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佳英 江浚涛 孙继文 胡兴
指导:谭莹
摘要:延迟退休、养老金“穿底”?当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攒钱养老,除了焦虑我们还能做什么?花8分钟阅读本文,您将对养老服务业挑战及行业发展机会有深刻理解。
4月初,一份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报告,在微信、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引起热议。报告指出,到2028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可能首次出现负数,累计结余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后逐渐下降,到2035年则有耗尽结余的可能性。简单说,未来在这届“80后”刚临近老年期,“90后”正值中年期的时候,社会基本养老金可能就已经用完了。
人社部于7月上旬,在媒体报道中回应称: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但这并未完全打消人们对养老金赤字的担忧。一点资讯、腾讯等内容平台的用户研究显示,“养老”已成为当代“80后”“90后”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攒钱养老并不是个玩笑,而是年轻人对老年生活担忧的真实写照。
理论上人们养老意识的提升,将促进养老产业快速增长。但回顾近五年国内养老行业投融资数据可以发现,尽管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却始终不温不火。即便在2016年,养老行业迎来短暂的融资高峰期,其融资总额也仅为6.9亿元(不包含挂牌、上市、挂牌后定增和上市后定增数据),与当期处于投资风口的分子诊断(2016年融资金额45.4亿元)等行业相差甚远。
作为潜在用户规模已近2.5亿的朝阳产业,养老服务业为何至今未能站上资本风口?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加深,养老服务业的春天何时能够到来?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
1)老年人真实的养老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2)回顾养老服务业发展历程,对比中美养老服务体系,能从中得到哪些经验与教训?
3)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类养老模式,其服务内容与业务模式能否与老人需求相匹配?
4)从老人需求出发,结合当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何把握未来行业的发展机会?
01.老人养老需求痛点
提及老人需求,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说出“照顾”、“陪伴”这些字眼,甚至在养老服务的从业者中,这样的想法也不算少见。那实际情况与人们认知是否相符?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的确随年龄增长,人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几率会增加。也难怪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老年人总是需要特别照顾和陪伴的。
但在我们实地走访数十位老年人,并综合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大样本调查结果后认为,“老年人”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整体,我们应当区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情况、不同家庭状况下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才能真正理解当下老年人生活的需求痛点,以及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类型。
具体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看,按照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需求类型,可大致把老年群体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1)能够自理的老人:这部分老人通常在60岁-70岁之间,在整个老人群体中占绝大多数,具备洗澡、穿衣等基本日常活动能力,受疾病困扰程度较小,生活和心理状态都较为活跃,社交生活丰富。对这部分老人而言,个人价值尤为重要,更强调生活质量。除就诊治疗外,其主观上并不倾向从外部获得更多服务支持。
2)轻度或半失能老人:随着老人年龄进一步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弱,部分老人逐渐失去一些日常活动能力,如无法独自外出购物或在外停留较长时间,对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社交活跃度有所降低,若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对心理慰藉的需求较大。
3)重度失能或失智老人:当老人年龄增长至80岁以上,日常活动能力和基本认知能力进一步减退,严重者甚至连穿衣、吃饭等基本活动都无法独立完成,记忆力、注意力衰退较明显。此时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开始考虑临终关怀。
在这三类老人的需求中,医疗保健需求居于首位。只不过在不同情况下,其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侧重点不同。老人生活尚可自理、身体状况较好时,更看重就近问诊和治疗,以及疾病预防。进入轻度失能状态后,老人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并期望在突发疾病时能及时获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救助。而随着失能状态进一步加剧,获得上门医疗和护理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此外,尽管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已大幅提升,但“未富先老”仍然是中国老龄化的典型特征。且老年人对价格仍然较为敏感,对养老服务和产品“性价比”的关注度更高。如果一项服务无法显著提升老人生活质量、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或政府补贴支持力度不够,老人的支付意愿都会受到影响。
02.养老服务业发展历程
从老人的需求痛点出发,再看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三种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为何看起来前景一片光明的养老服务业,至今仍未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部分原因。
首先从发展历程看,中国自2000年以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政府逐渐放开养老市场,养老服务业进入萌芽期。随后约2015年,包括房地产企业、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大型资本集团,开始兴建大型高端养老社区、康养中心项目,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迎来一波小高潮。但很快这些项目就遇到了经营困境,入住率和盈利能力都不及预期。
从2013年到2017年,可以看到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在不断增加,到2017年全国共有744.8万张养老机构床位。养老机构实际入住率却在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70%下降到2017年不足50%,市场供需矛盾十分明显。
对于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我们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
1)行业整体对老人需求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够。分析老人需求时已经提到,在超过2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尚可,更倾向于在原先熟悉的家庭环境或社区环境中养老,而非入住养老机构。即便在需要长时间专业照护的半失能或失能老人中,其能承受高端养老机构价格的群体所占比例也较小。
2)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企业运营管理经验不足。按照国际上每100位老人需拥有5张床位计算,我国需要1000万张以上的养老床位方能满足老人需求,从这一角度看兴建养老机构符合市场需求。但由于企业在运营养老机构方面经验不足,其服务难以获得老人认可,商业模式也还不成熟。
对比美国、日本等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情况也可发现,深入理解老人需求相匹配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其养老服务模式大致包括居家养老、老年社区、专业机构三类。居家养老为主流,此外也有很多老人倾向“抱团养老”,因而在美国有适合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群体的老年社区,如高端社区和大众社区,活跃社区和持续照料社区等。可以说,美国经过近60年探索,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03.三类养老模式剖析
中国经过十余年探索,现政府也已明确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除大型养老机构外,出现了许多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司,另有政府牵头建立的数万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但正如本文前言提到的,养老服务始终未能成为投资风口,近两年投融资金额和事件数甚至呈下降趋势。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未充分释放,而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与老人需求仍不完全匹配。
下面将对三类养老模式展开深入剖析:
1)居家养老:根据服务场景和形式,我们将居家养老细分为两种服务模式,包括上门服务和远程监护。在鲸准洞见收录的近50家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企业中,32.7%以上门服务为主,55.1%以远程监护为主。
上门服务:指由专业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医疗、护理等方面服务。从服务类型可看出,其主要针对半失能或失能老人。当老人提出需求后,可由服务机构对老人身体和生活状况展开评估,以确定其需要的服务类型和时长。服务费用由老人及其子女自付,或由政府主导的长期护理保险报销70%-90%,具体报销情况因各地政策不同而有差异。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按专业机构服务85元/小时的价格计算,若一位重度失能老人每天需要3小时(实际时长可能远超过3小时)上门服务,每月服务总费用为7600元,其中长期护理险支付比例为76%,最高报销金额为1938元/月,则老人需自付5662元,已超过北京市基础养老金平均水平(4000元/月)。用同样方法,也可估算上海等地的报销情况。
具体估算结果参考下表:
仅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的情况看,上门服务所需费用已超过部分老人的支付能力,未试点地区老人自付费用更高。我们认为,因老人整体支付能力不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仍将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推进。目前由于该制度尚处试点过程中、有诸多待完善之处,老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从而限制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市场渗透程度。
远程监护:主要面向有健康或行为检测需求的老人。根据我们的走访调研结果,这部分老人多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或子女与老人长期分开居住。在远程监护服务模式中,通过智能硬件设备收集老人健康和行为数据是第一步,其次是清洗、整合、分析数据,接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老人诉求,为老人进一步提供相应增值服务,才是远程监护服务模式的关键。
但市场上的远程监护类公司,目前大多处于积累用户及数据阶段,在服务资源整合和链接方面较弱,老人的用户粘性不高。在这些增值服务中,老人尤其看重健康管理、远程诊疗等医疗保健服务,由于现阶段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企业在整合医疗资源方面遇到的阻力较大。我们认为,这也是市场上远程监护类服务呈现同质化竞争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各企业的智能硬件产品彼此之间技术差异不明显,在医疗服务资源方面也还没有建立强有力的壁垒,对老人的吸引力较为有限。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主要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使居住在家的老人可就近、便捷地获得相应生活服务,因此是居家养老模式的补充和依托。在社区养老模式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如北京市政府按服务流量、托养流量等维度,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发放补贴,具体运营则由专业服务机构、养老机构负责。
具体运营思路大致分三种:一种是社区原本就有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可无偿用作社区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等;一种是社区没有相应配套设施,政府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得场地,再将其无偿或低偿交由市场化服务机构运营;还有一种是政府收回已经交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养老服务设施,再交给专业化服务机构、养老机构运营。运营方式则包括联盟运营、连锁运营、单体运营、PPP模式等。
但由于社区养老机构公共服务属性较强,其定价需符合政府相应标准,其对企业来说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且受限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目前能满足老人日常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在社区养老方面的合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机构养老:前面分析养老服务业发展历程时已经提到,2015年前后资本曾大量涌入机构养老领域。如今经过近五年探索,已基本形成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养老地产,即建立大型养老社区,社区内配有符合老人需求的基础设施,包括医疗设施、娱乐设施等。收费模式则分为“非销售类”、“销售类”、“租+售”三种。其中押金+租金的非销售模式最为普遍,产权销售也得到许多老人及其子女的青睐。
但大多数机构养老项目还没有产生较为稳定的盈利收入。以万科为例,万科早在2009年便率先涉足养老服务产业,现已拥有“随园嘉树”、“随园之家”、“随园智慧坊”等多个养老社区、康复中心、护理院及居家养老品牌。截至2018年,万科养老类项目约170个,绝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亲和源等在机构养老领域较为的成熟企业,旗下养老机构项目最快也需要三年才能逐渐进入稳定的盈利期。
而且以养老地产模式为主的机构养老项目,大多地产属性较重,购买该类服务的消费者主要看重的也是产权、会员以及保险的投资价值,而非养老服务本身。换句话说,“养老”只是这些一些项目的卖点,实际养老服务的质量往往难以满足老人需求。尤其在配套医疗资源方面,机构养老项目也面临和居家养老类似的难题。
04.养老服务业发展机会何在?
基于对三类养老模式及老人需求痛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养老服务业尚未进入爆发期,即便“90后”乃至“00后”都已经在为养老作准备,短期内该行业也不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中国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已不可避免,行业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风口到来之前,当静待机会、做好准备。为此我们总结了养老服务业至少三方面发展趋势,以供借鉴。
具体如下:
1)资源配置继续向居家养老倾斜。尽管居家养老类服务机构的商业模式还在摸索中,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但居家养老仍会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居家养老的扶持力度,引导资源配置向居家养老方向倾斜。居家养老面临的支付难题,也有望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得以解决,届时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这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获得长期护理保险的定点资格,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市场。
2)“医养结合”将更为紧密。从老人需求的角度出发,原本医疗服务应当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由于当下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医疗服务已明显成为养老服务业的短板,政府及企业才提出“医养结合”这一理念。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重新划分主管部门在健康和养老事业方面的职责,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推进,“医养分开”的局面有望在监管层面率先被打破,从而为企业整合医疗服务资源扫清障碍。
3)养老机构走向精细化管理。经历了跑马圈地的快速扩张期,大型资本集团已逐渐将养老服务产业的关注重点,转向机构养老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同时居家养老也成为其养老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这有利于其内部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改变原先偏重地产养老的发展模式,构建养老产业生态圈。
注:欲获得更多关于养老行业的分析及预测,敬请关注鲸准研究院即将上线的《2019年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鸣谢:最好的赞赏是您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