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1)----初识

我有2 个儿子,大儿子 Ben 7 岁,小儿子Michael 1 岁。Ben在5 岁时我生下了Michael,随即我便陷入了照顾婴儿的忙碌与疲惫之中。慢慢地我发现大儿子越来越沉默,经常跟我对着干。虽然我知道这是他为了吸引我注意的小伎俩,但我仍然因为或疲惫或着急而常常对他的这些“小伎俩”而无法控制地怒吼,渐渐地,虽然每天上学前仍然拥抱,但我仍然清楚地感觉到我与Ben之间的亲近感越来越淡,我想要走近他,但我忍不住呵斥;我想要拥抱他,又受挫于他抗拒的身体语言。我苦恼、我迷茫,我不知道我们之间怎么了。

直到无意之间,我拿起了这本书----《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读他时似乎有一个人层层剥开我的心灵,把我想表达又不知如何表达,想走出迷雾又找不到出路的困窘驱散,不知道有多少次,读着读着我会激动、我想直拍大腿心里有声音在说“是的是的,这就是我遇到的问题”、我想告诉所有我认识的人,告诉他们这有一本好书有可能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审视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我也这样做了,我把书推荐给了朋友,与他们分享。而现在,我想分享给更多地人,梳理我的思路,希望带给你启发。当然,读一读这本书是再好不过的了。

开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还记得襁褓中与他的甜蜜凝视吗?还记得他蹒跚学步时,摇晃着扑向你怀里的情景吗?还记得在床头给她讲睡前故事的温馨时光吗?还记得你与他/她手拉手,谁也不作声,一起散步走过的那条小路吗?

身为父母的我们,一想到这些温暖的场景与时刻,再苦再累,也会觉得值得。但幸福似乎总是那么短暂。我们更经常地地发发现,自己与孩子更常陷入战争状态,并且越来越糟,所渴望的亲密交流变得遥不可及。”

读到这里,我因为怀念上面描述的情景而激动,也因为我跟儿子之间越来越糟的状态而感到委屈。我愿意付出努力,可是却不知所措。

书里说,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和天生的好奇心,很容易演变成“无理取闹、惹是生非”。他们或或者闷闷不不乐乐地把自己关在房间,或者沉溺于电脑游戏。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那份深厚的的父母之爱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取而代之的的是是无奈、烦躁甚至愤怒。我们要么惩罚孩子,要么唠唠叨叨,要要么就说“好吧,你就自己待在房间里吧”。这也许就是现在网络上妈妈们常常调侃自己的“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吧。

我们冲孩子大吼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无计可施,二是因为这已成为习惯(想想小时候对我们大吼的家长和老师:D)。大吼让我们很难再获得孩子的信任,让我们感到山穷水尽,心中是深深的孤独。

为人父母,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教育理念,似乎3天以后就会忘掉或是不知道如何应用。为人父母,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迷失于缺爱和溺爱的焦虑之中,是不是违背了某个教育原则?会不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留下不可平复的创伤?为人父母,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与孩子在一起时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请你相信,教育理论不是绝对的,完全拘泥于各种教育理论的条条框框,便可能忽略了最基本的人类情感的力量。这就是爱。

爱孩子,首先家长要心中有爱,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爱之杯”的比喻。我们首先要蓄满自己的杯子,要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不仅在于学习育儿知识,还在于用我们的心去感悟、体验生命的乐趣与活力;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联结。

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放下焦灼急躁,去和孩子游戏,用游戏的方式处理问题。通过一起游戏,孩子在欢乐与笑声中,用安全的方式交流了情感,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我们也就填满了孩子的“爱之杯”(其实,我们也填满了自己的杯子)。

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这就是游戏力。

简言之,与其担心焦虑,不如用这个时间去与孩子玩耍。即使自己做错了什么,和孩子痛快地玩一场,问题也就没有了。

读到这里时,我忍不住想说,我还有很多家务要做,即使放下所有家务,但总不能为了陪孩子玩而不做饭吧?其实,《游戏力》给出的是一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视角,它首先是改变你看待陪伴孩子和育儿这一个大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其次才是它提供的方法论(是的,书中介绍了许许多多简便易行的游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力》(1)----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