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日小记
这几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白天的培训,晚上的模型,cupt的事情更是煎熬。。
还好,在队友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桥梁竞赛模型终于一步步做出模样来了~几天来,铁丝网、草屑、雪弗板、手钻、白乳胶、自习室的桌子...还用上了爱迪生曾经用到的镜子反光法增强照明...
晚上做完已经近十点半,饿得不行,出去小卖铺买东西。月亮很圆,整个齐园十五斋宿舍几近人去楼空。亮着灯的基本上只剩下自习室和卫生间了...今天我们把生产线搬到了我的寝室,于是乎..回到寝室感到一股502的气息呛得不行,开窗又瞬间冻成狗..推己及人,感觉前些天真是委屈121寝室两位了。
进寝室楼的时候见到宿管大叔背倚着沙发状若垂头而睡,到寝室门口又遇到专门跑来各寝室贴封条的辅导员彩姐,不知道怎么,感到仿佛莫名的受到鼓舞..
二 康策特
今天在张早老师的介绍下拜读了豆瓣上两篇文章,一个是城市笔记人的《谁来歌颂结构》:
https://m.douban.com/note/40697864/
另一篇是顾礼的《康策特是谁》:
https://m.douban.com/note/315079344/
两篇文章说的是有关同一位建筑兼结构大师,苏黎世高工毕业的瑞士人康策特。
读第一篇时是有点困扰的,毕竟并不了解康策特其人,感觉作者所提到的那些康策特如何厉害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多么神奇。
读第二篇时认识就不一样了。
第二篇全文略长,先从对康策特的访谈开篇,渐次深入。问的问题都很中肯,可见采访者是具有专业知识且下了一番功夫的。前面介绍了较多的康策特的早期学习、观察经历,中间尤其是后半部分讲了枕木峡的桥梁、攀山桥和一些建筑物,这些出自康策特的构筑物或建筑物,实在不能不使我惊叹。于是对第一篇所下评论感到深以为然。
就以枕木峡步行桥来说:
从文章中了解到,下部结构本来可以搞得更加节省,更加纤细轻快。但此处旧桥破坏留给住民的印象是要考虑的。“虽然大家知道并且信任你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但大家不敢走上去”,于是康策特做出了睿智的妥协:
把下部结构的杆索体系做得更加密集,并且整体上比上部结构体量更大。私以为这样还给人以重心靠下的形象,增加了心理上的“稳定度”。这给人远观视角下的安全感。
而这个下部结构让我不禁想起了这次桥梁竞赛,我的上一个方案。康策特把杆、索体系分为拉压两组;当时完全没有经验的我第一个方案也是把所用到的21根杆或索按受力编为6组。然后分别设计,进行组合。老实说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但考虑到毕竟任务书上赫然写有“荷载按二级公路标准”,且受限于这个竞赛最终评判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落地实现,以及确保堵截隐患,终于作罢。
康策特这个设计使受压部分尽量全用木材。木材在干燥条件下容重只是钢铁的十分之一不到,结构上很好的减少了自重。材料学上以低成本、低代价很好的发挥了最大的抗压性能。在多山盛产木材的地方,也等于充分结合了就地取材的原则。而受拉的钢材一律用的是钢绞线。可谓深刻地认识并抓住了主要矛盾,不仅思想精彩,而且构造了十分新颖有趣的建筑语言。
上部结构有点神似清水混凝土的意味,在东方视角下似乎还有一些空灵的禅意。护栏、扶手、桥板很扎实,全部给人一气呵成的连贯感,“把下部结构包裹得严严实实”,又给人以亲自走上去的安全感。
个人觉得这两部分的“安全感”构成了这样一个工程之成功的很重要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作品。文中提到,施工中建材用直升机托运到指定位置然后组装,这样的结构很好的符合了直升机吊装限重。我常在想我们学习工程学,抛开重复性可机器替代的工作以外学习的最核心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在面临新的挑战中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完善地解决问题的活动。用我们的知识来造福生民百姓、社会发展,这并不能被总是简单认定为假话空话。
今天,张早老师提示我们说,学习建筑可以从我们熟悉的结构领域开始,深以为然。
从文章中了解到,日本和瑞士都有很多建筑、结构双全的大师,我不敢以此标榜,但确实觉得那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今天所读的第二篇文章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尽管可能未必未来的建筑师会与结构师合流,像古典时期一样,但一点是肯定的,好的建筑师或结构师都不会是希望好的作品是两个方面上相离的。两者之间确有合一的趋势。
我同意这种说法,但其实我更认为,学习建筑,哪怕仅作为一种附加,对本来“又土又木”的土木来说,也是很好的升华。
张早老师今天的一则朋友圈: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处境、心境的人站在不同立场上会有不同见解。所以之前在知乎上听到将近一边倒的嘲笑所谓“自学建筑”可行性的论调,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妨不去陷入争论,just do it.
最后,附上康策特的一份手稿,以自勉。勿忘李志国老师所说的,身为天大工科人,你应该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