减肥成功,却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然后,你会发现,一直以来这就是真实的自己。关于未来一切美好的梦想,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这很可怕。”

于是,我思考:为何我们的努力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比如剧里的Kate,一直不停的节食、运动、参加减肥互助会,可是体重称上的数字并没有给予她回报。

比如我,一直不同的回首过去和计划未来,想要知道自己为何总是容易焦虑不安,可日记本上的文字并没有告诉我毕业之后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又比如,困在网络世界的大家,一直不停在社交软件上给自己订立新年计划, 可年末总结的评估结果并没有让人称心如意。

为什么?原因如下:

1、你没有从根源上反思自己并找到自己想要改变的点。

我们总是治标不治本――没有抓住想要改变的根源。这种根源,是你烦恼的起因,是你迷茫的核心,是你彷徨的症结所在。

而你,不曾试图把它找出来。

当然,你会说:很多时候我的想法很杂,思绪就像不听话的孩子上蹿下跳,让人无法深入思考。甚至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想些什么。

那么我想说:把那些让你痛苦的、头疼的、想哭的,甚至是愧疚的、羞耻的想法或念头记下了。别管杂乱无章,写下来。

如下图,黑笔的字我在6月写下,而红笔写的字则是11月写下。

你想过为何自己还没有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写完后,你还应该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深入反思,找出问题直接的联系或者是规律。

做这样的反思前,我的想法是:为何我会变成这样?

于是,我就在这“十大问题”之间找联系。做这些事情前,请知晓,你的思想和阅历都是你自己,你要把真实的想法或者问题自我呈现出来。不要妄图让他人给予你答案,要想实际改变,做出行动的还是你自己。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惊奇地得出了下图。也发现自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毕业之后,我没有了甘愿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你想过为何自己还没有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么?_第3张图片
根源环

这个模型,我姑且称呼为“根源环”。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这样的循环里平淡无奇的过着一天又一天?

所以,当你回首自己人生在努力之后并无改变,请你试图为自己画一个“根源环”。

2、你不曾思考原生家庭和现有圈子对你性格和思维的影响并试图跳出现有阶层。

上周末,我做了一件可能别人觉得很怪并没有多大意义的事――用Excel表格制作第一个人生成长列表

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不停回忆,用它回想了自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后的现在,这第一个20年里,我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在的模样,当然我指的是思维和性格。

容貌爸妈天生给的,恕我无能为力去改变。

你想过为何自己还没有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么?_第4张图片
人生成长列表(初稿)

二十年,忽然被列在了一张表格,看着一个阶段一个模样,你能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么?

对我而言,我很感谢自己做了这样一件事,它让我对自己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让我觉得三件事对我们很重要:一是“阶层”,二是“思维”,三是“原生家庭”。

首先谈谈“原生家庭”。

通过这个20年的成长列表,我发现我对小学阶段的回忆都是自卑而敏感的记忆。“害怕”、“嘲讽”、“没钱”、“不敢”以及“被罚”等这样的词语不停的出现在表格里。

那六年的时间,原生家庭和学校教育带给我的敏感持续影响了我的性格。

于是,我知道,当我在2017年迎来我的25岁,如果我得获得根源性改变,那么“破除敏感障碍”将会成为我的首要目标。

当你还是孩子,你不知道原生家庭和初期的校园教育会给你带来什么,但当你成年,你可以回首过去,从而去帮助你开启新的二次人生。

人生可以从来,只要你敢于开始。

其次,谈谈“阶层”。

以前我一直不曾觉得现在的社会存在明显的阶层问题,我们也不存在种族或性别歧视,每个人努力做好自己,过着自己的日子。

通过自己在人生列表的初高中阶段才发现,我们之所以没有意识到“阶层”问题,是因为自身一直在某个阶层里。

就像,你一直吃着家常菜,怎么可能知道米其林餐厅的东西到底有多好吃呢?你一直买一两百的包包,怎么可能知道香奈儿的手感有多好?

我们所在圈子提供给我们的眼界、资源信息和价值观念,让我们以为:世界就那么大了。当一个人思想受了局限,你又怎么能让他有实质性的改变呢?

所以,圈子不同,试图强融。别让思维的僵化,会让你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当然,我不是鼓励你不惜手段往上爬,而是告诉你世界很大,不要固步自封。勇敢点,走出去看看,哪怕只是旅游一圈再回来。

最后,谈谈“思维”。

我在2017新年计划的list里头号计划是:关闭朋友圈,目的是集中精力去做真正的改变。其实除了朋友圈,我还删除了不少关注的公众号,最后只留下八个。

而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公众号Spenser在《一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生》里说的话:“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很努力,最后还却还是没能摆脱平庸,不是差在行动,而是错在思维。”

太多的人追求稳定了,也有太多的人害怕改变,有的因为目标不清、有的因为年龄,还有的可能是学历限制或者是认知受限。

我们总在追求稳定,可“当身边的浪已经动荡,稳定的船又有什么用”?

所以,当我在人生成长列表里看到自己在大学阶段,从专科执意要去本科深造,毕业前夕放弃读研而选择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又在经历一次失业后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我一步步,从出生的村―市区―省会―出省工作―超级城市体发展,从家人朋友所说的稳定里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我很高兴自己能在结婚生子前拥有多种选择。

从稳定的思维里跳出来,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开启什么样的“第二春”。十八岁以前的人生,是原生家庭给予你的,所以你要感恩父母。而毕业之后的人生,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你需知晓自己应该重新开启一个怎样的人生。

毕竟,如《This is us》里William所说:“趁年轻,你要抓住美好的时刻。因为,人会在不经意间就变得和我一样老了。到时候就无法从头来了。”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而做出改变也是困难的。当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使你人生的船改变方向。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五年过后依然到达不了应许之地,回望现在发现自己依然和当年一样没啥两样,或许,你现在就可以用我的“根源环”和“成长列表”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为何你还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想过为何自己还没有变成理想中的样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