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其实一直都没变

郭敬明其实一直都没变_第1张图片
( 图片来自网络 )

文 | 行之

每一代人的青春里都会有那么几个具有时代性意义的偶像。70后有四大天王,80后有小虎队,90后有周杰伦,00后有EXO。90如果现在还在听周杰伦,最多是铁粉日常,但是如果00后听周杰伦,那就成了怀旧。以10年为一个时代来看,偶像明星们的运势变化,正是时代割裂的走势。

人们常说代沟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代沟?你听邓丽君,我听周杰伦,这就是所谓的代沟。但实际上,邓丽君的听众并不一定就不听周杰伦,周杰伦的听众也有不少邓丽君的粉。只是问题是,对于邓丽君的听众来说,周杰伦出现得太晚了。而对周杰伦的听众来说,邓丽君又出现得太早了。鸿沟是被时间拉开的,任何人力都无法填平,穷极心思,也只能是在上面搭一座桥而已。

时代对于明星的命运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对于90后来说,并不是每个人真的就打心眼里那么喜欢听周杰伦。只不过周杰伦在最红的时期,恰好赶上绝大部分90后最敏感的青春期。在这样懵懂,激越,善感,情窦初开的年岁里,出现的不是黄家驹,也不是鹿晗,偏偏是你周杰伦。

任何事物都是有保质期的,但有些好酒,却是越陈越香。任何明星也都是有保质期的,但有些优秀的明星,最后化身成了经典。以10年为参照,是明星们的一场大考。要么成岁月的经典,要么成时代的炮灰。

2004年的杨臣刚可谓风行一时,无人不知,人人都会哼“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但2014年,几乎就没人再提他了。就算提起来,也没人好意思说是他的粉丝。2005年听郑源还是一件很潮的时期,但是2015年再听郑源,就普遍被认为是一件很low的事情。

出于写作的缘故,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两个问题:“你觉得郭敬明怎么样?”、“你想成为郭敬明那样的作家吗?”其实我知道,这就是一个问题,概括为:你怎么评价郭敬明?

往往问这个问题的人,都不是郭敬明的粉丝。或许说,以前是,现在不是了。10年前,如果有女生来问你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来寻求知音的。你搭上一句“郭敬明就是好,就是棒!”她们往往会很开心地说:“呀,我也是好喜欢他耶!”

现在变了,如有有女生来问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来检验品位的,你搭上一句“郭敬明就是好,就是棒!”她们往往会很不屑地说一句:“low逼!”然后懒得理你。

任何时代都存在鄙视链。所谓经典的象征,就是它永远不会出现在鄙视链的底端。比如李小龙和释小龙,无论在任何时代,你说自己是李小龙的粉丝,绝对是受不到鄙视的,不可能为此有被说low的危险。但是如果你说自己是释小龙的粉丝,那就很难说了。那么,这两个明星的地位,就高下立判了。

郭敬明至今都是一个很风光的明星,但是他尴尬的地方在于,无论他有多风光,都难逃慢慢成为鄙视链底端代名词的厄运。有很多人都黑郭敬明。其实黑不可怕。黑他的点,无非是说他矫情,拜金,口德差,拍烂片这些。就算是鲁迅,钱钟书,余华,莫言,在自己的时代,也都是经常被黑得一塌糊涂的。但今天至今没有谁敢说读他们是件很low的事情。

对于明星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被黑,被骂,而是被时代一步步往鄙视链的底端递送。在如今的文艺圈里,最low的代名词是什么?有人戏称:音乐中的凤凰传奇,文学中的郭敬明。

被扣上这样一顶帽子是最要命的。凤凰传奇号称有2亿听众,中国之最,但是大部分演出是在露天广场,一场演出费还没周杰伦演唱会的零头多。但你说凤凰传奇真的很low吗?未必是他们本身很low,只是因为他们的歌广泛应用于广场舞伴奏,这样一种强大的世俗合力,迫使他们显得很low。试问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承认是广场舞音乐的粉丝?

郭敬明真的就很low吗?其实从他的穿衣打扮,举止谈吐来说,得体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他low,是因为他的文笔烂吗?其实单纯从文笔上讲,目前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文艺青年,文笔还不如他。是因为他拍电影烂吗?中国烂导演从来不缺,《小时代》起码比《富春山居图》还是要强一点的。

很多人一提到郭敬明,喜欢拿他和韩寒对比。从各方面来说,这两个人对比性很高,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写青春文学,同样在这几年跨界当导演。但其实两个人走得道路太相似,反而不好比了。

韩寒在2010年写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后》,就已经不再写小说了,此后的6年,他几乎没有在文字创作上花什么心思,重点放在了影视上。这和当年的刘德华特别像,一旦走到了一项事业的瓶颈,就果断抛却昨日的辉煌,从新起航。刘德华之所以还能红到今天,绝不会因为他唱歌,而是因为他拍戏。而即便韩寒拍电影,也没有选以前的自己小说改剧本,整个是重新开始的。

从这一点上看,郭敬明对曾经的辉煌就太过眷恋了。他拍完《小时代》四部曲后,口碑差到不可收拾,还要再接再厉,接着拍《爵迹》,还要把之前的《幻城》授权改编成电视剧。无论怎么捣鼓,都是在自己的东西里下手。他所描绘的蓝图,是将手头已有的粉丝票房价值开发到极致,而不是以质量,来获取新的粉丝。

而周杰伦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周杰伦早就意识到转型,照着刘德华的路子走。他虽然当演员很失败,作品虽不一定是越来越好,却一定有新的东西渗入。这才是最重要的。而郭敬明的套路,无论是写书,还是拍电影,所传达的那种气质和价值观,始终是一样的。像是把番茄炒蛋不停换花样来做,是个人都会有吃腻的一天。

看郭敬明的小说,看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就足够了,剩下的无论多少本,实际上就是一本。人物再怎么换职业,地位,年代背景,价值观都还是45度仰望天空,男主苦情,姐妹撕逼,一群人唱着老歌忆当年。就算小说变成了电影,核心的东西也还是直接拷贝的,路人甲的台词都难逃“郭敬明体”。

“你们就当我是中国的脑残粉好了。我就是曾经在天安门看升国旗哭了的人,我就是每次看奥运听见国歌就眼红哽咽的人,我就是曾经半夜看网上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中国人保护火炬的图片,看得嚎啕大哭的人。你们不用怀疑,这种人是存在的。我的祖国确实有很多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毫无保留地爱它,为它自豪。”

这种腔调出自一个中学生的嘴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出现在一个三十岁作家的笔下,怎么看都是不正宗的。像是一泡隔夜的茶,你虽然不能说茶叶本身有问题,但那种味道,对于真正喝茶的人来说,肯定是受不了的。

现在看来,和郭敬明有最大可比性的,其实是周杰伦。

郭敬明出道是在2001年,他参加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拿到一等奖,从而打响了写作生涯的第一枪。而周杰伦出道是在2000年,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Jay》。两个人出道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郭敬明真正开始大火的时间是2003年,那一年他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两部作品。其中《梦里花落知多少》掀起了“青春文学”的浪潮,一时风头无二。而这一年,周杰伦则发行了专辑《叶惠美》。其中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中国风”作品《东风破》开始流行,开始奠定了他流行天王的地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郭、周二人,一个承包了图书销售的冠军,一个承包了唱片发行的冠军。形成了90后的校园里,读必有郭,听必有周的流行趋势。那个时候,郭、周的流行地位是难分高下的。16岁的少女,书包里有一本《夏至未至》,还是件很小清新的事情。16岁的少年,MP3里下满周杰伦的歌,也是件很有优越感的事情。

以现在来看,郭、周二人,依旧很耀眼。但是周杰伦的粉丝,即便不再热捧他,是把他慢慢往经典的宝座上推的。而郭的粉丝,一旦不再捧他,就直接转成了黑粉。郭敬明时常表示,他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他,但是他只需要让喜欢他的那部分人喜欢他就够了。

这个道理是不错的。但是世界上的喜欢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寄托式的喜欢,一种是标杆式的喜欢。举个例子,当年的刘翔,风光的时候有无数鲜花和掌声,但是一旦赛场战败,就有无数粉丝过来踩一脚。这种他战败后就来踩他的粉丝,一定是属于寄托式的。因为你是王者我才粉你,我把输赢寄托在了你身上,如果你输了,你就不值得粉了,我立马会黑你。但有一种是标杆式的粉丝,粉刘翔是因为把刘翔当成心目中的标杆,当成精神偶像,就算刘翔战败,他一样觉得刘翔虽败犹荣,光环不减。

寄托式的粉丝是很容易变质的,今天高兴了粉你,明天不高兴了就会黑你。真正的铁粉,往往都是标杆式的,即便你一时低谷,他们还是会一路力挺。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觉得郭敬明low的人?那是因为郭敬明一直就没变,而很多人已经变了。郭敬明十几年前在写《梦里花落知多少》,十几年后,写的东西气质,价值观还是一样的。而很多读者把这些当成青春寄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他却还没有改变,成为标杆。

就算在今天,一个16岁的姑娘,读郭敬明,是不能称之为low的。因为人家在青春期,人家需要这样45度仰望天空式的寄托。但是一个26岁的姑娘,如果还在沉迷郭敬明式的文字气质,身边的人就难免要呵呵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曾有一个男人,想追一个心目中的女神。他怕自己的品位,见识不够,会引起女神的反感,就不停读书来充实自己。几年后,他的见识增长,品位提升,再去找那个女神时,才发觉她也不过如此,连追的心思都没有了。

上中学的时候,我曾和身边几个朋友,拿着郭敬明的《幻城》,一边交流,一边赞美,大言不惭地说他比鲁迅,矛盾,老舍什么的强多了。但现在,鲁迅的书还直挺挺地立在我的书桌上,而《幻城》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2016-10-16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敬明其实一直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