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个例当普遍

文Ⅰ赵福强

别把个例当普遍_第1张图片

河南人都是骗子;日本人都是坏人;使用小米手机的都是屌丝;购买日货的人都是汉奸;中国的官员没有不贪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这样的说法。

日系车铁皮都薄不结实,德系车厚重还耐撞;国外的东西都是好的,国内的都是垃圾;男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我们多半说过或者听过这样的评价。

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说法和想法,去判断一个人去,去评价一个商品。

简单地用地域、用国籍、用使用的物品去判断一个人,用一项指标去判断一个产品,实在荒谬。

很荒谬,但大多数人都愿意这样操作,因为,这样操作会将问题简单和简化。非黑即白和一打一大片的理论,让懒人的脑子不需要怎么动弹,就能去做判断。当然,判断是否正确,答案一目了然。

我们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到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物品也应该具体分析。

具体到一个人是好是坏?需要对这个人具象地去看。

具体到一个物品是否好用?同样需要具体地全面观察和分析。

有的人用一个物品,五年没出过问题,于是就认为这款产品就是好;有的人听朋友或亲戚说某人用了某产品,说不错,然后就认为它不错。

具体到某个物品,一个人用了五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另外一个人购买了同样的产品,用了三年出了五次问题。那这款产品质量到底应该算好还是不好呢?

很难判断!

个例与普遍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当个例足够多,样本足够大,才能说明问题。

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同样如此。因为某些个例,很多人就评价整个社会变好或者变糟。用“个例”的思维方式来探讨社会问题,就进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怪圈。

别在人云亦云中,只盯着个例,而忘了普遍。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把个例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