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行动762/1001(17.10.31)
1.
这个案例很经典(喜欢用案例,因为案例最能说明问题):
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在场的其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指出:“我想当面与你谈,原因是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读了这个案例,您有什么感悟呢?
我想到的是:管理者总是要求下属要及时反馈,管理者们对你的下属是如何做反馈的呢?
2.
员工大多都觉得管理者给他们绩效表现的反馈是不够的,也就是说管理者们在“给员工反馈”方面得分比较低。
可以理解,在现在的工作模式的节奏下,很容易会变得很忙,以致于没有时间激励和辅导员工。但是,可以理解不代表可以容忍,缺少反馈,对员工的敬业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间接也造成了对绩效表现的绝大影响。
任何人,不论想要在什么方面做得更好,都需要外部的反馈。
就好比,运动员需要教练一样,否则他们无法获得奖牌;
当然,管理者们也需要导师帮助他们及时做反馈和辅导一起实现成功。
所以,提供反馈和辅导,是管理者们能够为下属改进绩效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根据一分钟经理人》中所说,让大多数员工知道他们工作做的不错的唯一方法就是“事后没人吵他们大喊大叫。”
所以,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做的不错的”员工。告诉他们,表扬他们。
你想对方成为什么样子,就多鼓励他朝着你希望的样子去发展。
即使员工开始对新事物的尝试,出现了漏洞,你也可是试图说:“你能尝试着去......这真的很棒!”
我们知道,员工需要更多的反馈,事实上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更多的积极的反馈——对于他们努力和成就的认可。
当然, 下属会犯错,我们也会给反面的反馈,也就是给出发展性、修正性的反馈。听多了“但是”,这个词会变得“难听”,切记,反面的反馈要找非公众场合和你的下属单独聊,还是不要使用“但是”罢了。
3.
极力推荐一种反馈模式:情境——行为——影响
情境:描述一个特定的具体工作情境,比如一次会议、一份报告;
行为:具体描述行为,说说你观察到的事情,比如你处理客户异议的对话、你对演示文件的编排组织等;
影响:你需要支出这个行为对你、对其他人到的影响,比如“能够让我感觉到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度....”“让客户感受到了尊重”“让我觉得你确实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
4.
说完反馈,再来说辅导:
辅导的过程最好是对话式,而不是你自己的宣讲。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激发你的下属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鼓励他们把现在的事情连接到他们过往的经验和其他的知识上,激励他们自己参与找到解决方案。多花点时间,而不是直接告诉。
辅导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发现他们自己的观点,并生成他们自己的计划。这一点非常重要,记住——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所以,辅导是对话式的,你要多提问,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有效的辅导不是一场宣讲,而是一场对话。(这一点是很多管理者不具备的,额在反思。)
回顾一下今日重点:
1.案例说明反馈的及时性产生的力量;
2.你想对方成为什么样子,就多鼓励他朝着你希望的样子去发展;
3.善用反馈的模型来进行有效的反馈:情境、行为、影响;
4.多提问,采取对话式辅导,帮助对方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