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_第1张图片

图书馆里偶遇《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如获至宝。平时这么大名气的书,是很难借到的。取下它,我赶紧办理了借阅手续。

本书的作者李笑来,原新东方名师,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多本畅销书,现在逻辑思维得到App里开设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本书是他写给他的学生的博文,全部在网上公开,被出版社集结出版,而且一版再版。看了本书的人大部分都反映很好,少部分人觉得看着看着失去兴趣。的确,本书有一定思想深度,如果不详加琢磨,很容易进不去。这本书不算薄,字又不大,内容涉及成功、理财、沟通、思考、逻辑和人脉等方面。我看的时候觉得好杂好乱。看完之后再看目录,从困境、醒悟、现实,说到管理、学习、思考、交流、应用和积累。其实全书的主线还是时间管理。因为作者旁征博引和深度思考,书的内容就显得繁杂。既然是管理时间的书,不妨多说说时间管理。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要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及时行动,不要拖延。人对一件事情没兴趣,大多是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以背单词为例,内容从扩充词汇量到托福词汇,再到托福核心词汇。细分为21个单元到每单元大约100个单词,再到一个单元分2次完成(21乘以2,总计42个阶段)。具体的操作:一是先尝试做一两个阶段,测试一下完成1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二是按照测量的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把其余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填写完整(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三是背单词需要重复,所以,每3个阶段过后要留出与完成1个阶段相等的时间去复习,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56(42+14)个阶段的时间;四是每完成总任务的1/3,就增加与完成1个阶段相等的再复习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59(56+3)个阶段的时间;五是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快速重复记忆,每次可能相当于完成3~5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熟悉程度的不断增加,每次重复记忆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预计进行3次重复记忆需要相当于完成10个阶段的时间,这就以为着一共更需要花费完成69(59+10)个阶段的时间。

做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当然,越具体越好。比如:每天早晨腾出一点时间;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朗读至少2遍;听录音,跟读当天要背的单词3~5遍,主要关注发音、拼写,顺带看看词义,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求速成;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下午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集中背2~3遍,可以一边读,一边抄,一边背,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呆呆地盯着词汇看;空闲时反复听当天要背的单词,重复次数越多越好;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利用多任务并行节省时间,最直接的办法时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例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在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尽量学会感知时间。李敖每天做“事件日志”,除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更为有用。他不但记录事件日志,还分门别类和标明所用的时间。这种记录还有一个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这是“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兼而有之。现在很多APP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点。

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就在这里,只有应用了才知道好不好。只有用的好才能坚持下去。希望大家都来尝试一下。

作者简介:信手弧来,85后,常被误认为90后。说着火星文,敲着计算器。央企会计一枚。梦想就是上班8小时算钱,下班8小时赚钱,成为一名优秀的斜杠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