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瞧闺女

端午节也叫粽子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诗人屈原心如刀割,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泊罗江。传说楚国百姓听说后万分悲痛,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屈原。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人们用树叶包饭外缠彩线投到泊罗江。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包粽子,这就是延续至今的粽子节。

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端午节瞧出阁的闺女,从何时兴起无从考证。

端午节之前,奶奶就找人打听哪有苇子叶,并派人前去劈,叶子要新鲜的,又宽又长的。劈回来的苇子叶先用水洗干净,然后放蒸锅里用水煮,捆粽子的马莲也要用开水煮。奶奶拿出去年的干枣,挑出没虫眼饱满的也泡水里,包粽子的米有自家种的钱钱谷米,粘谷米。把这些米分别泡水里。

一切准备好,在门前的台子上放一张小方桌,几个矮凳,将所有包粽子的材料都放在桌子上。大家先将两片苇子叶叠好裹成漏斗型,先放一颗枣在里面,然后放米最上面再放一颗枣(这样不爱漏米)。最后将苇叶折过来形成一个三角型,最后用马莲拦腰捆住,一个粽子就包成了。

把粽子码大柴锅里,放水沒过粽子。将一块干净的石头放在盆里压着粽子,盖严锅盖,为了不让热汽跑掉,锅盖周围用布围好。用劈柴大火煮2至3个小时,熄火让锅自然凉。揭锅后奶奶先把没漏米的,外观好看的挑出来。

再让孩子们挎着带铁钩的篮子,爬到南墙根那棵大杏树上,这棵杏树有几十年了,每年都结好多又大又红的香白杏,奶奶看的很严,从花落杏出时就看着,不让孩子们上树玩,一直到杏熟。这是她端午节瞧闺女的专用。买的杏没有这棵树结的杏好看,也没有这好吃。

爬到树上的人,先将篮子挂在树枝上,一只手扶树,另一只手捡大个的半边红的杏摘。摘完小心翼翼的放到绷着布的篮子里,不能有破损的。不一会,一篮又白又大的香白杏摘满了,用绳子将蓝子慢慢系下来。

奶奶拿出红针线簿了,先将挑好的粽子放底下,然后再把大白杏放上面。用一块大红方布将箥了包起来在上边打两个结。

奶奶换上出门的衣服,穿着月白色的中式带大襟的上衣,黑裤子、白线袜子、黑鞋黑绑腿。头发用篦子篦透,一丝不乱的挽在脑后。左手拿一块白手绢,右手一把芭蕉扇,三寸金莲走一步退两步的出了门,我提着红布包跟在她身后。熟人问:瞧闺女去呀?啊!瞧闺女去。六华里路我们走了半天。

到了姑娘家,奶奶上炕盘腿坐下。姑姑家的孩子们都跑了过来,围着姥姥要杏子吃。奶奶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笑不拢嘴。打开红布包拿出杏和粽子分发给他们吃。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节瞧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