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遐想

这个时候都应该要熟睡了,除了“经济建设”的人们,而我可能是个例外,今夜无眠,不是因为“经济建设”,也不是绕有情趣的年味,而是在一片呼噜声里独自度过着欢庆之余的年夜。

   每个人都觉得现在的年味早就淡了,但还是每年都积极的准备,一年的光阴就看年货的置办了,所以每到年过,集市上到处都是人潮汹涌,熙熙攘攘,生意兴隆,每个人都有恨不得包罗万象的购置,载着满满的年货回家,往往一丝不苟的往返几天,最后还会略有遗憾的走进年夜,经济的大潮冲淡了年味,更是传统的传承不够严肃,也是众人的兴趣指向发生了变化,我们无限的放大了快乐,却无限的缩小了痛苦,其实现在的社会压力更大,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年味的浓郁了。也就是说原来把所有的快乐集中在过年,而现在天天都是快乐,过年也就成了某种时令和环节而已,快乐终不成快乐,那是一种遗憾……

    凌晨,我们这里的传统———接神,所以炮仗隆隆,震耳欲聋,可是很少有人感到炮声带来的喜庆,各种烟花爆竹铺天盖地,来自东南西北,霎时间真个时间恍若白天,可是炮声之后都匆匆回屋,没有人感受天地之间这一时间是多么的喜庆祥和。而原来农村的孩子盼望着过年,能够放鞭炮,那不是成串的燃放,而是一颗一颗分开去燃放,不是在自家院里,而是三五成群,约在一起,共同燃放,插在墙缝里,放在砖底下,或者雪地里,或者……奔着一中欣喜与快乐而去,那时候不为年夜某个环节放炮,而是三十老早就央求大人,看能不能得到一串鞭炮……快乐是一种稀缺而后的允许和得到才会真切!

   现在的年饭,除了丰盛还是丰盛,巧妇极尽可能的操办,也希望在众人面前露脸,吃不吃不重要,关键是得到赞许就好,受到热捧俱佳。其实交通的便利,通讯的普及,约起来容易的多了,所以吃年饭已经早已是过场,人人都饱的难受,还要礼节性的要挤挤,很多时候人根本没胃口,但又拒绝不了主人的殷勤,所以强撑着吃起来,所以局面是到谁家都丰盛,到谁家都吃两口,所以几天下来人都不知道饿是什么感觉,积食难消,而巧妇们一次又一次的热“丰盛”,最后剩下的还是丰盛,只能留给自己收拾了。转亲戚不再是难得一见的欣喜,而是过年时的礼节性走动,其实平时各种聚会,人情往来,早都有见面疲劳感了,所以那种久违的亲切感早到爪哇国去了。原来交通不便,音讯不通,往往见见面得赶到过年这样的闲月集中走动一下,见面亲的确感动人,玩伴们可以歇斯底里的玩一通,老年人无不感慨的珍惜为数不多的见面了,中年人分享一年的喜闻乐见和人生规划,那个见面是那么的难得,那个年饭虽很简单,但吃的绝对津津有味,杯盘一空,带着恋恋不舍而离开……难得一见的年饭才会吃出情感与幸福!

    现在几乎不唱大戏了,即使有也少有人看,观众几乎都是老年人,大戏会在那一代的逝去或许就更尴尬和落寞了。社火现在也基本靠政府支持,民间已经没人再有兴趣了,玩也就有政府行为的比赛才玩,也少人看,少人关心。人们都或矫情,不怕冷……就是不愿出来同乐乐,守候在家加重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所以钱成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利益的驱动是的人情真假难辨,好恶难分,这不是件好事儿。贫穷的聚集胜过富有的独享,真切的交往才是幸福的王道,何去何从?

   当传统中的美的东西在人们的视野了消逝掉,人们就感觉不到年味了,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期待没变,所以才会在这样一个美好祥和的日子里落寞不已。

但愿有一天我们的审美有所变化 或者我们能重拾传统,也许会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