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快九点了,我正准备关门睡觉。电话机“叮叮叮”响过不停,我拿起听筒刚“喂”了一声,电话那头一个细弱的男声传来“明天你妈生日,是在你家办,还是在老屋里办?我来吃午饭!”
“哦,在老家,没有客人,就兄弟姐妹帮她过生日呢!”我在脑中盘旋这细若蚊蝇的声音到底是谁?
“好!”电话啪地挂断了。这个座机是一个接听电话,看不到来电显示。
“谁的电话啊?”老公在卫生间问我。
“我也没听出声音,像舅舅的,也像舅舅其中一个女婿的声音。”我回答他。
我在心里想,如果是舅舅,他会打电话给自己亲姐直接问,不会绕弯打给我这个外甥媳妇。而且前几年婆婆过生日,作为婆婆唯一亲弟弟的他也并未出席。
舅舅是老派人,思想传统。我记得婆婆六十大寿那年,我和老公刚成家两年,婆婆生日不打算请客大办,就兄弟姐妹给婆婆过生日。舅舅跑去将几个外甥都骂了一通,怪他们不大摆筵席帮婆婆庆祝。可是他自己却一毛钱也没有拿给他姐。
娘亲舅大,没办法。后来婆婆七十大寿,第一个请的客人就是舅舅,几兄弟请了一二十桌客人给婆婆庆祝,这热闹场面让老姐弟俩喜笑颜开。
“只怕是舅舅家女婿,他不是有个女儿要出嫁吗,怕是趁这个机会接我们几个老表。不过这样一来,怕有两桌客人啊!”老公分析道。我想想也可能是。
今天一大早,老公将买好的菜放上车。兄弟姐妹也都从各地赶到齐聚在我家,坐老公的车去他的老家,婆婆的家里。一辆车,十来个人,抱的抱,挤的挤,还有大哥和大姐七岁的孙子没位置,只好坐到后面货箱。平往年,侄女和姐姐的女儿,都没有去给婆婆过生日,今年都带着两个孩子来了,热热闹闹一群人要给婆婆过一个喜庆祥和的生日。
老人爱热闹,自己一大家子,还将上家下屋几个邻居也喊来吃饭,满满三桌客还有些拥挤。
现在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饭后,大家顶着明晃晃的大太阳,冒着酷暑一起在李子树上每人摘了一大袋酸甜的李子。
婆婆正和舅舅以及邻居聊天,有些炫耀似地说“还是儿女多好,过一个生日,吃的用的穿的来了一大堆。”好像别人家儿女都不孝顺一样。
舅舅有些羡慕地说“我的命没你的好,你现在享儿女福了,要多活几年!”
“确实是,我只要身体健康,确实不愁吃穿,想要什么一个电话,就都送来了。”婆婆自豪地说。
舅舅叹口气摇摇头。
看着舅舅黯然的样子,想起舅舅这辈子受的磨难真比婆婆多一倍不止了。舅舅比婆婆还小两岁,今年七十四了,居然还在做一个正式劳动力的功夫。
舅舅养育了六个儿女,五个女儿,一个男孩,其中还不包括送养出去的两个孩子和一个夭折了的七八岁的孩子。尤其舅妈生孩子不请接生婆,都是自己生,自己接生。通常头天别人还看到她大着肚子出工,第二天一早孩子就已经出生了。
舅舅谨小慎微,从不得罪别人,声音也小,和人说话像怕吓着别人似的。他们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旮旯里,一家人独处一隅。
舅舅家田地都在房前屋后,有些田块只有巴掌大一块,水也不方便,碰上干旱季节,舅舅常常一个人用两个木桶一担担水挑上去种田种地。要养大这一大家子,舅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几个女儿长大了,老古板的舅舅不想着将女儿们嫁到山外,一个个都嫁到比舅舅家还偏僻的穷山沟里。
女婿们倒是一个个忠厚老实,女儿们偏又都随舅妈生了一个又一个女儿,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将一个个孩子都送到舅妈家养着。大大小小三四个,舅舅舅妈养了一代又一代。
舅舅人瘦削,腰杆子总是挺得笔直,七十多岁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弯他的腰。他做了一辈子泥水匠,在他的精打细算和省吃俭用下,在十年前手中居然攒下了十来万元。
经常听他说要到市区买一套房给唯一的儿子做婚房,在房价低潮时他不出手,想等等再等等,或许还会低一点,结果十万元钱越捏越缩水,随着房价飙升到后来根本买不起了。
而钱在手中,就有人惦记。舅舅有一个女儿得了癌症,没钱治,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女儿死,借给女婿几万元给女儿治病,结果还是人财两空。不知那几万元这个女婿还了没有。
后来儿子结婚,房子还是没有着落,儿子和儿媳为这事没少争吵,差点还离婚了。
村里没修楼房的属于贫困户,国家政策好,特困户每个人口补二万元,舅舅家四个人口补了八万,两个孙儿没有补贴,户口迁入了市区。不过补偿款要房子建好了验收合格才发放下来。
舅舅发挥了他愚公移山的精神,七十多岁的人,一个人做泥水匠,花一年时间硬是将房子建起来了,儿子和女婿闲时帮他打打下手。
和婆婆相比,他更老些,脸上的纵横沟壑更深了。
一行人闲聊一阵,歇了晌午,又坐车到集镇来了。舅舅说要到集镇购物,也坐车来到我家。
老公刚将他们放下来,就有电话进来找他,他开车随即出去了。舅舅购买了一条鱼,几斤肉,说过端节儿女们都回来。
大哥笑说“这么多女儿,没有人送端阳礼吗?”在农村,过年节,嫁出去的女儿都会买几斤肉当端阳礼送给父母过节。
舅舅摇揺头说他们都不在家,家中没有喂猪,再说家庭条件也都一般。
货物都购齐了,舅舅问了两遍去他们村的县际班车不知来了没有。我告诉他这两天过节客流多,班车没有平时准时,如果一天跑两趟市区,那就要等到傍晚才有。舅舅又想坐二姐夫的顺风摩托车,无奈二姐夫夫妻俩还带一个一岁多的孙儿,还在超市购买了一大袋打折商品,摩托车根本坐不下了。
大哥问舅舅,去他家喊一辆出租摩托车要多少钱?
舅舅摇摇头说不知道。因为他从没有坐过出租摩托,要么坐班车,要么搭别人顺风车,再则就靠双脚走二十几里路步行回去。
大哥望着有些焦急的舅舅说“舅,你去喊一辆出租摩的,我帮你出车钱。”听了这话,舅舅挺直腰板朝摩的聚集的地方奔去。
只听到正将货绑到摩托车后坐的二姐夫和等车去县城的大哥在马路上说“舅舅可舍不得花二十元喊辆摩托车回家,这老头抠门一辈子了!
哎,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