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悟空传》,一开始选中它是因为打开购票网发现原本想看的另一部片已经下线了。
它排在第一位,点开发现时间合适地点合适价格更合适!所以立马点击购票打了地铁飞奔前往。
这也体现了现今我看电影的一种心态,它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消遣而并非追求过多的意义。
好就点个赞,不好就当花钱找个地方吹冷气吃爆米花了然后再发朋友圈吐个槽就好了。
所以今天在入场之前我也是奔着吐槽的心态去的,毕竟这几年大大小小的西游题材片子层出不穷,而其中不乏炒冷饭和随意夸大扭曲的刻意之作。
但是故事的最后,我想这个反转的结局你们已经猜到了。我妥妥被攻陷,已经不能用圈粉这样的词来简单概括。
圈粉是一种欢呼雀跃的轻松状态,而我的被攻陷是带着很多复杂情绪的。这其中也许有沉重,有看淡后的释然也许还有其他。
不是专业影评人无法从拍摄技法等方面为大家分析,我只能诉说我自己的感受。对,感受,我在这部片子中获得了强烈的感受。(感受到我今天写文都不想配图了)
一:有趣
《悟空传》的有趣二十年前我就知道了,因为那时看光顾着笑了就没干点别的。
如果那时有人告诉我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看了会心塞,我一定白眼外带OS:装什么装,这明明是逗逼猴子与他的朋友们的故事。
那时我还会觉得这个猴子有些野,有些粗俗,有些不在同一国。
二十年后的这部依然为我们呈现了它的有趣,而它的有趣是自然随意不谄媚,不用力过猛不生硬的。
这在众多西游题材中算是一股清流,也是它独特的地方。它看了让你笑得自然,笑得不尴尬,我想这就够了。
二:有爱
电影一开场我以为又是人人都爱女主角的玛丽苏剧情。
可是后来它大大颠覆了我那颗想吐槽的心。
在这里没有玛丽苏和杰克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爱,有他们想要守护的人和事。
悟空与阿紫
天蓬与阿月
卷帘与小男孩
二郎与丰收娘
这些也只是这部片所表达的爱中的九牛一毛,其他种种无法用言语描述。
123分钟的时间太短,短到我不够也来不及把如此丰富的情感都记录下来。
我只知道每一份都很真很暖很让人动容。
三:有泪
回首往事,我看电影只哭过三次。
第一次,是二十年前为肉丝杰克而哭。
第二次,是两年前为了林真心徐太宇而哭。
第三次,是两个小时前为《悟空传》而哭。
显然,在惹我哭的境界上《悟空传》已经完胜。因为它不仅让我为主角落泪,而是每一个角色哪怕是普通的村民都有惹哭我的本事。卷帘死了我哭,就和死了二哥一样悲痛。悟空死了我哭,好像我自己就是阿紫一样。阿月死了我也哭,仿佛我就是那个将它抱在怀里的天蓬,我们终于相遇而又终究不能在一起。
我哭得梨花带雨,哭得惊天动地。泪点总是不自觉地出现,然后泪水像南方的暴雨一般伴随着雷鸣般的啜泣声从我的大脸上呼啸而过。这种绵延不绝根本停下来的感觉已经许久未见,是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哭过。
所以我要感谢《悟空传》
二十年前它让我放肆笑,而二十年后它让我痛快哭。
二十年前让我觉得野的猴子,二十年后我竟然在它身上隐约看到了一丝丝的自己。
感谢它找到了我认为继86版的六小爷爷和十年前的星爷之后最适合演悟空的人。
感谢它没有把孙悟空妖魔化。孙悟空就是孙悟空,它不会一言不合就变成金刚、哥斯拉。它就该是那个石猴,是那个叫嚣着:“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用力放肆不服输的存在。它的用力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骨子里的随性倔强随心而行,不为任何眼光和评价。
以至于看到最后究竟是一切皆宿命,还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仿佛已没那么重要了,只要淋漓尽致地活过就不枉来这一遭。
正如片子最后悟空的自白——
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在乎结局。
对我来说判断一道菜是不是经典的标准是:吃饭时会不会走神,凉了以后是不是还爱吃以及下次还会不会专门再来要同样的菜。
而判断一部片是不是经典的标准是:会不会为它不看手机,是否还会为了它买票去影院重刷以及愿不愿意为它憋住尿。
前两个更多来自心和大脑而最后一项来自本能。
《悟空传》让我为它足足憋了整个下半场,以至于到最后都不觉得憋了。
(也许是随着泪水走了一部分,也许是影片分散了注意力)
所以它是我心中的经典无疑,几年之内也许都不会有新的替代。
《悟空传》仿佛一道经典好菜,我为它取名“小鲜”吧。
那么我对它的评价就是:
拟拟小鲜烹鱼宴。正!爽!哦!好!余闻之乐也,而食之潸然泪下也。
往昔情怀今何在。瞧花果山,于仙界飞鸿,悠扬笛音。吾甘愿为之憋尿矣!
落款:格斯墨——文章健身房——十全大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