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留在北上广深

最近有个兄弟在老家买房了,说再挣个两年的钱就可以回去了。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逃离或者回归北上广深的问题。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下,选择总是有很多的参考条件,然后进行抉择。可能有些人后面又后悔了,也可能有些人在庆幸,但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早几年,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的开始往回走,我的家乡海南最出名的就是旅游服务业,其他好像还没啥发展。所以朋友们只能是通过考公务员这条路回去,至少有个稳定工作,如果只是回去打工,薪资上完全没有吸引力。也有些家里有关系的,也是砸钱回去进入事业单位,至少不用再忧虑会不会被辞退的问题,至少能够稳定的生活。有个朋友很典型,回家进了电力,每个月大几千的工作,和在广州万把块钱的薪资没法比,但是住着三层小洋楼,每天溜达一下,貌似生活乐无边,只是他买台苹果需要存个几个月还要很犹豫。还有朋友回去的时候,被家里人带着轮流去各个亲戚家串门,个个家里都是有房有车,百八十平的套件住着,还有多的房子出租,住的那叫一个舒坦。他跟我们复述的时候,脸上也是那种由衷的羡慕,因为他在这边租着四十平的房子还要两千多的房租。

貌似回去的生活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田园生活,忽然想起Ted Kaczynski ,他回去得更彻底,去工业化,完全回归田园。我想我是做不到他这样的,但是我也不可能回去了,主要是因为下面的问题。

工作事业的选择

老家的节奏是比较慢的,他对资讯的接收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我在一线城市,我的工作是互联网,我活着一个信息爆炸的行当,每天都有新概念,新事物出现,我需要不停的接受并且吸收,然后转化成我工作的一部分,而在老家,大家的话题比较局限,说来比较搞笑,我有一次跟朋友聚会的时候进行了一次互联网电商扫盲,我原以为非常简单的商业模式在他们看来是那么高不可攀。其实不是个体能力上的差距,而是圈子的问题。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如果说要学好英语,就要多说多读,为什么?利用语境来加深自己的熟悉度。大部分老家的圈子谈的只是娱乐,因为他们的工作生活不存在这些概念,自然无从谈起,如果都没法谈,怎么谈的上了解呢。同样,他们也不理解我为什么天天加班还任劳任怨的工作,其实每一天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挑战,这个不断战胜自己,不停给予自己成就感的过程让我奋不顾身,而在老家,我担心自己一壶茶,一份报,过一天。年轻人,现在还不是养老的时候吧。其实,我只是担心回去以后我没有工作,没有我想要努力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生活方式的选择

有人说你回去不是与当前的生活方式告别,你还是可以以现在的状态生活的啊。其实不然,大城市有他的资源和优势,比方说我想看个演唱会,比方说我想去参加高交会。这些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朋友曾经反驳我,你能看到星星吗,你能听到虫鸣吗?是啊,方式不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我们都只是做了一种选择,哪有那么多的不负如来不负卿。我习惯了大城市的喧嚣,我可以在乡村度过一两天的宁静,但是我接受不了更长的孤寂了。我习惯了大城市的丛林,我该如何让自己放慢脚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像在老家,早上兄弟来喊出来吃个早餐,中午说出来喝个茶啊,晚上说出来吃个夜宵啊。原谅我,我天生就是一个劳碌命,太悠闲的生活不适合我。

社会伦理的选择

回老家其实还有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老家的人比较讲究人情世故,三姑六婆,妯娌连襟,各种规矩。不能说这些传统的东西不好吧,只是出来久了不太擅长这种人际处理。“来就来嘛,带什么东西嘛”,可是,你不带试试。可是,我也能感受到一个家庭的血脉至亲之间那种无私的关心,有个什么小病小事的,一大家人都为你着急。对比这种关怀,你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只能看到隔壁的防盗门和内心深处的不想打扰。既不擅长就越不擅长。也许我已经活的开始冷冰冰了,我只习惯看价签牌而不会砍价,我只知道在微博上给你送上一杯咖啡,却不记得你的电话号码。或许我选择留下,只是我害怕回去突破到我不适应的恐慌区。

心的选择

其实归根结底只是一句话:我不甘心。

决定不是在硬币落下的时候,而是在硬币抛起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习惯了用SWOT去分析事情,习惯于列举各项利弊,用一条又一条的理由来加强自己决定的正确性。就象我那位兄弟,他也列举了了许多回去以后的好处和留下来的坏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留下也罢,回去也罢,只要自己想通了就好。毕竟心之所愿,无所不成。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留在北上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