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

历史的注脚,时代的华章。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使命。穿梭于历史烟云,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生活在哪个时代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如果给你的选择加个身份——当代大学生,你又会如何选择?毫无疑问,身为大学生,我们绕不开大学二字。从清政府设立京师大学堂伊始,到当代大学之发展。谈大学,我们绕不开民国大学,而谈民国大学,又绕不开一个存在时间短在,但又不可磨灭的名字——西南联大。(引言)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学校纷纷内迁。在此大背景下,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应运而生。西南联合大学,内迁昆明,开展教学。而历史证明,民国大学的内迁政策无比正确。包括西南联大在内的诸多内迁大学,在战后这个百废待兴多灾多难的国土上,用知识科学来重建国家,把热血激情奉献给民族。

  当时的中国战火纷飞,但当时的大学教授们始终坚信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而战后的国家重建不只是需要体力劳动者的物质重建,更需要知识分子的脑力去重建。保存和传承民族教育便成了那个时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西南联大这个聚集当时最顶尖师资的大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薪火的传承之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前无古人,至今尚缺来者。西南联大师生中后来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不可否认,西南联大确实是由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组成,有人认为其取得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那种艰苦环境下,西南联大可以培养如此多的人才,而反观战前,没有战火侵扰的北大、清华,南开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再看一看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三校,拥有充足的资源,却再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

  “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烽火中生存,穿越湘黔滇三省,行程1600多公里,辗转于昆明建校。西南联大这段艰苦卓绝的迁徙,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千里流亡,存的是种子,留的是未来,传的是难以磨灭的家国情怀。联大人战火中夹缝生存,正如覃子豪诗云:“活得如此愉悦,如此苦恼,如此奇特。”

  大部分人都知道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实联大还有一幅解释校训的对联:“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已经消逝七十多年了,西南联合大学还被人们念念不忘。“联大人”的性情、思想依然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性魅力。而联大,这所不普通的大学,就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化身。而如今这种精神又存在于何处呢?联大人的品性又由谁来继承呢?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理解并承担属于我们的责任,应该清楚被一遍又一遍提起的六有青年不只是死板的条条框框,不只是单纯的喊口号。

  常言道,存在即是合理的。西南联大的奇迹,也有其必要原因。首先得益其完备的“教授治校”的原则。在校务上则采分层负责制,既讲民主,又讲法度严明。各职能主管部门首长,无一不是博学名士,绝无非教闲杂人等滥竽充数,更无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这在今天教学行政化的当代大学是难以想象的。

  汪曾祺晚年在一篇题为《新校舍》的文章中写道:“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三校原在平津,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组成联大后,更是偏安昆明,远离政治中心重庆。由此获得了高度的大学自治和充分的学术自由。形成:“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的办学思想和原则。不难想象当国难当头,一所独立自由的大学化悲愤为力量,在那个时代必然会碰撞出神奇的文化火花。这是西南联大形成的学术氛围,当然联大师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精神也为西南联大塑造了鲜活的内在灵魂。

  历史车轮滚滚前行,联大的身影隐没在历史的一角。今日之大学能否做到联大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又能否培养出学术严谨,人格独立的当代大学生?今日之大学教授能否做到秉承思想自由与人格独立的人生理念,缔造、践履、传承并守护着大学精神?今日之大学生又能否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六有大学生?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当大学为大学,教授为教授,大学生为大学生时;当学术自由,独立思考的内涵深入人心并切实践行时;当西南联大乃至整个民国大学的忧患意识,责任担当被当代完整继承时,文化的蓬勃发展,民族的精神传承,国家的富强民主也必然水到渠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