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当改变行为方式时,思维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此处往往存在着这么一种可能,当事人处于抑郁的状态时,常常什么都不想做。实际情况是不想做,固执地拒绝近乎所有的建议,他们的病态认知当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思维定势。当抑郁症患者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们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了细微的改变,比如不断否认编造的借口,这同时也是良性循环的开端。

有时候大众会基于患者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表现,认为抑郁症的根源在于“懒惰”,之所以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太闲了。显然,这种乖张的说辞并不客观,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嫌疑。这种标签无论将其定性为人的属性,忽视了环境和人的能动。不过这种不正确的结论确实存在着正确的成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情绪负有一定的责任,尤其表现为开始行动时,不仅把患者从消极的自我暗示情景中拉了出来,帮助患者转移了注意力,而且行动本身便催生出新的体验,良性的体验会给患者带来新的感受,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反思。

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时,REBT往往会要求患者将其写在纸上,因为在头脑可能思绪万千,很多想法杂乱无章,越理越乱。而就着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有了明确的参照,避免了“节外生枝”,因此显得更加的客观。

不同的流派推出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不断细分成不同的治疗阶段,每个阶段里会有一些小“窍门”。过度的技巧和特定的技巧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前者会显得混乱,患者记住了技巧的形式,反倒忘却了治疗本身。后者执着于某一项或几项任务,倘若对自己没有起效,容易失落气馁,比如跑步对抑郁症有好处,当然一定是有好处的,因为跑步本身就属于行动,但问题是跑步并一定适合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即便它使用于很多患者,依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无论是患者自我探索还是社会支持体系,都应当注意这一点。基于此,我们可能还能看到,治疗需要过程,治疗本身也是过程。

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着完美主义的倾向,无论做什么难度和性质的事情,都不允许出现错误和瑕疵。但是完美对于行动本身而言,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都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如果想要达到完美,似乎也有方法,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不做才不会犯错。而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会找到借口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辩护,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完美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是不屑于做罢了。外人会觉得这是一种超脱世外的潇洒,实际上它只是强烈自卑的表现,没有且不敢有勇气与别人在同一规则下较量。

心理学、医学等书籍,好像提供了很多解释,他们的方法论也仿佛让患者抓住了稻草,但是,读了它势必注入一种观点:我是病人,我在治病。如果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病人,那会是什么情景呢?有的时候,患者比医生更了解自己的状况和症结所在,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早就想明白了,甚至主观压抑着自己,不向外人透露,但又试图寻找同类和理解,是个矛盾体。自己即便想明白了,行动上也往往受挫。因此,大多数书籍的方法宽泛而不实用,个人的行动短暂却不持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