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

聊“孝顺”这个话题是有原因的

几天前参加一个沙龙,唠到高兴时,说到了家庭群这个话题,我说我们家也建了一个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共8位成员,都在忙工作,交流不多,不过关系融洽。

父母看到我们兄妹互动的不多,就在群里面发一些生活照片或者的发一些没有经过证实的信息,回应不多,可能真的是都在忙各自的事情吧。

老爷子有点不高兴了,在群里面开讲了…

说到这,嘉宾A提了一个观点:孝顺父母长辈,首先在于顺,要让他们顺心、开心、高兴。

一下子我明白过来了

原来以为的两代人之间天然的代沟、共同语言什么的,现在看来都不是核心的问题,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电话,一个声音,一句问候,无关对错。

想到这,我查了一下孝顺的注解:

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可是很快就有另外一位嘉宾不一样的版本出现~

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同时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就不顺。

在我看来,两个观点表面的不同,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我的理解:孔孟圣人提到的“该顺则顺,不该顺就不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提法,是提倡不要盲从,避免陷长辈于不义。

从心里学角度来讲,父母的一些观点可能会是不正确的,可是作为子女应该先顺从他们的想法,让他们高兴,顺心后再找机会,想办法来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达成一致…

所以,我总结一下关于“孝顺”的一点认知:孝顺一定是要长辈高兴,在温馨的环境下提出不同的观点,不是盲从,不要对抗…

父母者,人之本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