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反差感:《血战钢锯岭》观后

终于抽空看了好评如潮的《血战钢锯岭》。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戴斯蒙德·多斯怀着爱国之心及为国奉献的精神参军上前线打击法西斯。由于宗教的原因及童年家庭暴力的经历,他拒绝碰枪,拒绝杀戮。由此受到战友的排挤甚至殴打,还一度被送上军事法庭。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个懦夫,在战场上是个拖累。结果却在最为惨烈的钢锯岭战役中,在大部队撤离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和信仰独自一人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当看到他在不断念叨着“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时,整个被深深震撼到了。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杀害一个敌人,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勋章的美国军人。

整部电影看下来,脑海中一直浮现两个字:“反差”!战争与和平、暴力与柔情、懦弱与勇敢、爱与恨,强烈的反差充斥着整个电影。

从结构看,整部电影分为前后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前半部像一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剧,有童年、亲情、爱情,偶尔出现的家庭暴力镜头。除了多斯追求护士多萝西·舒特的桥段有些趣味外,其他略显沉闷。

从多斯报名参军开始,电影才真正拉开序幕。多斯身体赢弱,被上司讽刺“玉米秆也比你强壮”。他坚持不碰枪,受到战友的排挤、嘲笑、侮辱,甚至殴打。但这些在多斯强大的信仰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多斯心中只有一句话“我上战场是为了救人而非杀人”。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二战历史上最为惨烈的钢锯岭战役。导演梅尔吉布森以一贯毫无掩饰的手法表现暴力,清晰呈现子弹穿堂而过、血浆四溅的画面。以恐怖的暴力美学来呼吁和平。

主角多斯开始上演令人不可思议的桥段。在大部队撤离,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赤手空拳独自一人,在日军地毯式搜索下,连拉带拽、肩背手扛,连续救下75名战友。更为神奇的是,整个过程虽然险象环生,但竟然毫发无损。如果不是真实故事改编,会让人感觉在神话主人公。也许正是多斯坚定的信仰和强大的意志力感动了上帝。

梅导以和平的生活反衬战争的罪恶,以毫无掩饰的暴力宣扬和平,以表面的懦弱诠释坚强与勇敢。整部影片给人巨大的反差,在反差中引人深思。

我上半场几乎斜躺着看的。随着多斯的参军,逐渐坐直,后来两手紧握扶手,身体紧绷,看完感觉很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强烈的反差感:《血战钢锯岭》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