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赫本的老电影全部补了一遍,真的非常满足。
我记得有一次我刚看完电影去刷了15分钟抖音,我必须承认这是个不怎么优雅的时代。
赫本与现在的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她身上一种和谐的分寸感。所以我们现在提到赫本会很自然的把她和优雅联系在一起。
可优雅到底是什么。
我人生中真正对于优雅的启蒙是新古典主义,同样也是大部分人固有印象中所认为的优雅的名画。
但艺术品中的优雅一样也是有多种正确答案的。比如我最近很喜欢的Jean Gabriel Domergue,那是一种猫式的优雅。
这种优雅大概就是透过眼神告诉你,这世上我没什么怕的,包括失去你。
或者Arthur Hacker式的优雅,在今天看来更是意义非凡。因为只有到了足够的阶级有了足够的内涵,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一种和谐的优雅。
Arthur Hacker我最近真的很迷他,可能和北京的冬天太久见不到一点点绿色有关。
William Henry Margetson是一种少女式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前几天去国博看法国学院派的展览时才是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我对女性的热爱,如果画面上都是男性我会直接选择性忽略这幅画。
画面上的少女越有张力,越有生命力,我就会在这幅画前停留越久。
但Margetson可以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优雅很大程度可以靠美好的环境去决定。
Margetson的画能传达出的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尊重。
是有钱的时候用昂贵香水化精致的妆买古董钢琴,没钱的时候就穿针引线在衣服上绣上一片小花,采一捧野花插进家里的花瓶。
免费的阳光洒进来,生活就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萨金特画里的优雅已经十分脍炙人口了。
更直接的可以体现出我前面写到赫本时候一种,和谐的分寸感。
扪心自问在现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要做到萨金特式有分寸感的优雅其实是很难的。
因为在这个模糊阶级又政治正确的时代,追求优雅很有可能被认为是矫揉造作。
虽然我喜欢晚晚,但是还是要承认,几年前在上升期的晚晚,那种优雅的分寸感是能感觉出不流畅的。
但那时候的优雅只是她的武器,现在她赢得了她想要的一切,从那一刻起晚倒是开始真正散发出一种peace的气质,并且真正的外化了出来。
最后聊聊,这真的是一幅,让我感受到直击灵魂的优雅。
是德拉劳什的《珍妮·格瑞女士处决图》,珍妮·格瑞就是经常出现在戏剧文学作品里大名鼎鼎的九日女王。
年仅17岁的英国九日女皇珍妮·格瑞,被陷害而被下令秘密处死的瞬间,极具戏剧性。
也许花里的优雅,湖里的优雅,身着华服的优雅都让人觉得应情应景,非常Deserve。
可这幅画是在画断头台前的优雅。
差一年才成年的少女,在面临死亡的瞬间,没有狂呼乱叫,没有涕泗横流。
她甚至伸出手去够断头台,可能是以便自己体面而优雅的把头颅放到一块无情的木头之上。
刽子手啊,他在行刑的时候见过多少被砍断的脖子,理应早就麻木,而这时哀悯和不舍都从这个刽子手的眼神中透露出来了。
接下来想认真聊聊优雅,在构思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其实我很怕自己写成鸡汤文,因为优雅二字就像“有趣的灵魂”一样,已经被现在的公众号玩坏了。
他们倡导优雅应该作为生活方式,这完全正确,是的,优雅确实是应该长期保持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生存意义。
可他们告诉你优雅是可以靠购买得来的。这就真的是,荒谬。
优雅这个词本身是个外来词,来自拉丁文eligere,意思是“挑选”。
优雅是一种选择,是用自己的美学经验鉴别一切是好还是坏的。
从穿的服装,吃的食物,住宅的布置,言行举止,甚至选择的职业和内心的自我独白。一切能买的和不能买的,只要涉及到自由意志的选择,就都和优雅有关。
优雅是一种和谐,优雅是艺术的产物。优雅从文化的陶冶中产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发展。
做到优雅和有没有钱没有一毛钱关系,相信我,一切跟风的、看似省时省力不过脑子的掏钱践行别人(商人)替你做好的选择,都会使你和优雅两个字南辕北辙。
那如何做到优雅呢,我自己目前仅有可能做到的是这样两件事情。
保持平和、随时鉴赏。
我们都遇到过身边让我们向往和羡慕的,十分优雅的女孩子。
她们永远知道自己真正的风格并为之坚持,她们永远没有任何信用卡、花呗账单,永远不会控制不住自己去买便宜但质量一般的衣服,衣柜也里永远不会有买回来只穿了一次的追赶时尚的衣服。
她们身边会有一种神秘的氛围,她们似乎对一起心满意足,这样的优雅看似毫不费力,每天呈现出来的曼妙雅致只是天生如此。
法语Je ne sais quoi用来形容人身上有着某种“光彩”。光彩是什么?它是一种闪光,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营造出一个人的神秘气场。这种闪光就叫做优雅,优雅来自内心的平和。
她们真正的优雅的时刻不仅仅是优雅的购物选择和穿衣风格,更多时候是我们日常生活那些最微不足道、平凡无奇的时刻。
擦洗锅碗瓢盆的时候是不是满心抱怨,选择今天要穿的衣服是不是愤怒的翻箱倒柜,当你遇到学习、工作上的deadline时能不能不拖延,甚至在下午五点被堵在路上时,能不能做到一种peace。
拥有平和的内心,是一切优雅的基石。
再次是鉴赏。
因为优雅是一种先内化、再外化的过程。
从分得清巴洛克与洛可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细微的区别,从可以发现劳特里克和德加究竟有什么不同,从可以一下子被马蒂斯与凡东根色彩中相似的热烈击中开始。
恭喜你,开始成为一个鉴赏家。
要试着把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带入到日常生活里,做一个生活鉴赏家。
鉴赏是一个挑选的过程,对自我欲求的考验,是每天可以长途跋涉去一个特别的地方消费美好情调的决心,是到一个城市先一头钻进美术馆的习惯,是一盘菜因为摆盘不好就不想吃的偏执。
对每日最普通的生活有了这样热烈的情怀,自然而然就会用这样标准要求自己。
优雅不可购买,但是可以习得。不过无论是走哪条路最后达成了优雅,永远不要忘记初心,你优雅不为别的,只为你自己。
就像赫尔曼黑塞说的:“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
在追求这份优雅的路上,我们每一分拓宽自己,我们的生活就多出一分丰富多彩,我们每多一份认识我们自己,我们就有机会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实现真正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