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聚餐时,我们在做什么?

刚刚翻看《英语世界》正好看到“文苑小说”一栏,心说阅读做不下去就搞搞文学小说类,没准吸引进去了呢,毕竟昨天就是基于这个理由买了《哈利波特》2、3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恰巧是篇汉译英。贾平凹的《辞宴书》一文看的我还挺惊喜的,真怕不是个讽刺文吧。把中国酒席文化的糟粕诠释的太到位了,功利性、谄媚样和不自在都一一展现。这恰恰让我想起来几天前参加的一个宴席。

与其说是宴席不如说是聚会,八九个好友带着家属一起唠唠嗑、吃吃饭,连酒都没有上,真是让我无比意外。说实话这么些年从来没见过吃饭不喝酒的。无论是我爸爸他们老友聚会,还是家庭聚餐,亦或是同学会,从未有一次不上酒的,更不要说同事间相聚了,似乎不上酒不足以说明感情真,不足以活跃气氛,不足以让聊天持续下去。

说到饭席间聊天又不得不提一个现象。男人之间的对话总是内容丰富,聊工作、谈发展、吹吹牛、摆龙门,从调侃单位的奇闻逸事到吐槽自己前途暗淡。话题更是随手就来,一聊就刹不住闸,单就昨晚一个世界杯进球就能呼呼呼吹上个把小时不停,当然这是熟人之间。若是跟客户、领导之类那就是得高手上了,咱们暂且不提。反观女人之间的对话就只能围绕在结婚和孩子之间。五句话兜兜转转都得回来,似乎琼瑶爱情故事里的“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从未在女性的世界中出现过。而更多的情况是女人们在饭桌上静静地看着自家老公侃天说地,静静地吃饭,静静地听着,静静地陪笑。你说她们参加这样的聚餐开心吗?大概是开心的吧,至少老公带着自己,至少老公没有夜归,至少老公今晚干什么自己全掌握。但我也知道同样的情况,贾平凹是绝不会开心的。

我一直坚信这种现象源于女性的牺牲。为了人类的繁衍,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为了传递先进思想文化,女性放弃了事业、朋友、娱乐,不再少女心,不再满怀天真,全身心地把一切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孩子身上。这也许真的就是母性天然吧,这也真的就把女性的世界彻彻底底锁死了。

然而我今天并不想去谈论女权的话题,太复杂太深刻也有太多争议,尤其是在国内环境下诞生出“中华田园主义女权”这种莫名其妙的神奇词汇。我也只是希望我和我的姬友们哪怕是在十年、二十年后也依然可以谈天说地,可以聊拜伦、莎士比亚的文采,也可以吐槽新上映的电影,可以对着小鲜肉花痴,也可以计划去看哪场音乐剧,可以熬夜云看球,也可以联机打游戏,最好再点亮几个诸如绘画、写作、填词一类的技能,时刻让自己保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新奇事物的求知欲。

回归正题,其实前文中提到的“中国酒席文化”这个词用的不准确也不恰当,毕竟放在如今的语境下,“喝酒”不算什么雅词,更遑论与“中国文化”这么内涵深重的词联系在一起。索性我用了“糟粕”来指代酒桌上的那些恶习,毕竟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便我非常不喜欢儒家诸多讲究的礼仪,也不得不承认人齐再开席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从辉格在《沐猿而冠》一书中所讲聚会间喝酒主要分助兴性和对抗性,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为了拉拢社会关系,降低陌生人间的防备,中外文化莫不如是,中国唯一区别的地方在于“劝酒”,而且是拼死了劝,带着目的劝,带着权力的威压劝,甚者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颜色”劝。从这一点来说,中央的禁酒令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毕竟个别“领导们”酒醉后的癫狂模样真是太可怕,完全丧失为人的礼节。

最后依然是快乐源泉——世界杯

今晚22:00是双瑞,不太想看,更愿意看快乐足球,三喵军团。

当我们在聚餐时,我们在做什么?_第1张图片
唯恐天下不乱的官博们

毕竟我时常在微博里看见各类三喵段子,比如他们孜孜不倦为哥伦比亚梦之队投票,誓要靠东方的神秘力量祥瑞他。巴西一定要感谢他们,要不是三喵粉丝刷票, 内马尔昨天就跟着梅罗一起回家了

当我们在聚餐时,我们在做什么?_第2张图片
内马尔:叔叔,我们不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聚餐时,我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