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不知何处为君泣

知道郁达夫先生,是一件很悲哀很骄傲的一件事。

郁达夫:不知何处为君泣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以前语文课本里有郁达夫,我老觉得是个外国人,郁字悲怆,达字豁然,不知怎样的人才能将这意境不同的两字连在一起,读起来,心情随着音调昂扬顿挫,加上一个夫字,仿佛婉转的故事之后长长的叹息。有时觉得,一个名字,读来,唇齿间错过了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许多作家的名字之中,梁实秋,胡适,鲁迅,沈从文,林语堂,郭沫若,他的名字真的很好听啊,比起其他人来,无端生出了一出浪漫,少了古典而儒雅的风情。

因着他的那篇《故都的秋》,对这先生多了几分偏爱,即便年岁尚小,让我很想在秋天去北京,去吃糖葫芦,逛逛胡同,看看飘落的秋叶,或者什么也不做,仅仅去体味一下他眼中的秋味。后来,知道先生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只是名字就觉与现实相悖的浪漫,却一直未得缘去细细品读。

02

大抵应了这样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他的一生亦是坎坷曲折。作为浪漫诗人的代表?一个为国牺牲的烈士?亦或是始乱终弃的浪子?

这样的评价,是他亦不是他,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说。

郁达夫, 原名郁文,字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的知识分子家庭。然好景不长,不足三岁,父亲辞世,家道中落,好在有些积蓄,不至于饥寒交迫,此后,他像所有平凡的孩童一样上私塾,上小学。只不过,他上中学时,辗转几所学校,结识了徐志摩等人,也在此时开始发表一些文章。

原以为他是童话故事里的校园才子,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可惜他总是出乎意料的保持着自己的棱角。本来已经考入浙江大学预科的他,却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

无奈之下,他随着长兄郁华赴日本留学,随后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后来改读法学部政治学,毕业后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即便是在国外的学习,他为依旧随心所欲,不断变换,选择着自己的专业,期间他对国外的小说阅读极广,也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小说创作,不久,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国内文坛,也正式让人知道了这样一个才子。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完整的是一个才子,醉心与文学与诗词的才人。他结识了陶希圣,鲁迅等等文学大家,一起探讨中国文学的发展,一样醉心于中国的文学创作。

郁达夫:不知何处为君泣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3

直至1937年的到来,噩梦的到来,他号召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与友人一起担任《救亡文艺》主编。曾在47天内,他发表的作品就有20篇,分算下来便是连续8天每天写一篇。他在光禄坊寓所为文学青年程力夫的题词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

有这这样的革命信念,注定他不会是个文弱的书生,以笔为刃,竭尽所能,号召共同抗日。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武汉宣告成立,郁达夫赴武汉担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

“他应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在船上他写下了《岁朝新语》,坚信“中国决不会亡,抗战到底,一定胜利”。到达第二天,郁达夫连生活都没安排好就写下了《估敌》一文,坚信“最后胜利,当然是我们的,必成必胜的信念,我们决不会动摇”。”

“郁达夫便发表了旧体诗《雁》,指出“文化人要做识风浪的海鸥”。同日发表政论文《估敌》,全文三千余字,分析日军动向,剖析敌人虚弱本质,曰“敌国内既无可调之兵,国外亦无存聚之货”“最后的胜利,当然是我们的”。”

在很多的资料里,都可以看到这样对他的描述,可以想象,一个热血的青年为了祖国的命运,满怀热忱,奔走呼号,以天下大责为已任,愿救国民于水火。

国民的确是有醒悟,他却是身陷囹圄。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在新加坡沦陷后,他和参加参加抗战委员会的友人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他化名赵廉,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后来日本宪兵得知他精通日语,胁迫他当了7个月的翻译。境遇如此,他也在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即便郁达夫最后改名换姓,以地下党身份隐居南洋。可日本宪兵发现了其古体诗稿,向日本国内学者求证其身份。学者发来电报说:中国国内,能写这种古体诗三人:周氏兄弟和郁达夫。而鲁迅已死,周作人在北平,其人必定是郁达夫。日军一战败,郁达夫就在南洋被秘密杀害,尸骨未寻。

尸骨未寻,不知何处为君泣。

你可能感兴趣的:(郁达夫:不知何处为君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