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生|百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致新生|百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

前几天,一位小七(17级新生)问我:即将开始的百科知识竞赛,我要不要参加?

我说:一定要参加。

    (二)

其实这类知识竞答类节目一直很有市场,从最早的《家家乐天天》到王小丫的《开心辞典》,从李咏的《幸运52》到前些年爆红的《一站到底》,各种擂主、战神层出不穷,其造星能力丝毫不亚于“超级女声”,2009年横扫奥斯卡金像奖的印度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故事线索也是借助类似的节目串联起来的。

当然,在受到热捧的同时,各种质疑和非议声也从未中断,我个人对此类节目的态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过反复。最初是盲目的喜欢,中学时开始质疑这种碎片化的知识的有效性。不过从某一个阶段到现在,甚至余生,我都会对这种形式持肯定态度。

因为这种常识比拼的实质,是不同认知模式之间的较量。

而完成认知模式的升级迭代,是一个人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要完成的。

    (三)

的确,呈现在赛场上的,都是一些看似零敲碎打的碎片知识,如“愚人节是哪一天?”“空调是哪国人发明的”等等,有的题目甚至都算不上是“知识”,比如在我看过的一次百科知识比赛中,主办方播放了30秒的电影片段,让选手回答两位主人公在一次对话中说过的一个数字,让诸多选手们措手不及。

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这类竞赛有如下特征:

1.尽管题目并不深刻,但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往往上一题是“斯诺克有多少彩球”,下一题就是“龙井的产地”,在下一题可能就是“交响乐之父是谁”;

2.可供思考时间很短,回答需要不假思索。知识点从记忆调出到脱口而出的时间不能太长,“铜壶煮饺子——心中有数,但倒不出来”铁定是不行的;

3.存在蛊惑性的题目很多。你刚刚算完公交车上还有多少人,没想到问的是公交车一共走几站。

正是因为如此,此类竞赛往往让人无从准备,胜负结果只能听天由命,自然也落下了个无益深度思考的坏名声。

    (四)

但是,如果“人生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人生太多节点也未曾给你准备的机会;同样,生活中有多少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呢?

事实上,此类比赛为我们检视自我的认知模式提供了诸多视角:

尽管就知识本身而言,其因未经过思维的“深度加工”似乎不具有含金量,但是,每个微小常识的背后都是一个极大的领域,对细微知识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广度。在知识折旧率越来越快的今天,迫切需要社会分工的参与者具备更加健全的知识结构,而拥有良好的知识广度是健全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这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学生格外重要。著名作家格非在2017年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这样强调掌握不同学科的重要性:“那种偏安一隅而孤芳自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刺激,所谓内部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再说优胜者。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多领域的碎片知识,依靠专门的大段时间显然是不可取也不现实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对未知领域拥有敏锐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够帮助我们在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开放的求知状态:同样是乘坐地铁,有的人能够记住沿途每一站的站名,并利用手机查询到每一个站名的出处,有的人却只是低着头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同样是出门散步,有的人能留意到到街边每一块广告栏上绝佳的文案和构图,有的人只是匆匆而过。于是,前者成了那个和姑娘约会时似乎无所不知的人,成了那个懂宣传的工科生。

是的,认知模式的差距才是大学里真正的差距。

(五)

所以,现在参与是为了找到差距,然后去追赶差距,用四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新生|百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