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没有一点点防备,
被《血战钢锯岭》硬生生捅哭了3次!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贴切的评价。
上一次看电影抹眼泪,还是《肖申克的救赎》的最后,安迪在雨中重获自由的那一声呐喊。
在观看之前,祥子对这部电影期望值做了很大保留。
首先是呆萌略帅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能否表现出我们认为的美国大兵形象?
可实际上,我给加菲跪了!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演技颠覆了我对加菲的认识!
另一个原因,是在预告片中反复出现男主道哥从小长大的经历和谈情说爱的镜头。
战争片最忌讳拖泥带水的情感戏,也很担心《血战》会重蹈《珍珠港》覆辙,因为生硬的三角恋爱毁了一部好题材。
也多虑了。
这些参军之前的情节,都是为了服务这个一根筋轴的、能把钢钳崩出豁牙的医务兵。
小时候打架干不过,一气之气抡起板砖就砸向兄弟脑袋,差点闹出人命。
看见漂亮妹子,也毫不害臊的直勾勾盯着姑娘。还不知道妹子是啥想法就宣示“麻麻我要那姑娘给我生崽子”。
第二次见面就很霸道总裁范的强吻人家,姑娘一巴掌呼过来,道哥反倒蒙圈了:
我以为你会喜欢呢!
乖乖!要是把妹都能这样,我天朝3000多万单身汉岂不是在看完电影后,拉住身边的妹子来个壁咚就能妥妥告别单身啦!
而妹子竟然真和这个在任何时候都面带微笑的直男好上了!
而这个性格一直延续到参军、战场。
道哥因为耶稣的一句“不要杀戮”,拒绝持枪上战场。
他认为,参军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救人。
宁愿冒着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延误婚期也不改初衷。
硬的像块臭石头!
在被长官讽刺“千万不要指望道哥在战场上救你们”后,道哥硬是凭着“再救一个”的坚强信念,一己之力救出了75个战友。
也许是由于道哥的虔诚真的感动了耶稣,子弹也跟长了眼一样,绕开道哥飞一会,生怕碰到这块“臭石头”,自己就变成了豆腐花。
事后还有一个日本狙击手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跟见鬼了一样子弹会卡壳。
也由于道哥的信念,整个军队被感动了,把生死置之度外,甘愿再次跳入钢锯岭这个火葬场。
绝大多数影迷在看完《血战钢锯岭》后的第一反应是,超燃!
但何止是燃,简直是燃到残暴的地步!
总菊的情绪肯定是先被感染了,给我们做了一次完美的表率:不足30s的删节。
这可是逆天的表现啊!
因为《血战》的战场,充满着“肝肠与炮弹齐飞,脑浆与子弹共舞”的血腥画面。
大屏幕就赤裸裸的将残肢断腿、心肝脾肺在你面前生掏,就像自己在战地收尸。
这电影要是用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拍摄方法展现,会让诸多影迷跟士兵一样,留下战后阴影。
而实景拍摄极为逼真的爆炸场景直撞眼球,比任何电脑特技都来的实在。
加上震撼的环绕立体重低音,如身临其境般,代入感超强。
尤其是在被道哥激励、最后一次奔赴钢锯岭决战时,每个士兵面刻不屑死神的表情,雄赳赳气昂昂的把大杀四方的气势倒灌到每个观者的脑神经。
双手握拳,汗毛直立。
但这种燃,却不是我们通常看的战争片:
眼看胜利在望,三军将士怒目圆睁,就等一声浑厚嘹亮的冲锋号,杀入阵中、刺刀见红的去捍卫胜利的激愤。
不是那种忍不住想钻入屏幕、跳入战斗,同仇敌忾杀人的情绪。
而是当我们看见士兵目睹战争时那种恐惧的眼神,跟他们一样,不论情绪还是行动,都像被焊枪定住了一般,不听使唤。
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坚强的大心脏,看见鬼门关就在下一步,也会恐惧要不要继续。
真实的燃,过后就是一团灰。
这种燃,也不单纯是肾上腺激素冲破重重关卡,汇入血液直顶脑门引发的冲动,
更多的是道哥“再救一个”精神感染每个观者,触发的情绪迅速在心中集聚,就等一颗炮弹落地,瞬间点燃。
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过瘾,更是心里强有力的震撼!
眼眶干了又湿。
这也是祥子继《肖申克的救赎》后,再一次认识到信念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竟真的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如果你也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千万不要吝惜你的“卧槽”,
因为这两个字在这影院太常见了。
而更多“卧槽”,也是对这部电影,最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