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回答,自说自话

提问是一个被全民忽视的技能,这种感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逛久了知乎后,更上心头。

知乎标榜自己是一个问答社区,然而从来都是突出答,却对提问没那么在意。正如知乎现在的slogan: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看吧,分享这么多,却不分享好好提问。

为什么说知乎上面的提问大都不好呢?

最明显的问题是:开放性、诱导性的提问太多。

“X 是种怎样的体验?”,“你怎么看XX?”这种典型的知乎式提问就是极具开放性的。这种提问本身没有清晰的描述,没有背景或前后文的对应,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提问下面的回答者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方确实在好好地分享他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但怎么也算不上是一个好的问答,更像是自说自话。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见缝插针。这种开放性的提问极利于借题发挥,知乎的赞赏机制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所以这种自说自话漫漫演变成了与世界分享你的装逼。

除了开放性或诱导性的提问,概念不清也是常见的表现。

比如,工作中,时常有人问我,如果你来做X产品或这个产品里的某个功能,你怎么让它更好更快的发展。停,打住,你能先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更好更快吗?比谁好,比谁快,到什么程度算好,以什么速度算快?这种描述本身就缺少一个清晰的概念,而如果要解释清楚这些概念,大部分提问者又不具备这种能力。更何况,这种提问又隐含着另一个问题:用模糊的描述支撑定性甚至定量的结论。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天性,但是这种非常普遍的存在于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星座和算命。

大部分去算命的人,困惑于当前或期望于以后,“大师”们常用的解释语言任何一句都是模糊的描述,但是最后却能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好神奇啊,人们还趋之若鹜的相信,心理归因真是强大。

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的提问可能并不是一个好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热衷于发问。而且开放性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扩散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开放性的提问回答中获取到什么定点的回答解决你的疑惑,同样也不意味着,我们看多了别人的自说自话,就真的看遍了世界懂得了道理,然后可以慨叹过不好这一生了。

用好搜索引擎,合理配置关键词,你会发现豁然开朗。

你可能感兴趣的:(提问,回答,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