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有岁月可回首——曾厝垵游记

黑夜以后的曾厝垵,格外热闹。各式特色美食的叫卖声,在烤盘上飘摇着的淡淡的烟雾中穿透横行,清吧伴着吉他弹唱的歌声让熙熙攘攘的人群折射出一种沉默的气质,有人群欢,有人孤单。

被称为“第二个新兴鼓浪屿”的文艺小镇,位于厦门岛东南部的曾厝垵,是我们厦门行的第一站。清新的涂鸦,精美的陈设,刚放下行李,手就再没慢下按快门的速度,也让人瞬间认识到厦门“国内文艺青年聚集地”的别号真不是旅游网站为博眼球而随意安置的。

愿有岁月可回首——曾厝垵游记_第1张图片


各式精美而富有创意的文化小铺,散发迷人气息的特色美食小店,闽南的木屋旧民居,并不嘈杂而又富有神秘气息的音乐清吧,传统古老的寺庙,安静的基督教堂.....这些似乎毫不相关的文化风格定位却混搭出了曾厝垵独特的风味。“走在街头每当从它身旁路过时,都无法在脑海里快速地浮现出一个准确的词汇来形容它:是农村,还是城区,抑或是城乡结合部?似乎都不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曾厝垵,最吸引人的也是它万象皆有的模样。

沿街而走,有来回跑动的孩子嬉笑打闹,颇赋文艺气息青年人在各色店面前摆拍,街道热闹,却让时光平添着一份安稳。把心,交给斑斓的灯光,交给热情的人群,交给让人移不开目光的精妙风景。即使在这街上突然会有触景生情的失落感,那股子情绪也能够随着暗涌的夜色融进细微的时光里,如时光洪流笔下的一阵清风,飘散在沉眠的夜中。

愿有岁月可回首——曾厝垵游记_第2张图片
摄于 厦门

亦有年迈的街头艺人,独自站在灯光昏暗的戏台上,兀自清唱着晦涩的戏曲,据说这里是当真有社戏的,如鲁迅先生在那篇文章中描写的浩大场面一般让人心向神往,然而可惜此刻并非节日。然而悠扬的笛声,似乎已穿透厚重的时日,盘旋在让人难以看清的古老建筑间,说不清是欢欣,还是感伤。毕竟,我也很难真正欣赏出它的美妙之处。只听出了岁月,只明了时迁。

直走到街道尽头,穿过干净简洁的大街,是沿着海岸环岛路。也许大部分人忙着沉浸在曾厝垵迷人的夜市里,海边微弱的路灯下鲜有人迹。远处等灯塔、邮轮为黑暗的海域点缀了些许温柔的灯光。此时的海水,好似不依不舍的回忆,断断续续涌来,又带着平静褪去。沉默的坐在海边,没有任何声响,却好像是夜晚独奏了一支温柔的安神曲,陷入太多泛起涟漪的时光,此刻我的脑中只有一句“愿岁月可回头”。曾一度小心翼翼地把厦门作为过奋斗目标之一,成为“艾利斯顿”的学生之一。也曾一度,把厦门选作毕业旅行目的地必去之一,却因种种原因,最后未能成行。可以说,那些曾与厦门空结下的缘分,见证了那一年我始料未及的光阴。虽然,我们从未真正有什么瓜葛。它就像一个错失的暗号,一声不响的掩藏了我深深浅浅的高三那年。而今,站在这里,感慨万千。

好似重遇未曾相逢的老友,好似今生煮酒恍记起隔世的温柔。夜晚的海让人既超脱了宁静却又心绪难平。“愿岁月可回头”,美好的愿景,留给这片汪洋吧。“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都全部交付它。”

看着海,泛起的回忆,浮起的心结,变得云淡风轻,就这样随它而去吧。

愿有岁月可回首——曾厝垵游记_第3张图片
摄于 厦门

夜变得更深,街道开始变得收敛沉默。在回客栈路上,商店已一一关了门,行人渐少,走至拐角,忽然听到了清吧里歌手调试着吉他,低沉的吟唱:“斑马斑马,你不要睡着了/我只是个匆忙的旅人啊。”

曾愿岁月可回头。而此刻,我只愿你,匆忙的旅人,目光如炬,清澈如初。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有岁月可回首——曾厝垵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