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此穴多重要,可惜你不知道!

宋代有个大官,重病2年,最后骨瘦如柴。有一次,他正在家做艾灸,有个叫赵三翁的朋友来访,那个大官就把自己的病情如实相告,赵三翁听后就叫他把艾灸撤掉。

当时也正值盛夏三伏天,赵三翁吩咐佣人打开屋顶天窗,再让大官仰卧在床铺上,在他肚子上铺了满满的10多斤艾绒,让日光直接照在艾绒上,晒到热穿透了腹部,几乎难以忍受,嘴巴鼻子里都有浓浓的艾草味。再过一会,他肚子里像雷鸣一般,同时泄泻臭秽,才把肚子上的艾绒拿掉。

第二天接着做,一个月后,疾病好得差不多了,仍然让他持续做了120天,他不但老病根祛除了,身体也壮实了!

赵三翁说:“这是孙真人的秘诀,太阳是真火,当艾盖满肚子,太阳慢慢照射,借助太阳和艾的双重阳气,渗入腹部的功力极大,每年的阴历五六七月做这样的日光灸最好!”

上面这个案例讲明了3个要点:

1,三伏灸的重要性;

2,腹部的重要性;

3,艾灸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腹部上的要穴以神阙为重!

提倡“艾火遍身烧”的孙思邈活了102岁,一直推崇艾灸“足三里、神阙穴”,很多艾友经常问阿是穴是那个穴?阿是穴就是孙思邈定义的,他提出了“以痛为俞”的取穴法。


神阙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明代大医家李时珍认为: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常存.。

实际上,我们不仅在三伏天里要把肚脐作为主灸穴位,一年365天里都应该作为主灸穴位。

为什么?

先看看古代医家怎么说:

“肚脐位于人体之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介于阴阳二者之间,它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故能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故可通治百病。”

“神阙穴是任脉的的要穴,任脉总领人一身的阴经,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连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所以神阙为经气的汇海;是经络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具有“上至泥丸,下至涌泉”之效力,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分清浊而别阴阳,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腹部的穴位,不仅肚脐是个扶正固本的要穴;中脘、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穴、曲骨都是固本培元的大穴。

肚脐是人体最大的寒湿入口!

中医并认为“湿邪”郁结于肚脐周围!也就是说:湿邪是以肚脐为大本营的,上游于面,下行于脚。

为什么很多女性艾友留言说:

艾灸后,肚脐里好多水?

怎么肚脐周围痒,起红疹.....?

怎么肚脐周围起泡了.....?

答:要么寒湿重,要么妇科问题严重!妇科问题也跟寒湿有直接关系!

各位有妇科问题的艾友,不知道现在明白了,我们要你们用艾灸放在肚脐部位及下腹部的重要性没有?!

行气活血、补中养胃健脾、祛寒湿

艾灸肚脐,不仅是有妇科问题的女性艾友要重视的;对身体虚寒的老年人和体虚瘦弱的小孩子都是首选的调养之法!

灸 脐 法

1、有妇科问题的艾友

艾灸取穴:中脘穴、气海、关元、中极

当然,三伏天里,我们采用隔姜灸效果会更好!

2、身体虚寒的老年人

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在三伏天里可以取穴: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肚脐、足三里、疼痛点,做隔姜灸,也可以,每天选择2-3个穴位,循环着灸。比如,今天选择大椎穴、肺俞穴、肚脐做艾灸;明天就选择膏肓穴、足三里、肚脐.....每天都把肚脐带着。

如果后背的穴位,没有人家人帮助灸,也只好采用艾灸盒了。

3、体虚瘦弱的孩子

最好麻麻们辛苦一下,给孩子做做隔盐灸,也就是把食盐放进肚脐,然后用艾灸对着食盐灸,食盐烫了就暂停,然后接着灸,连续10分钟,温中养胃健脾,促进发育。

孩子的保健灸,最好将身柱穴和肚脐一起灸!

不能让孩子的身体输在起跑线上哦!

推 脐 法

推腹法1

平躺在床,这样肌肉可以放松;我们双手重叠,先从心窝直推而下,然后再左右两边推动;

对于女性,我建议从喉结处一直推下来,因为两乳之间有一个膻中穴,“气会膻中”这里也容易形成气节,因此顺带着推一推对预防乳腺增生,疏肝理气的作用非常好。如果已经有了乳腺增生,那就更要推了哦!

推腹法2

平躺在床,双手重叠,以肚脐为圆心作顺时针揉腹,再做反时针揉腹。

这2种方法加起来,每次5分钟为好,当然,你觉得推得很舒服,可以继续,最好能推到打嗝放屁!

推完后,一杯温热水下肚,坚持一段时间,不仅仅只解决便秘、前列腺、胃寒、宫寒的问题!

敲 脐 法

你每天随时随地的轻轻敲打自己的带脉、肚脐、屁股、腹股沟300下以上!走路敲、看电视敲......用自己可以承受的力度,敲得越多越好!

再告诉大家一点:屁股是“寒邪”的大本营!

那些腰腹、屁股都寒凉的艾友,除了艾灸肚脐以外,还要艾灸“八髎穴、环跳穴”认真艾灸一个三伏天,应该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伏灸此穴多重要,可惜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