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艺术作品(思想搬运工再次登场)

叔本华论艺术作品(思想搬运工再次登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的主要观点是:艺术作品比实物更容易帮助我们认识实物。

题外话:当我想不到写什么的时候,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打开“叔本华”的书,因为基本每一句话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理解和思考的观点。

下面开始半搬运:

艺术总是把个体作为其主题,然后精确和细腻地把这一个体及其一切独特之处,甚至那些毫不显眼的地方展现出来;而科学是运用概念进行工作,而每一条这样的概念都代表了无数的个体,因为它一次性地描绘和确定了这类事物的总体特征。

这样,我们似乎就会觉得,艺术的追求相当渺小和欠缺意义。但是,艺术的本质却在于它的以一类千,因为它对个体的精心、细致的个别描写,其目的就是揭示这一个体的总类的理念

艺术作品(特别是一幅画、雕像等造型艺术)比实物更容易帮助我们认识实物,它比现实更接近理念。

其中原因有:艺术作品已经是通过了主体作用的东西,就像是已经吸收了营养的部分。更深层的原因是:现实事物是向我们展示那只存在一次、以后不再的东西,亦即特定的物质与特定的形式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构成了那真正的个别事物;艺术作品并不是那样。

艺术作品展示给我们的只是事物的形式。如果这一形式能够完美地和多角度地全面表现出来的话,那就是这理念本身了。

因此,每一造型艺术作品马上就把我们从个体的东西引至单纯的形式上去,形式脱离了物质就已经使形式更加接近理念了。

所以,形式与物质的分离就是美术作品的特征,这恰恰是因为美术作品的目的就是引导我们认识事物的理念。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只把形式而不带物质表现出来,是至为重要的事情。

这里叔本华还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体现这个观点。为什么蜡像再逼真也不能称为艺术作品(在美学意义上说),蜡像不仅提供了形式还给予了物质,明白无误地把个体本身,亦即存在一次、永远不再的东西提供给我们了,但是这些蜡像形象却却少了那赋予这一匆即逝的、存在以价值、犹如生命的东西——亦即某一个体引至那永远、无限次地存在于无数个体之中的东西,就是形式或理念,也就是这个原因,蜡像会隐隐使我们毛骨悚然,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它看上去就跟僵尸一般。

你可能感兴趣的:(叔本华论艺术作品(思想搬运工再次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