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铁翠香42/60《互联网思维》2

【文魁大脑读书会】铁翠香42/60《互联网思维》2_第1张图片

阅读时间:2015年11月22日,阅读时间:下午3点到4点半。

阅读书本:《互联网思维》企业管理出版社,下篇(P45~P91)

阅读目标:了解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阅读方法:先总览,确定任务量,然后细读,做笔记。

阅读笔记:

为了适应新的商业逻辑,企业要作出相应的组织改变。这种改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组织结构、考核方式和激励措施。最终企业文化发生改变。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加快内部的沟通速度。全员客服,可以加快外部的响应速度。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全员客服,是互联网思维对组织的内在要求。

管理上,更少的开支,更多的放权,强化自我管理。甚至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零管理”模式,向平面化企业转变。这比扁平化更进了一步。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将内部的企业组织也变成网络状。员工不再由上级管理,而是实现自我管理。

当企业与用户直接发送关系后,考核不再由领导做出,而是由市场做出,由用户考核员工。

因为市场和用户的反馈是即时的,有点考核也可以即时化。

激励措施:第一种办法是团队裂变,这相当于增加了职位,变相解决了部分人的职务问题。第二种方法是提高收入,不主动给员工涨工资的老板,就别想什么互联网思维和伟大产品了。第三种办法是强化成就感,招聘时也必须寻找做事的人,摒弃掉做人的人,这样,企业人际关系变得简单,企业文化更加纯粹。

乔布斯之所以不进行市场调查,是因为他根本是在为自己创造产品,在为自己的同类创造产品。乔布斯的同类,就是非同凡响的人。

凡客最近两年的衰落,到底是因为什么?终极的原因是,陈年本人不是T恤的代言人。他不是T恤的狂热爱好者,在公开的场合,人们从来没见过陈年穿着凡客的T恤出境。他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购买T恤,对于T恤的细节要求,他也感受不到。他仅仅是借着电商的热潮,选择了T恤这样一个生意。

小米的崛起和凡客的衰落,背后是雷军的发烧和陈年的淡漠。我们再一次看到,为你的同类做产品,做他们的代言人,你才有可能持续地成功。

你要打造产品,要么为某种成熟的社群服务,要么创造新的社群。你不可能为网上所有人打造同一种产品,因为人们的兴趣不同,价值不同,他们都归属于不同的社群。为所有人打造的产品,意味着它没有明确的社群属性,而没有明确社群属性的产品,意味着跟任何一个社群都没有关系,也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关系它的命运。被漠视,那也就是死亡。

因为信息、资源等的禅意,社群中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影响力而分成社群的中心和边缘。只有处于社群中心的人,才对社群中其他人有影响力。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要把一款产品做成功,你不但得是产品所属社群人的同类,还得是社群人的代言人。

是社群人的代言人,意味着你在社群中有发言权,能够影响其他人。你所做的产品也就能够被他们信服和接受。他们因为相信你这个人,所以接受你做的产品。

因为只有能够真正代言的人,才回懂得社群人对产品的细微感受,对他们的感受才能感同身受。你的产品如果不能在这些细微感受方面符合预期,很快就会被抛弃,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因此,过去那种所谓精准定位用户,然后“扔”一个产品去满足他们需求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因为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很大程度了只能满足功能性需求,而无法满足体验式需求。但现在恰恰是一个体验经济时代。要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就必须从用户使用情景的角度去涉及和开发。

找到你的社群,成为社群的代言人,这是互联网思维下开发产品的第一原则。

商业角度的三种不同层次的社群:

第一个层次的社群,是实际生活中有权力、有资源、有公开影响力的群体。

第二个层次的社群,是实际生活中可能没权力,没有资源的群体,但是他们对社群所关注的事情非常了解,有话语权。

第三个层次的社群,是社会的“基层”,他们纯粹是就某个事情感兴趣,但是实际生活中无权无资源,而在专业性方面,也不如发烧友。可以称之为屌丝阶层。

互联网时代,打动用户最好的方法是产品超出预期。让产品超出预期的最好方法,是把那些我们都麻木了的细节重新思考,看能不能做出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关于用户体验的启示:

1、与用户接触的开始就是体验的开始,有接触的地方就有用户体验;

2、使用情景是寻找用户体验的路标;

3、对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动作分解;

4、体验在使用之后还在继续。

做电商,从功能性角度看,是将产品完整、安全、快速地送达购买者手中。从使用情景看,则不仅仅关注产品完整安全快速地送达,还可以考虑用户接到包裹、打开包裹、拿到产品等情景,这样,就要去考虑包裹的行装、用什么材料包裹、用什么工具打包、包裹里面的产品如何放置、要不要有赠品等等。

用户对产品的体验要求是分层次的,高层次和低层次之间,高层次决定低层次。因此,产品满足的优先次序也不同:先满足高层次,后满足低层次。动作分解,也就要先关注高层次,后关注低层次。

好的用户体验,就是用户用的爽。“怎么样让用户用的爽呢?如果光凭一些体验的话,其实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吧自己当做一个傻瓜来用产品,傻瓜心态。”(微信之父张小龙)

但是要做到“傻瓜化”非常难。以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作“知识的诅咒”的规律,意思是“一旦我们指导了某样东西,我们就很难去想象‘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对于我们来说,同别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变得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我们听众的心境。”

功能设计找专家,使用体验找傻瓜。

所谓产品人格化,是说产品要有态度,要有强调,要有精神内涵,而不是平淡的物理功能本身。

产品人格化并不是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新鲜事物,万宝路塑造的男人形象、星巴克塑造的小资生活品味,等等,都是产品人格化的典型代表。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人格化成为对产品的普遍要求。以互联网操作的产品,都给自己的产品赋予了精神内涵,让自己有强调起来。

真诚,是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自己不走心,技法无用。

目前互联网思维知道下的产品,最常见的传播元素有两个:一是产品本身,一个是创始人。

不同的社群代表不同的兴趣和价值,一个社群的兴趣和价值,于另一个社群的人看来,可能是无聊和无意义的,所谓你之美酒他之毒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不同明星之间的粉丝“打架”也缘于此。

对企业来说,你要做的是拣选你的用户,甚至可以拒绝为非同类的人提供服务。

产品为社群而开发,你的产品必须能够得到社群中人的认可,这样才能成功。而社群中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要得到社群的认可,途径就是得到社群中有影响力的人的认可。这样通过他们的影响力,从中心往外围一圈一圈地扩散,最终影响到整个社群。

社群有影响力的人,就是你铁杆同类。借用粉丝的说法,叫作脑残粉,或者是死忠。

服务好了你的铁杆同类,他们会成为你产品的死忠。他们,才是会为你辩护的人;他们,才是会给你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的人;他们,才是看重你所给予参与感的人。所谓产品由用户共同设计开发中的用户,指的就是他们。产品于他们而言,不再仅仅是企业的,也是自己的。

通过天天、时时、刻刻与用户泡在一起,你不但可以真正懂得用户的痛点,还能知道哪个用户有水平,哪个用户有影响力。这些有水平有影响力的,就是你要找的铁杆同类。

阅读心得:

这部分内容,围绕传统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再造,从组织机构调整、考核方式变化和激励措施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随后,从产品研发、用户体验、产品人格化和拣选用户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提出的“功能设计找专家,使用体验找傻瓜”、“不追求所有人都是你的用户”,颠覆了传统思维,发人深省。

乔布斯为什么成功?小米为什么成功?褚橙为什么成功?柳桃和潘苹果又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这些具体的案例,让人读来若有所悟。

在文章的阅读中,再次见到了“知识的诅咒”,在《粘住》一书中,就见识了知识的诅咒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要讲的内容,读者有基本的了解。实际上,他们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强调读者本位,也是这本书里说的让自己变成傻瓜才能获取真实的用户体验读者体验,可能是行业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只是没有做到那么极致而已。

真正的如乔布斯一样的高手,可以让自己秒变傻瓜,我们普通老百姓,得用多少时间让自己变成傻瓜呢?这个变成傻瓜的效率,也许会影响到我们的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魁大脑读书会】铁翠香42/60《互联网思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