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爆炸事故后,如何处置烧伤和爆震伤

据媒体报道,2015年8月12日23:30分,天津市滨海新区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剧烈爆炸事故,截至发稿时,事故已导致7人死亡。公安、消防、武警部队仍在抢险,当地医院积极救治伤员中。现就事故可能引发的烧伤和爆震伤的抢救要点予以梳理。

从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来看,爆炸产生了剧烈的冲击波,可能是由于化学品爆燃引发。根据现场情况,伤者最可能出现烧伤和爆震伤的情况。

烧伤

主要由于爆燃的火焰或燃烧的爆炸残余物引发,也可因为高温化学气体吸入气道引起的气道灼伤。

在评估完烧伤程度和面积后,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处理:

一、早期液体复苏:

由于患者烧伤后,创面组织液会有不同程度的流失,甚至由于血容量不足、心功能减退和外周循环阻力变化,引起循环功能不全进而导致休克。

1、液体选择:复苏休克用液选择较多,基本上含钠液体均有维护和扩张血容量和渗透压的作用,应充分考虑各种溶液的特点。

补液公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再加2000 ml的每日生理需水量;第2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1个24小时补液计算量的一半,再加2000 ml的每日生理需水量;第3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调整。

补液的晶胶比一般为1:2;Ⅱ度烧伤面积70%或Ⅲ度烧伤面积>50%(即特重度烧伤)者,晶胶比为1:1。

2、临床体征观察指标:

1)尿量:一般要求成人烧伤后尿量为30~50 ml/h。严重大面积烧伤时,可能由于红细胞或肌肉组织破坏产生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为保护肾功能可以适当增加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尿量标准可放宽至50~100ml/h。

2)神志: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口唇苍白者表示补液不足,血容量不足。

3)血压:为观察休克状况的常用指标,但由于肢体烧伤或远端静脉输液等情况而不能测量,一般收缩压维持在90 mmHg以上。中心静脉压应维持在6~12 cmH2O。

4)心率:成人不宜超过100次/分,若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则提示循环血量不足。

5)呼吸:应排除紧张和疼痛引起的呼吸增快,还需要鉴别肺损伤、胸廓创伤、酸碱平衡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变化。

二、吸入性损伤的处理:

1、建立呼吸通道,防止气道堵塞:可以气管插管或切开,紧急时可以环甲膜切开术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

2、机械通气:用于PaO2<60 mmHg,PaCO2>50 mmHg,RR>35次/分,货胸片显示肺水肿或肺不张等情况。模式可选择间歇或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可加PEEP。一般FiO2为40%,必要时可提高到60%,但不宜久用。

3、药物治疗:可用支气管解痉剂,重者可配合适量激素。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有必要加入广谱抗生素治疗,待药敏试验结果验证后再调整。

三、局部处置:原则上在伤后6h内尽早清创,再根据伤情包扎或暴露,甚至手术治疗。

四、全身治疗:通过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维护脏器功能,防止MODS、脓毒症等的全身性并发症发生。

爆震伤

由于现场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易造成脏器损伤。

1、肺损伤:是冲击波超压和负压作用的靶器官,常有胸闷或憋气感、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重者可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可通过胸片、动脉血气等评估。主要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维持通气功能和增强心功能等措施,视情况可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固定肋骨骨折或手术治疗等。

2、腹腔脏器破裂出血:伤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腹膜刺激征(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实质脏器破裂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空腔脏器穿孔时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导致感染性休克。根据受伤史和临床表现不难诊断,B超有助于判断。处理上一经发现,尽早剖腹探查,并行胃肠减压或腹腔引流,全身应用抗生素。

3、心脏损伤:发生率较低。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发绀、颈静脉怒张、端坐呼吸等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衰的症状。心肌挫裂伤者可出现心包填塞。胸片、ECG、超声科帮助辨别。以保护心功能,防止心衰为治疗原则,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4、听器损伤:主要表现为爆裂性耳聋,较弱的冲击波作用下以感音性耳聋多见,耳鸣持续较长。还可出现眩晕、头痛等中耳损伤症状。估摸穿孔早期可有液体流出,需鉴别颅底骨折引起的脑脊液漏,并行听力测试。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促进鼓膜愈合。

当然还有可能存在其他状况,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冷静地评估伤者的病情并分类处置十分关键。面对可能出现的复合性外伤的伤者更要清醒有序,才能提高伤者的救治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生爆炸事故后,如何处置烧伤和爆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