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晨读感悟

1.参与

富兰克林: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理解了。

曾经看到一本书,名叫《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于是错过了。

如今,又看到“参与”,我想我得好好想一想“参与”这个词。

3月26日晨读感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什么是参与?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参与只是身体的参与,或者行为的参与。

我经常会跟着同学参加一些活动,人到了,耳朵到了,手也到了。主持人在上面哗哗哗的讲,我在下面拼命的记。说完了,写完了,活动结束了,感觉圆满了。回去,把笔记一扔,感觉自己这一天圆满了。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了笔记,仔细一看,“我居然记了这些!怎么没一点印象?”

为什么会没印象,我想这是因为,在参加活动的时候,身体都到了,但心没到。所以一直参与的是身体而不是心。

我想真正的参与应该是身心的参与,心的参与尤其重要。

怎么才能确保心的参与呢?我想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测,看你的笔记记得多不多以及记得形式怎么样。

如果,你的笔记记得特别全,没有一字一句的遗漏,很可能你的心没到。

如果,你的笔记只记重点,把内容大量缩减,那你的心到了一半。

如果,你的笔记只记一两个字,其他部分都是自己的想法,那你的心绝对到了,并真正全身心地参与进去了。

以上,是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做笔记方面的想法。

但是,很多时候,还会有更容易的方法检测自己是否参与,即看自己有没有在活动中参加额外的活动。

作为活动的参与方,我们需要全身心的参与

当我们作为活动的主持者时,我们要确保活动的参与量外,还得保证参与质量。因此要懂得适当“留白”,让别人参与进来。

现在大家都重视体验,其实参与就是获得体验的途径。

2.错位

3月26日晨读感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多人都听说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反过来就认为“己所欲必人之欲”了。这点尤其在亲密关系间最为显著。

“我难道还不了解你吗?”这句话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但都无力反驳。

我想其实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你可能很了解我的行为习惯甚至爱好,但是,你不了解我不久前发生了什么,不了解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而我希望的是你能尽快地抚慰我的心理而不是用你的理解揣测我的想法。”

但是,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死也不会说出这句话。因为我们自己也总是认为对方足够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但其实对方只可能想:我喜欢这件事,我相信你一定也喜欢,那我做这件你喜欢的事就能让你开心。

就这样两个人凭自己的理解去爱对方,却导致矛盾的激化。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其实,我们都很努力地想要去理解对方,但我们并不是对方,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对方不说出来前就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学会观察和沟通。

3.破例

3月26日晨读感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破例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大部分我们失败的原因就是“破例一次”。

心理学上有一个“登门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曾做过这样一项经典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  

以后,想要破例一次的时候,想一想“登门槛效应”,再决定要不要再“破例”。

但是,“登门槛效应”其实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舒适区。

每次只远离舒适区一点点,只要能一直说服自己坚持下去,最终会带来巨大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3月26日晨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