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饶古道:继志亭

板桥的徽饶古道上至今完好保留着两座石亭,这里讲讲其中的继志亭。过了艰难的“十八折”后,穿过一段马路,进入第二段石板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继志亭“。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1张图片

有资料上这样说:“该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木制框架结构,因该亭坐落在山风呼啸的山脊上,容易倾斜,安全性不高,所以在清嘉庆年间重建时,改用块石砌筑。该亭在砌筑时墙体下宽上窄,中心稳固,块石间错以大小高低,使石块相互勾连,这样四面墙体连成一个整体,风雨不动安如山!”上面是原文照搬,至于是不是如此,有木有错,不知道哈,别出了问题,就说是我说滴,俺啥时候这样说了?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2张图片

亭中两边门楣石匾上各碑书“继志亭”三字,左记“乾隆乙酉冬月吉旦”,右刻:“漳溪王延享立,戊申年修,嘉庆壬申年重造。”字样。至于立碑的王延享,坊间亦有一段说法,不在此赘述,反正鄙人对传说这东西总是半信半疑。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3张图片

透过窗看群山巍峨。石块契合的多美。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4张图片

上面说:“块石间错以大小高低,使石块相互勾连,”这个没错,且“勾连”的非常精彩,但说,此种砌法是为了坚固,防止被风吹倒,鄙人不能完全苟同。石头有大有小,为了充分节省石料,只能大大小小砌在一起,这样一举两得,有个思路的先后顺序问题,不是先想到牢固,再想到大小勾连一起,而应该是相反。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5张图片

看到木有?有好事者,往石缝里插木契,无法深入,可见石块之间咬合的非常密实。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6张图片

我以为,徽州人很多时候很感性,在建筑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飞檐翘角,木雕石雕,那些东西费时费工,都是装饰性的,没什么实用价值,看看这些石块的勾连吧,我看也有点这个意思,就觉得像小孩子堆积木,挺好玩的,也挺好看,不是吗?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7张图片

我说的你不信是吧?不信你去找那个包工头来问问。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8张图片

我的古道之行,其实都是走马观花——作秀,没啥意思,下次最好带上铺盖,在亭子里点上篝火,晚上睡上一宿,正是:长亭外,古道边,阴风阵阵,鬼哭狼嚎,才能体味徽州古民行路的感觉,杠杠滴。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9张图片

离开继志亭,又是一段石板路。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10张图片

期间可以透过草丛看到松珍公路。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11张图片

过了继志亭,古道还在继续,这是路边的墓碑。周围并没有村庄,怎么会有人埋在这荒芜的山里?是不是行路人客死他乡?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12张图片

有的地方快被野草和落叶淹没了。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13张图片

回来的路上,在松珍公路上望见了继志亭静静地伫立在山头。

徽饶古道:继志亭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徽饶古道:继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