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海波教授在藏区游走,在某一个喇嘛寺拍到佛光,她传给我。她还特意补充说,“天空中还有神奇声音在回响”!我甚觉法喜,请求她,我要收藏和转发她的照片。

同时,我想到一个话头。

人生至为悲哀的事有两件:一是啥都不信,看见的、看不见的都不信,甚至于人生普通的正常的道理也不信;另一个是啥都信,看见的、看不见的全信,直至漏洞百出的坑害人的骗子也相信。“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这类人之处不好使,你提醒之,不慎说多了,人家还恨你!

由此可见,两个极端的“信”与“不信”,除了表面形式有所不同,其实质却是接近的,都是愚昧无知的使然和体现!

有些人却是不同,他们有选择地信,当然,他们的选择或许是已经被前人决定的了,或许是自己通过灵性思考而抉择的,也依然存在着正与谬的风险和差异。比前两种极端派,其对待自己的“信”的态度上更负责一些,其人格上,也独立和优越得高一个档次!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海波教授是出身西北大学的宗教学硕士,而后她攻读了思想史博士和文学博士后。她而今是从事研究宗教信仰的专家。据我所闻,她的学科分支里有死亡学内容。春天的时候,她在北京巡回讲课,我看了广告,就按时前往中央民族大学哲学院,听了她的短暂的讲座,不到半天,但我深受震撼和启迪。

记得她阐述学理之前,讲了自己研究死亡学的缘由和动因。原来,她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教师,在当地某三甲医院的重症救护室里工作,常年目睹死亡,比常人更多的机会深刻体验和领略了人生之终点的痛苦和恐怖,于是就暗自发慈悲心、立善愿,毅然决然地改变人生轨迹 ,并最终成为一名佛教哲学的教授。而今,“四十不惑”的她,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弘扬大爱,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医治病人身体到拯救人们心灵的华丽转身!

当下人们,可能会有不少的痴迷者,谈“死”色变,并不理解海波教授的这份良苦用心,甚至抵触她的观点和学理,但是,我倒觉得,这恰恰说明中国人,尤其是自当下的大陆人 ,太缺乏对于死亡方面的专业知识了。我从那天听课时济济一堂的场面,从大家热烈讨论的气氛里,也已体验到了很多人开始把眼神和心思聚焦在“死亡哲学”的话题和领域里。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死亡问题,总是与宗教信仰裹在一起,而宗教信仰问题,限于国情,又不适合在专门场合(如教室和教堂庙宇等)之外过多议论,虽是如此,作为一名所谓“无神论者”,我觉得还是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这类话题,其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于思想传统上并非对此讳莫忌深的,即使伟大的先圣孔夫子也没有完全拒绝神秘主义。

据古代文献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敬而远之”,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神鬼,并非拒绝讨论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事情,而是由于敬畏之心使然,与之保持一份儿距离而已。

这就是圣人的智慧绝伦之处。

于今看来,破除迷信,不是要破除对于人类的终极思考和终极关怀;心怀善良,也并非一味纵容那些利用宗教外衣去坑蒙拐骗信众钱财的“佛棍”!

当下的世道很乱,江湖险恶,鱼龙混杂,既有海波教授那样的立志救苦救难的天使,也有假扮圣徒的恶棍,我们该怎么应对,怎么思考,怎么选择?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顺便举个例子,上周末,在八大处又碰见那个胖“和尚”(之前微信提到过他),在作秀行骗、在收钱索物,旁边冷饮店的阿姨跟我说:“他是掐好了日子,算准了时间,节假日的中午和傍晚,人多钱财多,警察还正好午休、下班。”看到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披着宗教外衣行诈骗之事,而且好多人在给他钱财,联想到我也在之前给他不少钱,这心里啊,真是不痛快。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难道怀着善心帮助别人是错误的选择吗?为什么人们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 ,总是被蒙蔽?

前几日,读到非洲民主运动的黑人领袖曼德拉的一段话,深得启迪。此人在白人种族主义的监狱受禁28年,最后终于获得自由,并当选南非总统。此刻读一读他在回忆录《漫漫人生路》里对心灵自由、精神解放的见解,或许能够得到开示: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人们可以卑微如尘,但不能扭曲如蛆虫!”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通过聆听海波教授的“死亡哲学”讲座,目睹对照世俗乱态,结合曼德拉先生的教诲,老铁得出以下心得:

一,无论享受生的快乐,还是面对死的恐怖,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人应该善待自己的心,不要被欺骗和谬误蒙蔽,更不要被伪道理、伪命题格式化和蒙昧化!

二,要努力使自己清醒,坚定,使自己不失探求真理的勇气,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到“虚一而静”(荀子语),放空自己、专注自己、平静自己,而后,才可能看到正确的方向,才能选择诗与远方!

其实,真正的诗、远方,也许不用去外面世界中寻找,因为她们就在你自己心灵深处!

师大铁陀于2018年7月19日

【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1、2、3选自海波教授微信;图4、5、6作者摄;图7,同修蔡国民和李克让二位师兄学习交流中,照片取自“贞下起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生常谈121】到哪里去寻找“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