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个让人了解自己、链接他人的好物

(全文约3500字,完整阅读约需7分钟)

相比欧美地区,亚洲文化中好像不怎么强调“逻辑”一物,这可能是受儒家文化和亚洲文化基因中偏长“感悟”所影响。这种文化下,我们对逻辑的理解,多少都有点片面。而当逻辑加上写作,简直就是一个折磨人的大Boss。

恰恰现代应试教育和经济时代下,从应试作文到商务公文写作,逻辑化写作和表达又是刚需中的刚需。加上互联网流量变现的热潮涌起,“逻辑写作”彻底成了风口上的小猪猪,成为我们每个有志小青年都努力想去掌握的牛逼技能。

 高杉尚孝的这本《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是我2015年初出于对自己的“美好设想”就入手的多本逻辑思维类书籍之一。被束之高阁3年之久后,近日感觉书荒的我无意间读起,发现还颇受启发,时不时地还会被一脸严肃正经的麦肯锡日本资深咨询师逗乐。

逻辑是个让人了解自己、链接他人的好物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高杉尚孝,是一名全球战略顾问,曾在麦肯锡、摩根大通等名企任职多年,于1997年创办高杉尚孝事务所。著有《交涉的实践理论》、《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解决问题的理论》,擅长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谈判等领域。这本《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全书共七章,从语言信息类型的区分、遣词造句逐步深入到行文结构设计、故事讲述、提高文案说服力,干货很足(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毅力),对我们日常工作中写PPT、提方案、做汇报都很有启发。于我自己来说启发最大的是如下几处。

                             一、你怎样说话,便是怎样在思考

表达模糊、语无伦次、重点不突出,是因为我们的逻辑思考深度不够。

                                                             (图片来自摄图网)

语言是思考的工具。以前没工作时,我认为“会沟通”是要八面玲珑,甚至需要必要时会拍马屁,所以常常对“擅长沟通”这个技能嗤之以鼻。而今工作以后,才逐渐意识到:沟通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用语言作为工具去思考事务、定位自我、把握他人需求的复杂过程。你可能觉得说个话谁还不会呀?恰恰就是这个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遣词造句里,就埋藏着我们个人思维方式的秘密。

 1. “想要刺激思考,就多练习用及物动词句式、发掘行为的主语”

这是我被惊艳到一个小技能。

所谓的及物、不及物,我们在学英语时大概都学过,也就是动词后是否有宾语,如果没有宾语,或者宾语前置,就会是不及物动词句式,比如:门要关了,车要走了,电话要挂了。相对应的及物句式就是:我要关门了,我要开车走了,我要挂电话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是听到了不及物动词句式,你会很容易放弃继续争取,出现佛系的let it go心态?比如你在拼命赶一个公交车,这时听到一句“车要开走了”,大多数情况下你可能先冒上心头的是“完了,赶不上了…”,然后可能就放弃继续奔跑了,或者就算你更快速的奔跑最后还是没能追上的话,你还是比较认命的,因为不及物动词句式很容易让人有一种客观天命的感觉,好像到了某一个时间点这个车会自动发车一样。

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扩充成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句式,就会发现它应该是:司机要把车开走了。你可能第一想法会是:能不能让司机师傅再等下~~即使大部分情况下,司机照样会忽视你的呼喊,把你抛在脑后,但是至少你想到了行为的主语,会去自动思考解决协商的办法。(有没有感觉小神奇?小小的句式变化,就能刺激思考,我充分感受到了咨询师洞察人脑的可怕…)

所以,想要刺激自己思考,就多用及物动词句式,想要让别人快速接受自己的提案、不要疑问太多,就多用不及物动词句式(真是坏啊…)。

 2. 简单的连接词影响我们的思考

我在写作上一直有一个毛病:写东西尤其是写除日记外的公开文章时,总会每写几行就倒回去反复修改措辞、句式,而等终于匍匐前行、磕磕巴巴写完全文后,通读起来非常生硬,要点不清晰、啰嗦磕巴,不忍直视。

这个毛病背后其实是对写作的“完美主义情结”:既想逻辑通顺、要点清晰,又想笔下生花、文采熠熠。而作者一句“文章一气呵成,就是逻辑思考”,其实告诉了我:你不可能一上来就做到完美,成文时先努力做到连贯思考、一气呵成,这样至少文章的逻辑是顺通的,而后再考虑其他。而如何促进连贯思考,这就需要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逻辑连接词。

我刚工作时,常常着急想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观点,但是越是着急好像就会越词不达意,信息量多而杂,最后让对方云里雾里。后来通过观察同事间沟通、表达的方式,慢慢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我总结其要领是:不要着急忙慌地想在一开口就把所有信息扔给对方,要带着思考去循序渐进地沟通和表达。这个循序渐进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金字塔信息表达结构,各信息点间的上下级、平级关系如何恰当地传递给对方接收到,逻辑关联词很重要。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作者还专门整理了一个“高杉逻辑连接词表”,如果刚开始做表达练习,觉得这份表单词汇太多,我觉得可以先树立有这个练习意识,用自己的词汇习惯多练习练习,等积累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以后,再来进一步对比、学习这份表单。作者提出的另一个练习方法是平日多看报纸,拿学术、党报类逻辑线很明显的文章先练习起来。不过现在大家几乎都没有看报的习惯了,多是手机碎片化阅读,我觉得可以拿一些行业报道、白皮书类的文章来做练习,效果应该也一样。

                              二、逻辑化思考+形象化表达才是赢家

逻辑思考,不意味着说话要直截了当、高度抽象。

初读此书时,你可以和我有一样的疑问,那就是:是是是,我承认说话或者写作时多些逻辑思维,能够更表达地更清楚、明白,但是好像也会让话语和文章了无生趣,没有故事性吧?我自己在阅读前几章关于句式结构、逻辑连接词的内容时,内心还是一直存在这样的疑问的。

逻辑是个让人了解自己、链接他人的好物_第2张图片

但是作者很快就解答了我这个疑问,他的立场是:商业写作,更要用字具体、生动,别把解释的责任丢给读者,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具体表达的方式更容易激活对方的想象力,促进行动力。而且“不同文化圈的人交流起来,用抽象的或者委婉的表达方式会容易造成误会,因为异文化圈间之间拥有的的默契特别少。”(对于这个细致的观察,我又深深佩服了一下作者作为咨询师的深刻洞察力)

随着往深处阅读,我发现其实作者本身就是一个既能逻辑思考又幽默有趣、甚至可爱萌的人,以书中一段例子让我捧腹大笑的例子给大家瞅瞅:

     “我曾经因为工作的关系,前往客户公司的研习机构,要在新宿换乘电车。过去,再新宿车站转搭前往研习机构的电车时,必须从厕所前面通过。那里不断地在播放循环式的录音:现在正在清扫中,请多多协助!我当下忍不住脱口而出:那是要我现在来帮你扫厕所吗?! 我在企业研习中说出这段故事时,找来一阵嘲笑:只有你才会做出这么蠢的理解……”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段简短的故事里有一个很可爱萌的资深咨询师?然后进而觉得逻辑化思考的人,也是可以风趣幽默的?

                                    三、金字塔结构,为你的提案断舍离

 所谓金字塔信息结构,大家应该都有听说一二,通俗解释就是把最想要传达的信息放在最上层,其次越往下是具体的支撑依据。

金字塔的类型有两种,作者把它们叫做“并列型”和“直列型”,其实就是看第二层重要的信息彼此间的关系,如果是彼此独立,共同支撑主题,就是归纳型,如果是递进说明,就是演绎型。金字塔的形成,分成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种类型。

我们大部分人开始写埋头文案时,思路容易采用由下而上的方式,即从点滴的信息、想法开始收集起来,然后汇总、整理成全文。但是如果我们要正式面向对方演讲或者提案,作者就不建议再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而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效果会更好。自上而下地传达,可以在一开始就讲出自己的重点,然后对方一般会自行发挥思考本能去论证你的结论,而你讲述的过程也会为对方逐步提供辅佐论证。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自下而上,对方很容易走神或者自己解读每次信息的含义,最后所得出的结论与你想说的已南辕北辙,然后你就要等着被challenge却无暇从头捍卫自己的观点了…

当然两种方式的使用并不绝对,以上只是一个小妙招,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 当我们的物品太多杂时,可以断舍离,以达到零态清爽;当我们的文案中信息太多杂时,也同样可以断舍离,而断舍离的工具就是:金字塔结构化表达。

至少我自己这一两年接触、运用金字塔意识后,发现自己在表达时不再那么慌张无序,“说了很多,但说不好”的次数明显变少了。

逻辑是个让人了解自己、链接他人的好物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四、小后记

这本《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我啃了几乎三周,从刚开始的硬着头皮去看,到后来看得津津乐道,还时不时被作者逗乐发出憨笑,全程啃下来后最大收获是:看书真的要拿笔去写、去记录,和作者发生对话,甚至提出自己的疑问,唯此才能真正将作者的思考、想法吸收进去,也才会切实感受到阅读、思考的那种酣畅淋漓、自由自在。而这样一本工具书边看边写下来后,我发现自己也不那么怵工具类的、理论类的书了,不仅阅读速度显著加快,而且看书的专注力也提升了很多,这大概就是读书做笔记的乐趣了吧。

逻辑是个让人了解自己、链接他人的好物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是个让人了解自己、链接他人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