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半月行&the Second Day

现在是1.26的5:58,我搭乘上了Z223开始了一个人的西藏之旅。

西藏半月行&the Second Day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至于问我为什么,没有理由、没有答案,只是突然想去而已!

小虎贤还在睡梦中,我一个人悄悄地撤了。偌大一个西安站,游客匆匆,人满为患。Z223的通道有那么一点特别——夹层西六号通道,凭借眼力和判断力去寻觅,我还是败了。随机找了两名旅客询问,无果而归。看来只有找工作人员询问了,转身就看见一个抱着大衣睡眼惺忪,应该是刚被闹钟叫醒上班的乘务员,心奋地站在那里。她一步步靠近,头发凌乱,双目耷拉着,无精打采,嘴角还有那么一丝舌头作案的痕迹,所有这些却丝毫不影响她的气质,巧夺天工地杰作,看起来如出水芙蓉般的效果,就这样呈现了,给人清丽脱俗之感。

一句爱理不理的样子,抬起右手,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从这边上去,左拐进去就是啦!哦哦!谢谢啦!她连打几个哈欠,下意识地用右手挡住嘴巴,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并说道:不用谢!

来不及储存这份余温,我迅速提起行李箱沿着她告诉的方向奔去。看不见一个人,候车室空无一人,难道去西藏的只有我一人,难道我走在一条夺命之路上吗?还是我太慢,大家已经登车完毕,事实证明是前者更大一些,一节车箱仅仅坐了不足十人!这是旅途刚刚开始,从来都是如此,大家都心奋不已,但因为彼此不熟悉,所以长久筑起的防盗门还不敢大开。仅仅留了一丝缝隙而已。互相寒暄几句,固有的模式——从哪儿来+要去哪儿+干啥的——然后静默,这是一般情况。不过总有那种积极分子,他们具有火种和催化剂的功能,加速大家加入话题,让彼此的联系变的热络起来,也让大家建立起了信任感,把门慢慢打开。在热络之后,虽然不足十人,却营造了五十人的感觉,聊的不亦乐乎。

最热闹的是我坐的位置:对面是一个九七年的、一位电子科技大学的大一学生、西安本地人。他这样回答自己为什么就选择去西藏:昨天打算去的,然后就买票了,今天就出发了,不备而来。返程的车票都没有买,先去了再说,待的时间因心情而定。

斜对面一个更加厉害,今年才14岁、小女孩儿一枚、一个人从广安上车去西藏。独自一人,对就是独自一人出发了,目的地西藏,才14岁。我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她,把她看的都害羞了。而她的解释融化了我们的疑问——已经好多次了,我父母在那边工作!每年寒暑假都如此!看来我们觉得很新奇的事情对于她一个14岁的小姑娘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不觉惭愧万分。

我不禁思考: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来的人是不是该反省一下?有时我们想的太多,太小心,反而困住了自己的脚步。

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邻座来自贵州的大叔,他今年已经44岁了,在西安搞餐饮。因为是在大学旁边开的店,所以学生放寒假,他们也就关门大吉。他笑称是学生时代寒暑假没过好,借此机会弥补一下。他蓄着美丽的黑胡须,留着一个毛寸发型,后来才知道他是因为景仰军人的形象才留此发型的。他是我们中间唯一一个去过西藏的人,他前后进藏三次,不过都是夏天。今年是他第一次冬天进藏。他说就是想去看看冬天的西藏是个什么吊样儿,说起来那样洒脱。

他说:他一共在西藏只照了三张照片,就是第一次去拉萨时在布达拉宫照的,之后就再也没有照了。朋友想看,直接拍照片发给他们就好,不过仅仅是风景。他说西藏的风景确实让人看着陶醉,却宁愿让她们刻在心里,而不是变成一张照片。也许多次进藏,西藏已经变成他心目中的卓玛!

西藏半月行&the Second Day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家开始往大叔的周围聚集,一个接着一个的奇怪而又好笑的问题不时向大叔飞来,他却没有一丝不耐烦和一丁点嘲笑的意思,一一解答。他在回答的时候脸上浮现出无比幸福的笑容,似乎正在慢慢展开那一幅幅深埋在心底的画卷,那一次次进藏记录并见证了他的青春,他的渴望,他的放肆,他的信念。

他进藏的理由没有那么冠冕堂皇,没有那样深不可测,也不是去接受灵魂洗礼,不像文青们姑弄忧愁,不是为爱疗伤,他更没有宗教信仰。他说只是为了去看看,他去的地方不仅仅是西藏,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地方,只有西藏一去再去而不觉厌倦。那神圣的雪山似乎成了他的玛卡,他不看布宫,不问文成,不寻古迹,就是随意而飘,自然流露出洒脱,仿佛庄子再世!

几次进藏他几乎不带什么东西,仅仅是水,干粮,少量现金。第一次进藏住宿的地方都是在火车站门口随便找一个晒太阳的老大爷介绍的。那天中午他到了拉萨,出门看见一位老爷爷就跑过去问路:“大爷您知道哪里有住宿的地儿吗?要最便宜的那种!”

大爷抬头看看他,笑着说:“有啊!不过,我带你过去你敢去吗?”

大叔说自己当时年轻,啥也不怕。想想大白天的,他一个老头还能把我怎么样了不成?立即就答复,那有什么怕的啊?去,怎么不去啊!您带路!谁知这一带路竟然成为了大叔三次进藏固定的住所,而且和这家客栈的湖北老板成为挚友,结成一段友谊。确定好住宿的地方,大叔就赶忙问大爷有什么地方可以喝到青稞酒,大爷连连摇头说不行,你第一次进藏,而且刚刚到,不要喝青稞酒。这样容易导致高原反应!大叔说没事啦,我去就行,出了事我自己承担,绝对不会怪你啦!大爷无奈只好说,那好吧,出事了,可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哦!大爷指了指对面的餐馆,哪里就有买的,味道也很正宗。大叔就径直朝大爷说的店里去了,上来就连干两罐。大叔说当时就是喝完感觉头发晕,稍后片刻,啥也没有。如此一来,大叔的胆子更大了,自信心膨胀。所以那些传说中的高原反应等身体不适都与他无关。

大叔说:“哪里来的高原反应啊?完全是心理作用。就像鬼神一样,你越怕它越欺负你。其实啥也没有。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从心理上害怕它。你还没和高海拔战斗,你就从心理上处于劣势,你还怎么战胜它了?进藏就是天气比较干燥记得多喝水就没事。自己第一次没有经验,喝水太少,嘴唇总是起死皮,其余啥事没有。”进了格尔木必须一人一个座位,不允许有站票。那时就开始供应氧气,也会开始加水,水箱一直提供饮水。基本不用担心,放平心态,舒心上路,保证一点事都没有。

大叔说起来是那样轻松自如,他的经历也谈不上多么曲折崎岖,可是我们听起来却觉得像是奇幻漂流记,不自觉的畅想自己会不会有高原反应,内心还是不免忐忑。但是有了大叔的切身体验和传经送宝,我们也不再那么恐惧。不知不觉都聊了一个多小时了,大叔问我们还有什么疑问没,我们对视一下,说没有了,大叔这才躺下睡觉了,他说昨晚没有休息好。于是,他脱掉鞋往座位上一躺,就开睡了,那姿势俨然成了一尊睡卧佛,姿势也凸显了他的洒脱性格。

大叔睡了,我们也就散了,整个车厢也安静下来了。

这份难得的宁静似乎在表达我们对大叔分享经验的感谢。有人低头玩手机,有人开始睡觉,有人在吃早餐,有人开始看早已备好的大片,有人对着窗外发呆,景物一幕幕移动变换。

寒冬腊月,虽然是光秃秃的山体却也给人无比舒服的感觉,让人不自觉想去亲手抚摸一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列车已经行进至宝鸡境内了。突然想起去年寒假返校前和莎莎姐一起大半夜冒着大雪借着一家农户的三轮车去看露天晚会,第二天又冒着大雪去爬龙凤山,几乎被冻成狗,却笑的那样甜。

西藏半月行&the Second Day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待续ing

Form:啊  Ben

20160116   于宝鸡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藏半月行&the Secon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