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幽幽禹迹山

杜逍遥

   禹迹山位于嘉陵江东岸碑院镇大佛村,地处省道南成公路之侧,距县城16公里,因传说大禹治水曾经过这里留下了足迹而得名,大禹足迹至今犹存。同时,禹迹山,又是享誉千年的佛教圣地。禹迹山摩崖大佛虽不能与乐山大佛和大足卧佛之巍峨壮观相媲美,但其摩崖造像的奇特结构而言,它就显得别具一格,蔚为壮观,为全省乃至全国罕见,堪称中华之一绝。它为四川省第一石刻立佛,现为省级文物单位。

碑院大佛开凿于唐末宋初,它坐落在禹迹山的山腰上负崖而立,佛独特的是头部下肢都是镂空圆刻,,仅腰背与山石相连。挺立的佛身背背略偏东,南面而略偏西。佛身高达18米,净长17.5米,腰宽6.13米,下摆5.2米,足掌长宽均为1.3米,足指甲等边20厘米。佛面方正,头部布满螺旋形发卷,双颊丰满,两耳肥厚,双目微启平视,鼻梁平直通额,他的嘴角微微上翘,神态庄严,于肃穆中尽显慈祥。佛身威武雄壮,袒胸,裸肘,赤足。左手弯曲,中指与拇指相扣成环状,作施“说发印”;右掌扬齐胸,手心正向,作“施无畏印”。内着僧衣,薄而贴体,外罩袈裟,宽袖飘逸,有“曹衣出水”之情状。佛头稍大,远看略觉微失比例协调,近观则显得情态逼真而具自然之态,栩栩如生。有一诗人吟道:“碑院餐秀色,菩提爱松涛。泉水溅日月,佛照灵山高。”

大佛原有五层重檐楼房覆盖,佛寺建于明代嘉庆8年,寺门有一联云:“来自天竺国,丈六金身,化作九丈佛像,巍巍乎,山石为体,清泉为宅,龙虎为邻,久居此十丈明楼之内;重修嘉庆年,方圆台阁,供给四方人缘,朗朗然,庙貌永新,香火永盛,日星永照,长立于万方瞻仰之中。”据何汝贤所撰《禹迹山院记》载:“山之巅浮屠氏居焉,其次又有浮屠氏居焉,二浮屠氏相距二里许。”由此可知,北宋时期大佛就已经建成。

禹迹山群山环抱,除了大佛,还汇集了石窟、石栈道、观音岩、八仙洞等景点以及禹迹石、飞来石、和合二仙、七星聚会等奇峰异石。此外,这里还有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白莲教起义的战斗工事遗址,因此,禹迹山可以说是一座融合佛教文化、大禹文化和白莲教文化的历史文化之山,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哺育了嘉陵江两岸勤劳智慧的儿女,现在,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兼有揽胜、观光和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川北宗教文化旅游胜地。










��C����0�"k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