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初学体会

说起练字,不觉已有四年有余。也许是最近写的字有了些许进步,居然也会有朋友向我询问一些练字入门的事项。回答吧,毕竟学书尚浅有些不懂装懂;不回答吧,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只好总结一下自己这几年关于练字技术方面的感受,各取所需吧。

一、姿势。

写字,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姿势端正,腰部要撑起上半身,不能含胸弓背。写字时头一定要正,不能为了看右手写出的字而把脑袋歪向左边。写字时,舒服的位置写完后,要移动纸,而不是向左偏移身体。

握笔,会用正确姿势拿筷子的人就会握笔;不会拿筷子的,请教一下会拿筷子的同学。关于握笔的力度,相信不少人都听过王羲之对王献之“掣其笔不脱”的典故。但“松”和“紧”始终是相对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个故事里王羲之是什么时机以及用了多大的力来夺笔。也有许多书家认为握笔要松,如苏轼、米芾等。我刚开始握笔十分用力,写不了多久指头就会痛。现在觉得握笔不宜太紧,轻松一些,落笔一瞬间稍稍施力。就像羽毛球这类需要手握工具的运动类似,只有在击球、发力的一瞬间需要握紧,平时只要保证手里的器具不脱手即可。一个好的姿势,能够保证你写出的字不会因为视角而扭曲,也不会因为时间的积累而让腰、背、手困乏。

长时间保证姿势的正确在初学时是最难的,所以写在最前面,强调一下。

二、选贴。

选贴时,一定要自己去书店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就可以开始了。让别人推荐不是不行,但比起自己喜欢的,定会略逊一筹。如果实在拿不定注意,可以选几个喜欢的字帖一并买了,现在的印刷技术,只要不买二玄社之类的高档字帖,其他也都不贵。初学,楷书、行书、隶书,无论哪种书体都可以。如果一定要有个顺序的话,那就按照年龄。10岁左右先学楷书,12岁以上就可以先学行书了。个人觉得小楷、行书的墨迹入手更容易些。笔划间的呼应要比碑刻更容易辨认,不至于在笔顺上花费太多功夫。

写字初学体会_第1张图片
字帖对比

如上图中这三个“所”字,分别来自欧阳询的《九成宫碑》、行书集字王羲之《圣教序》和赵孟頫临《兰亭序》。先看九成宫碑的楷书,当横画写完后,下一笔就需要琢磨一下。毕竟,先写点,提起再写撇,最后写竖;也可以先写撇,再竖,最后点,提起接右侧;甚至从左到右先竖,再点,最后写撇,好像也可以。由于起笔收笔都有固定的动作,所以先后顺序即便错了也能写的形似。但是在行书中,笔画的顺序就会很清晰,在圣教序里就能明显看出笔划间的联系,但是由于碑刻的长时间风化,细节上需要自行揣摩。相对墨迹版兰亭序,看起来就更加清晰,便于初期的临习。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学以致用。毕竟小楷和行书的墨迹字大多来源于书家的日常书写、书画提拔。行书的行笔轨迹也能提高日常书写的速度,更贴近日常的书写。

三、选笔。

选笔相对比较简单,选择与字帖相应的笔即可。不分叉,有笔尖基本上就可以用。我之前一直听说不要用小笔写大字,于是我一直用一支大笔临写《九成宫碑》。最近发现,用小楷毛笔临写,要更好看一些。我在用大笔写小字这段期间,分不清笔尖与中锋的功用,写大字时总想换笔。

四、练字

首先,每天练字的时间不用太久,一旦感觉到时间流速时,基本上就已经开始疲劳了。沉浸其中时,时间会过得很快。

其次,练字的顺序。究竟,是否应该从笔划、部首开始练习?我认为也应该与年龄相关,因人而异。刚开始临习时,至少应该把每一个字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有能力,甚至可以把行列、篇幅视作一个整体。一张纸上,整体感和笔划比起来,前者明显更重要。笔划、部首这些细节应该是针对个别字进行刻意练习,建议放在摹写阶段,锦上添花。设想,你把欧阳询写的楷书,用剪刀把每个笔画抠出来,然后再用那些笔画摆出个字来。虽然笔画都是欧阳询的,但不见得的好看了。一部集字《圣教序》也花了怀仁十余年,用来进行字形的放大缩小、剪裁拼接才完成。所以初时,面对字帖,如果将字拆开来看,把注意力放在横划、竖划的起笔、行笔和收笔上,却忽略了这个字的重心、间架结构,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以上这些是最近学素描时想到的,老师在旁边会一直提醒“要整体画,不要总盯着一个地方”。我10岁时,父母就让练过书法。老师在教的时候,先是笔画,然后就是不停的摹、临那几固定的大字。时间长了练过的那几个字确实能写好,没练过的字完全不知道怎么写。因为练过一些笔画,写作业时,单看几个字还过得去,但是只会写大字,本子的横线无法满足我。字一多,大大小小,如蚯蚓般起伏不定。现在想来,大概就是因为在细节方面关注太多,完全忽略了整体地把控。三个月下去,当父母不再强迫我去练字的时候,也就不再碰毛笔了。

然后,临的功夫差不多了,就该通过摹的方法来找出眼睛无法留意到的细节了。我的方法是用透明的塑料袋罩在字帖上,摹写做稿。然后再看着字帖,垫着稿子去写字。总之,写字之后就离不开临摹练习了。如果真的要把字写好,篆隶楷行草都是要练的,所以先写那种书体和用谁的字帖根本没那么重要。

以上这些,与学字要先写大、学书法先学楷书 要循序渐进这些说法相悖。毕竟今人与古人的日常生活相较甚远,语境环境都变了,一切还得自己揣摩。多试错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几年里还看过田蕴章的视频《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书《启功给你讲书法》、褚宗元的《中国书画简说》,以及《李叔同谈书法》这篇文章,对我帮助蛮大的,这里推荐一下。




以上大多属于外在的东西,再来说说心态上的事。

目的与过程

下定决心开始练字那一刻起,基本上就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但心态上可能一时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徒增一些不必要的打击。

基本我们上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经习惯了目的导向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的注意力往往被目标吸引,却完全忽略了实现目标过程。当达成目标那一刻到来时,我们会感到期待已久的惊喜,把达成目标所经历的过程当作麻烦事。于是更注重分数的高低,结果的好坏。往往刚开始练字的人,总想让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一模一样,往往把这个作为目的。但这是一个无法达成的目的。一旦陷入“好与坏”的自我评价系统,带来的都会是“我是不是这块料?我到底能不能把字写好?”这类自我否定式的疑问。

所以从练字那一刻起,你习惯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这些常见的评价系统就变得完全多余。不仅无用,反而带来更多的是阻碍。

这个字写的好难看,一点也不像。然后觉得第一个字就写这么丑,后面写的再好看这张字也要不得了,换张纸。诶呀,又写坏了,看来我根本不擅长写字。越写越烦,算了,不写了。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就会发现写出的每个字都在改变。这个字写大了,下一个要小一点,这次又有点扁了,下次长一点。慢慢就会发现或许是因为写的多了,字的大小、行列可变得可控了;或许是因为笔顺的关系,书写时笔划变得流畅了;或许是因为结构的关系,写出的字变得硬朗了……总之把注意力在过程上,就不会让结果变成负担,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状态,也清晰的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每个字的写出的结果,是什么样,我们就接受什么样。要客观地的观察、分析,而不是做对错、好坏这类无用的判断。

把心思花在过程上,才能更理所当然地面对书帖上凝聚着书家几十年修为的字。如果心思在结果上,硬着头皮非要与书家前辈,在写字上见个高低,那么知难而退是一个相当明智地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字初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