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看上去很美

导语:最近中国 IT 界60%的从业人员都关注一个话提:腾讯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内测。我也或主动或被动地看了些内测人的文章以及不少 IT 届的预测。随笔写点我的看法。


目前不少关于 微信小程序 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两各方面:一是开发技术细节;二是怎么靠此赚钱。

-- “微信小程序”所处的环境 --

2016年初,美国号召全民学编程,包括监狱服刑人员。同样,在中国要想掌握 HTML、JavaScript 和 SQL 技术也越来越容易,懂得毛皮的人也越来越多。加上政府近几年鼓励年轻人创业,尤其是“互联网+”概念,让很多人有创业的冲动:找几个朋友谋划个创业点子,找个懂点 HTML+JavaScript+SQL 技术的人合伙,不用营业执照,不用租用场地,未来之星就此诞生。

我把这种由1至4个人合伙运营,其中1或2人做技术支持的创业网站,称之为 “创业网站”,这类网站可以是传统的电脑屏幕显示模式,也可以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屏幕显示模式。同时,这种网站要持久、良好地运营下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网站提供的信息能满足一些用户的需求(网站的经营者知道用户的需求);
  2. 这个网站有个域名,有域名就必须备案;
  3. 这个网站有个百十兆的服务器空间,用于存放运行网站的“源码”(也称为后台程序);
  4. 这个网站有一个数据库,用于记录用户的信息(注册/登陆/提交 ……);
  5. 这个网站经营者或合伙人中有一个人懂一点点网站开发的技术;
  6. 这个网站在内容建设方面,会耗费网站编辑(非 IT 技术人员)大量的精力;
  7. 这个网站需要经常优化界面、访问速度或改版,IT 技术人员价值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越来越高。

满足上述前 5 条就可以开业了,因为:

  • 你认为自己抓住了用户的需求;
  • 招聘几个大学生网上复制/粘贴文章 + 少量的编辑,填充网站内容;
  • 建站初期成本也就是 “ 域名 + 服务器空间 + 几百兆的数据库 ”,大约 500 元左右;
  • 合伙人中热衷 IT 技术的人自信满满。

再看几个2014年底的数据:

2015年2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2060万个,年增长11.7% ,其中“.CN”域名总数年增长为2.4%,达到1109万,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3.8% ;网站数量为335万个,年增长4.6% ;网页数量为1899亿个,年增长26.6% ;国际出口带宽为4118663Mbps,年增长20.9% 。

-- BAT 这几年做了什么?--

BAT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三大互联网公司首字母缩写。这几年他们做的什么工作,外界很难知晓,但从他们推出的产品来看,有几个实例:

  • 被诟病多年的春运车票在线购票网站12306,在2015年应用阿里云计算平台后,12306平稳渡过春运购票高峰;
  • 2015年双11期间,支付宝每秒8.59万笔交易峰值;
  • 据说腾讯每天新增 6T 的数据量。

略微懂点技术的人,大致都能判断出,BAT 这几年均推出了各种概念的高性能技术解决方案,五花八门,主要集中在:在全球(主要是国内)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以便支撑主要业务;让这些分布在各地的数据中心高效协同,也就是说深圳、漠河、喀什三地的用户同时访问百度/淘宝/QQ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访问速度没有差异的。这些就是热热闹闹的“云”技术,三家大致如下:


微信小程序看上去很美_第1张图片

-- BAT 进入技术过剩阶段 --

前几年,为了争取到庞大的用户,BAT 各家一方面使尽了各种营销手段;第二方面进行技术投资和技术更新,以应对庞大的用户访问;第三方面要加快进度,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全球的 IT 公司也在做与 BAT 类似的发展。这种局面下,三家的硬件/软件/技术人才的投资有时候会失去理智。下面分别是 BAT 三家“云”产品首页的截图:


微信小程序看上去很美_第2张图片

微信小程序看上去很美_第3张图片

微信小程序看上去很美_第4张图片

技术过剩 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百度百科:技术过剩),我用自己微弱的 IT 技术经验来做一个分析:BAT 为解决网站访问瓶颈,会采取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通过招聘 -> 各地建机房 -> 试运营 -> 效果不错 -> 打造技术团队。这支技术团队针对国内网民的使用习惯,不断将技术深挖,网站平台性能越来越高,电脑端/移动端 访问平稳度越来越高,数据库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据,技术团队分支出现,大数据挖掘业务兴起,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商机:

  • 几年前数据是原样存储的,无论数据是否有价值;
  • 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发现无价值的数据占比很高(各位回忆自己曾经“顶”(Up)过多少帖子,另有一个“二八原则”可以参考):
  • 只有将无价值数据(占80%)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压缩/隔离),才能更好地对有价值数据(占20%)进行检索、搜索和使用;
  • 通过算法,将无价值的数据进行压缩,可以节省很多很多存储空间;
  • 早期硬件投入的资源突然出现很多富余,很多处于闲置中。

-- 话题回到“微信小程序” --

上文做了这么多铺垫,无非说了两个内容:一是小网站(个人网站)迫切想要成功;二是大型网站技术和资源已出现很大的富余。那么,BAT 三家就各显其能,将闲置的资源进行打包,推出一个产品。而腾讯就在前不久推出了“微信小程序”。

张小龙对腾讯 技术过剩 资源做了评估的,对中国335万个网站经营情况也做过评估的(还是二八原则),他对微信几年来的生态圈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他做了个轻松的决定: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消化过剩的 IT 资源。具体如下:

  • 在微信中使用“微信小程序”,你无需注册域名,无需备案,更进一步节省了创业成本;
  • 用户上传文字肯定是保存在数据库中的,而上传的图片、视频是以文件形式保存还是以数据库保存,我不清楚,只是从商业敏感来判断,微信小程序应该只允许保存到数据库;
  • 你可以将数据保存到自己的数据库,但效率不如“云”技术的数据库,最终还会转向 BAT 三者之一,三者优选是阿里云;
  • “微信小程序”用户交互从技术领域理解,就是 HTML + JavaScript + 数据库,技术门槛不高,很容易将335万个网站中的80%吸引过来;
  • 微信小程序运行在“微信”中,给绝大多数的用户(创业者)的错觉是 —— 微信小程序距离广大的微信用户很近;
  • 微信小程序只收取云数据库使用费,收费标准请各位自己进入腾讯云了解。
  • 你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是否能为你带来效益,张小龙没有义务理会,但你的微信小程序生成的数据最终会留在腾讯云里。

本文长篇累牍,其实只说了最后两句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小程序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