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在好莱坞拥有豪宅的大富翁,在他的后半生,竟与一个捡棉花出身的黑人流浪汉成为挚友,并且声称那位从没受过正规教育的黑人是他的心灵导师,使他走出了伤痛,获得了自由。
大富翁叫朗•霍尔,他的前半生像很多狗血电视剧:白手起家,功成身就后便将糟糠妻丢弃。这个原本靠卖罐头浓汤勉强为生的穷小子,凭借精准的眼光买卖名画变得富有,但和很多由贫变富的故事一样,有钱让他一度出轨他人,忙于事业令他疏远家庭,不过朗•霍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并没有感受到快乐,反而十分迷茫和愧疚。
在与美国隔洋相对的地方,同样有一群为金钱、事业忙碌的人和朗•霍尔一样困惑。日本,一个众所周之的“工作狂”社会。在那里,传统日本男性主要负责外出赚钱,他们一般会每天至少工作到10点,把家务事全部丢给妻子,这样便能年收入800万(约合48万元人民币),使家庭变的富裕。老一辈的父亲大多这样度过一生,但当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在女性解放、社会风气变化的时代中,有更多选择机会的年轻人却陷入了挣扎:“像父亲一样拼了命地赚钱值得吗?我也要成为一个只给孩子留下背影记忆的家长吗?”
古语云:天下熙熙为利来,天下攘攘为利往。人们从古至今追逐金钱,以为有钱就能让生活中的挫折、不快烟消云散。但就如叔本华所讲,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许多人终其一生将幸福自由等同于富足,以为拼劲全力追求财富就可以得到人生圆满。却不知在其中早已误入歧途,被金钱所束缚。
克丽丝特儿•潘恩却不是这样一个人,这个聪慧的美国女人、三个孩子的母亲在一开始就洞悉了财富的意义,经过了10年的坚持努力后,她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极乐自由:
井然有序的财务状况、长久甜蜜的婚姻、好好抚养的孩子、自我满足的精神世界、充满机遇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她拥有影响、祝福他人的能力。
到底是什么奥秘造就了一切?这位《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拥有200万粉丝的理财博主慷慨地将一切写进了《会赚钱的妈妈》一书。在此之中,她用过去十年间学到的众多企业家努力和失败的经验为人们提供了致富建议,同时,克丽丝特儿•潘恩揭示了自己获得极乐自由的真谛:
1、回归生活,而不是追求数字、金钱符号、名誉
在《爱、跃、跳:开始同意的冒险之旅》一书中,作者Shelene Bryan说:“我不关心你会在某些事情上搞砸,我担心的是你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获得成功。”
一生当中我们会碰到大大小小无数的机遇,并会选择其中某些为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有很多事情从长远看来是不值得去这样做的。
它们并非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写就《会赚钱的妈妈》几个月前,克丽丝特儿•潘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全家搬迁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要跨出自己的安全区,适应新的州府、新的城市、新的邻居。除此之外,搬迁到纳什维尔其实还意味着克丽丝特儿•潘恩的丈夫不再经营曾是自己梦想的律师事务所,而是更多的参与到家庭生活来。同时,这也代表着克丽丝特儿•潘恩本人会更进一步放手自己的事业,把运营博客的部分负担转移给位于纳什维尔的专业公司。
决定这一切的缘由都是他们意识到,比起生产效率和待办清单,比起更大的成就或是财富,家人的关系最重要。克丽丝特儿•潘恩所期待的生活是能真正自由地做出最有利自己婚姻、孩子发展和长期目标的选择。
这一切需要一定的财富来支撑,但金钱只是工具,不是目的。诚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现实是,在市场社会中,人们寻求满足却将就于富足,成为了富有的囚徒。很多企业家在初尝创业成功时,会迷失在数字、金钱符号和名誉之中:不着家地努力工作、拼命赚取更多金钱、为名誉牺牲一切,但说句老话:名与利哪有挣得到尽头的时候。人们总是将一切本末倒置了。
人生旅途一瞬间,放慢脚步,重拾初心,回归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早在18世纪时就说过:生活本身就是极乐。它不可能是别的,因为生活就是爱,生活的全部形式和力量都在于爱,产生于爱。
2、“简单生活,给他人生存的机会”
这句话其实是克丽丝特尔•潘恩的家庭格言。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在按照这句话来生活,生活拮据时——每周仅依靠35美元的家庭预算紧巴巴过日子,他们力所能及保持对教堂的捐赠;生活富有了——建立基金对他们感兴趣的慈善项目进行帮助。
这才是金钱所带来的惊喜,生活美好的本质:慷慨自在、祝福他人。
《会赚钱的妈妈》里提到过一个叫莎拉的亲身经历,她也是一个博客主,靠写文字来改善拮据的生活。但因为莎拉本身是一个身体残障孩子的母亲,所以她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情况。一年前,当莎拉的家庭收入刚好能抵消账单支出的时候,她却想把自己博客所得全部捐给一个特殊关爱(残障)孩子的收养倡议团体,这一决定将会使他们一家做出很大的财务牺牲。
莎拉丈夫的事业在那个时候发展缓慢,她这样做意味着全家的食物供给减少,但莎拉还是捐献了——比起全世界数以万计无家可归的弃儿,莎拉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幸运。“当你以完成上帝的事业(帮助他人)为先,上帝会照看你的事业。”一名企业家赠予她的建议让莎拉下定了决心。果然,莎拉在自己的博客上翻倍地完成了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全家人没有饿肚子的情况下,他们帮助了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之爱的小男孩,永远地找到了家。
虽然莎拉的孩子在那段时间里缺少了一些零食、玩具的乐趣,但一家人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以及掌控金钱、分享价值、影响他人的美好。
金钱本身是不能帮人买到健康快乐的,众多富豪都生活地郁郁寡欢,出生于富庶之家的太宰治,自认为没有做人的资格,一生自杀5次,对人性的质疑和失望让他怎么也抹不去生命里那股悲凉的底色。
同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作家爱德华•奥因在以自己为原型的半自传小说《梅尔罗斯》里创造出了世界上最丧的富二代主人公——尽管身为贵族、继承了巨额遗产,但他却因原生家庭的影响过得行尸走肉,迷失自我,靠毒品和酗酒来逃避生活。
金钱从来不等于极乐自由,它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克丽丝特儿•潘恩赞同你挖掘自己,找到一项擅长并热爱的事业投入时间、努力,让它帮助你获得财富自由,但同时《会赚钱的妈妈》也提醒你,变得富有绝不应该是你的目的,幸而为人绝不只是为了消费,而是有着更大的意义:发挥你特有的能力爱你所爱,慷慨自在地传播祝福,影响着那些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让他们的人生也变得更美好。这样为人一世,才称的上极乐自由、潇洒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