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世界中的乌托邦情感——浅析电影《完美的世界》

一部不同寻常的犯罪片

     《完美的世界》讲述万圣节凌晨,布奇和普两名犯人成功越狱,而后他们闯入民宅惊动了邻里只能被动的劫持了8岁的小男孩菲利普做人质。布奇甚至因为普想解决掉小男孩而杀死了自己昔日的同伴。接下来,逃犯布奇和人质菲利普共同度过了一段充满惊喜让人难忘的逃跑之旅。

       该电影一改往日犯罪片的快节奏,多打斗 血腥场面的套路,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构建人物形象上,将杀人犯布奇和小正太飞利浦的形象刻画的炉火纯青,对人性的展现也淋漓尽致。作为20多年前的老片,可谓是一部佳作。

我只杀过两个人,一个伤害过我的母亲,一个伤害过你

当布奇闯入菲利普的家阻止同伴伤害他人时,他让现在角落害怕的小菲利普捡起脚下的抢交给自己,一旁的普也想得到那把枪,菲利普在思索片刻后将枪放在了布奇的手中。也许在那一瞬间,两人的奇遇已经展开。接下来,惊喜的逃跑之路开启。普一直想解决掉这个小家伙,而布奇毫不手软的杀掉了自己的同伴选择让小男孩成为自己新的伙伴。几个简单的细节就让两人建立起来坚不可摧的信任之墙。但这个信任在布奇想要杀掉黑人夫妇时瓦解,也许布奇并不是小男孩心中想象的那种“好人”,就像布奇自己说的“我不是好人,但不是最坏的。”,菲利普拿起枪按照之前布奇教他的方法给了他一枪。正中布奇腹部,菲利普随之逃走。而布奇则给被绑住的黑人夫妇留下一把刀后离开去寻找菲利普。他冲着菲利普的方向说着,仿佛只是说给自己听。“让我们好好谈一谈……”“我并不是真的想杀他们……”“我只杀过两个人,一个伤害过我的母亲,一个伤害过你……”  原来他的心中一直量这个孩子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一段话不是对白,不是要传达给小男孩的信息,而是传递给观众的信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在这一颗子弹的见证下改变,不是背叛,而是升华。

每个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

孩子的世界太过简单,就像菲利普,不会因为布奇是罪犯而带上有色眼镜,在孩子心中,好与坏是有严格分明的,但区分当时与大人完全不同。就像黑人小孩,不会因为祖父的打骂而怀恨在心,当祖父面临危险时,他依然和外婆一起虔诚的祈祷,就像他喜欢布奇,只是因为布奇会陪他玩后空翻。菲利普的因为家庭宗教原因不能过万圣节,不能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精心打扮然后去要糖果,但他依然爱着他的妈妈,他愿意不尝试这一切。而布奇让他列一个清单,上面写上一切自己想完成的东西,他也听话的都一一记上,而布奇也用自己的生命开了个小玩笑,帮他去完成他的愿望清单。布奇也许不是个好人,但他是个善良的人。他爱孩子,就足以让他赎罪。每个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纯洁、美好。

了解观众,才能了解作品
    ——浅评余秋雨《观众心理学》

从心理学到观众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观众心理学,顾名思义,将研究对象锁定到观众群体的心理学。试问一个问题?如果戏剧元素一个个抛开,最后剩下什么,还能算是戏剧?答案是演员和观众。有演,有看。有传出者,有接受者。就算是戏剧。因此可见观众对于戏剧的重要作用。研究观众心理学,对于从事戏剧的学者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往对“观众”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自己就是观众,周围又有很多观众。因此他们会随之认为观众心理学就在自己身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就像中外戏剧史上任何一位真正的大师,在当时观众的接受程度上,没有一个比得上流行艺人、江湖杂耍,但这种来自观众的反馈并不能说明他们就不是好的作品。

因为我们也要对观众进行筛选,学理上成为“正常观众”,书中说明详尽,五项条件,包括受教育程度、有艺术欣赏的兴趣和基础等。

只有把握好真正要研究的对象,才会让研究结果更加精准、有价值。

观众反馈的重要性

如前面所提到的,有了演员的传递和观众的吸收,才能成为真正完整的戏剧。这其中强调的就是两者之间的互动,人们往往只重演员对观众主动的行动,但其实观众反之对演员的行动也同样重要。这种动作成为“反馈”。演剧者及创作者不能单纯估计单方面的动作,观众不是在参加一种仪式,而应该是完全置身其中的。演员的表演,也应该“是对观众的邀请”。只有把握好观众的反馈,演出者才能更加及时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表演。而观众对演出的最佳反应,不应是热烈而零碎的,而应该是合理而连贯的,不应是突然而偶发的,而应该是可以预期和把握的。

借本书的结尾:其实,艺术的可贵,人类的坚韧,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这些沉潜着的心灵探索史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完美世界中的乌托邦情感——浅析电影《完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