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间性看人的精神演化之维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14次课备忘

从主体间性看人的精神演化之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与人之间什么样的关系是最舒服的?你怎样去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又怎样去认识和理解他人?你的身体和心灵是统合的吗?如果不是,你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客体使用和使用客体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微妙和紧密的关系?……凡此种种,都在一个温暖的早晨被缓缓的诉说……

神奇的塔罗之夜,T和DD围绕着一张张随机抽取的塔罗牌,开始了一场又一场深刻而静谧的心灵探索之旅。当时当下,没有谁是老师谁是学生的区别,没有一定要告诉对方一些什么的执念,只是纯粹的想要去了解这个世界,想要对这个世界知道得更多,这样自在的感觉真的也很好。人生活在社会和群体之中,习惯了去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习惯了在某种特定的模式中去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当让自己一切归零,重新回归于一种孩童式的天真与好奇,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足够美好!记得毕加索曾经说过:我一生都在努力学习让自己像孩童一样作画!在掌握了足够多的技巧之后,像孩子一样无所顾忌的画画反而成了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与人交往亦是如此,从天真到世故,再由世故到“天真”,其实也是一个对世界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恰如塔罗所示,人置身于不断的生成、转化和学习之中(成住坏空),也同时伴随着退缩和抱持。一次次退回到原点,又一次次顽强的向上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先验主体是没有被经验沾染和浸泡过的原石,只关乎灵魂(的转化),而不涉及功能(心智)。

心身的交互性

心身的分离与高熵

心身的分离与失整合的分裂性

还是那句话:“身体既是灵魂的坟墓,也是灵魂的居所”。无论我们怎样唾弃自己的身体,它依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是因为无知、因为喜欢把一切都一分为二,我们总是无意识的要么把身体隔离在灵魂之外,要么把灵魂安放在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中。我们忘记了它们原本应该是一体的。

WJJ,一个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佛系女孩儿。内心純善倔强,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自如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以至于连闺蜜善良仁慈的母亲都无法忍受她的“冷漠”,幸而有好闺蜜细心的呵护照料,让她度过了人生最低潮的时期。原来,当你的身体无法和心灵连接,你整个人在旁人看来竟是如此“怪异”不通人情!

再引入一个案列来形象的说明一个心身分离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咨客(颇有些自得的说):我最近学开车有进步了,可以开到80码呢!

T(气愤的):真是岂有此理!

在这里,老T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看到了咨客明显的失整合的状态,即他并不知道作为一个新手把车开到自己无法控制的速度意味着什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最好的驾驶,不是比谁最有速度和激情,而是比谁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踩下关键的一脚(刹车),从而保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时刻保持防御性甚至是全息式的驾驶模式,才是一个老驾应有的态度。

生活中,无处不充斥着心身分离的现象,很多人很多时候做出一个行为或者说出一句话,完全是自动化式的精神反应,心里其实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表达什么又想要什么,各种的自以为是,再加上各种流于形式的追逐,早就忘了初心!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将心身统合在一起呢?

心身如果是分离的,你的熵值就是低的,你整个人做事的功效也是低的。你的身体是怎样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在你的身体和感受之间,你怎样去链接它们,怎样去感受它们之间细微的进程呢?

心身要统一,需要互动,而且是很精微的互动。酒、茶、咖啡、花、音乐……所有关乎生活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连接身心最好的媒介。酒的浓烈、茶的清雅、旋律的舞蹈,都会在人的心里唤起美好的情愫!一盏新沏的香茶、一束散发芬芳的花瓣,都值得为之驻足且心怀喜悦与感激。换言之,昂然的而且能够内省和反思的人才能够将心身统合在一起。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来自心身的大量的信息,我们有否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并有能力和勇气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对信息清晰的感受和体验,这是心身互动的核心,也是原则。

心身的转化与灵性的隐秘问题

灵性的隐秘问题,是指一个人生命的能量和活性能否经由心身的互动发生转化。而转化的核心是心身互动的带宽(即信息的丰富性)。你的信息越丰富,你的认知带宽越广,你就越可能获得转化的渠道和可能。

几个重大的存在性问题,它们涉及他者的存在

我们出生时,并不是一个主体,而只是一个客体,这一点太重要了。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一直以来都误以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主体性是先天存在的,所谓的强弱只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差异性罢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体”本身。胡塞尔这个观点的提出,意味着将主体性建立的研究路径更多的投向了个体所赖以生存的“主体间性”(即作为个体的“我”和作为他者的“我”之间关系建立的品质)。并非主体间性源自主体性,而是主体性源自主体间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主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好的“关系”发展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果拥有一个好的家庭,好的父母,就可以发展出很好的主体性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父母,自己处理不好自己的关系,却总是耳提面命,要自己的孩子方方面面都要好,这岂不是痴人说梦!

那么,什么样的“主体间性(关系)”是好的呢?一个体验过被爱的人,更容易具有去爱一个人的心理质素。这种被爱(被确认)的体验首先来自父母(养育着),因此,能够共情(响应)孩子的父母,才能够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爱的种子。“比起我的身体,我更了解我的灵魂”,“对别人,我仅仅能了解其身体,因为我无法接近那人的意识。”笛卡尔的这句话再一次强调了认识并懂得一个人(包括自己)之难好比隔着两个星球对话(一不小心就心身分离了)。而胡塞尔的发现:“我们能把握住他者的感觉与经验,但这需要在对自己的感觉与经验的移情式推理基础上方能实现”却为我们理解他人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或者说一种可能)。“感觉”、“经验”经由“移情式推理”让我们的心灵抵达另一个人的心灵,也抵达我们自己的灵魂居所(身体)。

客体关系与主体间性的比较和差异

为什么很多人带孩子会觉得每天都身心俱疲几近抓狂,而有的人却觉得惊喜不断活力四射?其实,不仅是亲子关系,引申到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是如此,可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是温馨宜人犹如午后奶茶,却也有可能是生硬隔离仿似六月寒冰,甚至是视若仇敌水火不容。当关系中充斥着太多的欲望、控制、补偿、怀疑,那种焦虑和紧张足以破坏掉关系中所有的美感!

当我们沉浸在主客体的关系当中,会觉得很辛苦,因为你总想分出高下、分出谁是谁非,总想去教孩子一些什么,你被固化的经验告诉你,这个世界太凶险,而你又常常用错了方法只想控制。你以为你的经验很宝贵而且对你的孩子同样适用,你感觉不到时代的变化,或者说你拒绝承认这种变化,因为你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全然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的确,成人之间想建立良好的主体间性是很难的(成人已经被自己的经验给格式化了),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们的人格更有弹性,心灵的空间也还有更多的留白,从而更容易跟人建立天然的链接。当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主体间性的,你就会觉得孩子是可爱的,因为你不是把他看成你的附属物(所有物),而是把他看成一个可尊重的独立个体,有了关系的边界以后,你更能够发现孩子身上那些优质的元素,并肯定他、引导他,让他在完全不必迎合任何人的条件下完成早期主体的自我认同。

这里插播一段大阳和父母亲的对话:

大阳(微信):@fjj1500(母亲微信名),请把我的录音发到舞蹈群,谢谢!

……

老T:前面这个新手车开得磨磨蹭蹭,真是太烦了!

大阳:爸,你都知道他是新手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和母亲的微信对话中,可以感觉到大阳已经长大了,表现出了青春期孩子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我已经是大人了,那当然就不能说话再像小屁孩儿一样啦!就连以往喜欢用的可爱表情都免了。而和父亲的对话,更是表现出了较高的心智水平和后现代个体独立的主体和思考能力。他们,不会在无谓的事情上搅缠自己的情绪,他们在乎的,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一个孩子建立人格底盘的那几年,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这个阶段,如何调整好自己的生命状态,如何给予孩子更高品质的陪伴,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很艰辛,但是却不能等。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不知何时,他们已经不再是我们眼中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有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这是一种生命的蜕变,一个极其宝贵的生命的进程。如果你曾经参与过,你就不会感到遗憾,而你跟孩子,也将结下一生牢不可破的情感的纽带。

养育中客体对我们形成主体的影响力是由各种客体化决定的:

核心客体——过渡客体

核心客体即养育者,一般指父母亲,过渡客体即孩子平时玩的玩具看的书等等。每个人都有恶意客体,如果你的核心客体被恶意客体侵占,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你会把你的恶投射在很多的人身上, 无法跟人很好的链接和相处,从而付出惨重的人生代价。只有当核心客体和恶意客体形成连接、互动、转化、生成之后,恶意客体才会越来越少。

环境母亲——过渡性空间

一个孩子成长的环境,如果是温暖的、包容的、允许犯错的,那就会形成过渡空间,在这个过渡性的空间里,他得以完成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转化,而不必直面挫折和打击,他的主体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生长。一个良好的全息式的主体,因其清晰的边界感和合作能力,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所以,如果父母亲为孩子提供的是一个温暖和睦的成长环境,你根本不必担心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

职场和情感也是如此,提供边界并不是冷漠。发展好的主体,其本身就具有建构过渡空间的能力,空间感出来以后,关系的边界、转化也就出来了,你可以对一个人投入很深,也可以一笑而过。成长,就是不断的告别!

咨询,其实就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过渡空间,让他们的空间感慢慢的出来,从而为他的人格寻找转化的可能性。

客体使用(能力与天赋)和使用客体(功能性)

对于客体的使用是一种天赋和能力(有的人天生就对客体具有敏感性,而有的人却很隔离),使用客体则是功能性的,而且客体使用不行会直接影响个体使用客体的水平。

评估一个人对客体使用的三个维度:

1. 看他对客体评价的深度。即他对客体的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能否准确预测客体的潜力以及对其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力?认知带宽过于狭窄,甚至是心存偏见,都有可能导致对客体的误判:当你不清楚眼前的人对你意味着什么,你所有的行为就都是盲目的,自我意识也是极其微弱的。

2.看他的客体存量,即他都经历了什么,和什么样的人相遇?对人生有更多体悟的人,往往也是经历最多的人。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会对情感有深刻的理解,也不能对一个习惯了依赖的人讲人格的独立。

3.看他对建立关系的愿望。愿望是愿力(动力), 没有愿力,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行动。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是从一个最初的愿望开始的,从来就没有凭空产生的行为。

使用客体的三个评估维度:

1. 技能——自我意识的初级构造之力。技能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标配,没有技能,一切免谈。当你有意识要好好的掌握一门(或几种)技术,并为之而努力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构建你的客体系统了!

2. 反思——自我意识的核心构造之力。为什么说“没有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反思所呈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当下阶段的判断和对未来的构想,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人生的方向和规划。

3. 合作与联结品质——自我意识的高级构造之力。联结的核心,是你能否感受对方的情绪,并回应对方,而不是自说自话忘乎所以。当自我意识达到“合作”这个层面的时候,你对资源的整合、使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开放式的阶段,你的人格就具备了转化的可能。

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两个主体间自我意识的势能差与关系中的张力弧

天赋——性格类型——精神变形的关系之维

主体间性,是最优美也最好玩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客体关系的层面,已经不再是你要满足我什么,或者说我要迎合你什么的关系了。这种关系,就像是水乳交融的双人舞,又像是珠联璧合的二重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淡”不是寡淡、更不是冷漠、隔离,而是像水一样清澈且不可缺少。它是无形的、不确定性的、可塑的,因此也是拥有最多可能性的。所谓“微观层面上的共振和宏观层面上的恩怨”,低维的人才会喋喋不休总想证明点什么,高维的人之间不需要太多语言,依靠的是直觉,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T分享了哀牢山之行中的两次经历,可以很好的诠释主体间性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插曲一:在茶马古道清寂无人的山谷间,护林人看到T在仔细的观察驿站内的各种布置,捕捉到了老T对此萌发的好奇心,就侃侃而谈,向T讲起了自己的工作:没有网络信号,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内容,向上级主管部门例行性的汇报长臂猿的活动情况。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观察到了长臂猿这个种群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感知到了它们的喜怒哀乐,这是他工作的一种乐趣和收获。

插曲二:雨夜,老T和家人在偏僻的小镇上寻找打尖儿的地方,找了几家都不满意,却无意中撞到了一家新开张的连店名都没有但看上去很温馨的饭馆。店主非常热情,不仅好酒好菜接待他们(价格还令人难以相信的实惠),而且主动请求叙话,谈话很舒服,维度不高,但直率、真诚、敞亮。

旅行的奇妙之处,是你行走在路上,可以遭遇很多不确定性的变数,可以和不同的有趣的人相遇,当你看到生命有那么多不同的形态,而世界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活呢?!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出去旅行,去经历风雨、去长见识(这里的长见识,不是去享受,而是去感受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天然的链接)、去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的丰富性。

主体间性的核心,是天赋,性格类型是很重要的参数。性格是一道门,可以看到精神变形的关系之维。

案例分享:另一个石林一中的孩子,看上去目光炯炯有神,从房树人的画中也可以看出他是心怀诗意和远方的,可是他无法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考了80多分,但是却觉得自己考得很烂(自我评价过低),平时会对抗父母(因为父母都理解不了他),渴望和同伴交往。这是一个外倾情感型的人,却走了一条内倾情感型的路,结果两条路都没有走通,精神无法变形,活活的把自己困住了。

再来说说WJJ,虽然拥有两个硕士学位,但内心却因为长期处于创伤性的体验中,心身分离,经常处于一种“健忘”的状态中,学什么忘什么,和周围的人也很疏离,整个人“很僵”,不活泛。其实,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心灵就越纤细敏感,也最容易受伤。所幸,苍天不负有心人,时至今日,她可以说:“这个世界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可以穿越的话,那就是爱”,生命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来看思维型的人。思维的核心是构造,所以,数学学得好的人,情感也不会差,因为他有思维托举着。而情感讲的是活跃和转化,所以一个人如果情感不行、感受力也不行的话,就很麻烦,因为情感的下面如果是情感,再下面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何为感受力呢?就是你碰到一个场景,你既不要把它放大,也不要把它放小,而是动用一点思维,去很好的把问题解决掉,不抱怨、不纠缠。

精神的变形就是精神的演化,而建立关系,形成主体间性,可以有力的推动我们精神的演化。主体间性,是后现代关系的核心,未来,客体关系如果不能升维到主体间性,那你和人的链接还是会很困难的。

最后引用老T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有时候比登天还难,有时候又容易得犹如喝水。那你,是打着背包奔向远方,还是继续固守自己的孤岛?

bПZto��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主体间性看人的精神演化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