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师求徒#知识体系精深营#7月作业-7-第16组侯蕾

寻师求徒#知识体系精深营#7月作业-7-第16组侯蕾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片段来着同组小伙伴奕潼

I:在传播学当中,单向的信息“传递”是短暂的,而有了反馈机制,形成信息的回路才能叫做“传播”,也才有了进一步延伸的可能性。

人与人的交往有类似之处,单方面的“索取”,一次半次问题或许不大,但如果想形成长期得到帮助的“师徒关系”肯定是不行的。谁也不是太阳,有发光发热的义务; 人的发光发热是需要消耗“能源”的,只进不出不仅不合理,而且不现实。

“慈善”这事儿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但我们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做“公益”——前者讲求付出不求回报,那是“不差钱儿”; 后者则需要平衡付出和收获:没有合理的收入机制做支撑,盲目的“公益”消耗的不仅是善良者的热情,还有社会的温度。

回到人与人的交往,“寻师求徒”不是把付出和索取放在天平上精确称量的斤斤计较,而是形成健康互惠关系的心理基础。事实上,想要对方符合自己的期待,让自己感觉好,我们就必须先让对方感觉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事实上,我自己是很看中“动机”的,面对感情总有种近乎洁癖的矫情,抵触“换手瘙痒”。我始终相信,你看重一个人,一定有灵魂上的契合之处。为了庆祝自己能拥有这份美好的默契,自然愿意做些什么来让对方了解自己心中的这份感激之情。

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去纠结“为啥由我开始”,如果我们真心认可一个人(否则也不会希望以他为“师”寻求长期的帮助),自然会希望靠近他、赢得他的好感,那么“为他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本身就成为一种荣幸或者说“庆祝”——这种表达主观上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帮助才做出的,客观上却形成了互惠的第一步——用一颗不功利的心赢得一个功利的结果,与其说是“互利共赢”,我更愿意称为“水到渠成”。

A1:

这次回太原,我带了一整套桌游给我的讲师小伙伴宇翔,她家小姑娘跟熊宝相差没几天,应该也会喜欢这些玩中学的小游戏。准备这份礼物的时候我并没有考虑她会给我什么“回报”,只是觉得我俩这关系,有好东西分她一份很正常。但回家时因为不方便带一堆分级读物,我忽然想到刚好把她新买的牛津阅读树借两个月来看看(她家小朋友暂时用不到)。于是去送桌游的那天顺道就把书带回来了。熊问我:妈妈,你给阿姨带桌游,是因为要问她借书吗?我直觉的否定,心里总觉得这个说法怎么这么别扭。看完这个片段我明白了:我很抵触将这两种单纯的“为对方提供帮助”的行为人为的挂起勾来,好像是一种仅出于功利目的的“交换”。而事实上,如果我没有送她桌游,我相信问她借书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我在意的是我送礼物时毫无目的的“我就是想要对她好”的初衷,不愿这份单纯的美好心愿被打上“交换”的烙印——那必将是一种亵渎。

另一个小事例发生在昨天:熊宝去找做牙医的老妗帮他补牙,临出门前熊主动要求:妈妈,咱们给老妗带点好吃的吧,老妗每次来看我都给我带好吃的呢!于是我们专门买了桃子和黑布林带给过去。老妗看到我们带水果来,对熊说:宝贝下次来不用给老妗买东西。熊不好意思的躲在我身后,我则替他解释说:不是因为客气才带东西的,是因为熊记得老妗每次都给他带好吃的,他感受到老妗对他的好,也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想对老妗好的心情。

嗯,我觉得这才是亲近的家人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最重要的意义。

A2:

熊说了很久想让杨宇叔叔做蛋糕给他吃,并约定下周去他们家玩。我打算到时候给娃们一人带一副算牌作为小礼物,让熊到时候送给玟玟、杨杨和优优。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师求徒#知识体系精深营#7月作业-7-第16组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