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美愈"之旅的缘起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 教授 张晓华 Chang, Hsiao-hua

戏剧在「美愈」中的应用,是将戏剧(Drama)与治疗(Therapy)的两个概念连结起来,协助、辅导或矫治需要的个人或团体。借着戏剧性活动,人们不但能够认知其所生存的社会与世界,还可释放情绪、逃避或面对各种现实的情况并在其中学习到生活的经验。戏剧治疗可让参与者藉由角色的模仿、认同、投射、移情与角色扮演,经由表征化(representation)、距离化(distancing)与自发性(spontaneity)的表达,呈现美感距离(aesthetic distance),达到宣泄(catharsis)与平衡(balance)的疗育效果。戏剧与治疗的属性,自然可运用其方法与程序作为心理治疗辅导在协助(to assistant)、帮助(to help)、启发(to develop)、导引(to guide)与治疗(to treat)的「美愈」工作上。

1987年笔者在纽约大学攻读戏剧教育,曾修习戏剧治疗大师罗伯蓝迪(Robert Landy)的戏剧治疗学程。这种课程释放、融合与肯定的感受,深感它的疗育价值,让我获益良多。1995年,在担任中华戏剧学会秘书长时,向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申请补助,曾举办了国内首次的戏剧治疗活动,是个为期三周由蓝迪教授主持的「戏剧治疗创作研习营」。尔后,从1999年开始,我在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首开四学分的「戏剧治疗」,再于在硕士班开设「戏剧治疗理论与实务」的课程迄今。

除戏剧治疗的教学与工作坊之推广外,我亦参与一些戏剧疗育活动应用社会服务的工作,如:921灾区的疗育性戏剧活动、教师与公务人员的辅导工作研习等。在诸多的戏剧治疗活动中,面具戏剧一直是最具自发性、创造性、释放性的活动之一。参与者多能达到情绪宣泄中「美感距离」(aesthetic distance) 的「美愈」疗效。

2009年8月下旬起,艺术「艺」诊的活动在台北县的社福与疗养机构推展开,此活动系由台北县政府文化局策划,特别安排在一项「Dr.艺术艺诊团—北县巡回艺术疗育课程计划」,期望为弱势与需扶助之民众进行「艺」诊,推展「创作即疗育」的艺术工作。我们成功地引领了八里教养院院童与万里仁爱之家的老人家们,藉由面具戏剧的疗育活动在短短四周的团体艺术 课程中,共同探索生活的意义,并期能借着戏剧面具之创作活动,让专注、发挥创意及情感投入来建立角色、并藉戏剧架构与题材探索发展角色、能离开角色并重新定位角色、再以口语来统整各种经验、让参与者在「美感距离」中,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将戏剧疗育的概念与作法运用于美愈心理辅导矫治工作上,也是一般治疗师、心理师、社工师、辅导者,对戏剧疗育的辅导应了解并能运用的知能。本文将以面具戏剧在八里教养院与万里仁爱之家的戏剧的「美愈」之旅的经验,作以下之介绍与读者分享。

每个面具都隐含了角色特质,让戏剧的扮演产生了美感距离。

面具可以表现出个人的情绪,可让当事者的安全感,具有情绪释放的美愈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戏剧"美愈"之旅的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