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词两三事

作为一个文科门门学的都不咋地的我来说,犹记中学时代背唐诗宋词背到哭睡着,第二天老师抽背,依旧磕磕巴巴的。

每次看到别人笔下生花,自己写的东西干巴巴的,就羡慕无比。但是无奈真的是没什么兴趣,觉得背诗词还不如被圆周率来得有趣,一直也只是羡慕而已。


最近两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有一些阅历和体会了,在读一些词听一些曲的时候,觉得非常有味道。
特别是今天学陶笛,学了一曲“望春风”,不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觉得非常优美。
虽然这首曲和词不是古人所作,但是感觉非常有味道。

刚巧看到一本《宋词背后的秘密》,拿来翻了几页,全然没有生涩感。
书中以问答的方式介绍各种宋词的相关知识及一些佳作赏析。

关于宋词两三事_第1张图片

我挑选了几个我觉得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分享一下我的感想,也算是解了我多年的一些困惑。

为什么作词又称为填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听一首歌的时候会去寻找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而不是单纯的只关心是谁唱的。
而那种词曲、演唱出自同一人之手的歌,会更加让我关注。

我个人比较喜欢姚谦、林夕和方文山的词。
也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文学造诣永远达不到那样的程度,所以很是羡慕他们能写出那么有意境有味道的词。

我们现在会看到每首歌会写“作词:XXX”,但是在宋词中,却称之为填词。
这是为何?

因为古时是先有曲,然后词人们会根据曲填词,一曲配多词。
和我们现在很多经典的歌曲有粤语版、国语版、英文版……类似。

所以咯,人家是填进去的,所以是填词。
可惜的是只有词流传了下来,所以我们并不能知道这些词曲搭配起来是什么效果。

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以前上学的时候就觉得很疑惑,怎么那么多词都叫“念奴娇”?
我曾经天真的认为只因为念奴这个女人太有名了,所以很多人写词纪念她。虽然看着词也没觉得和念奴有啥关系。
即便是老师一直强调那个是“词牌名”,不是词名,我也还是弄不懂。

当年老师如果用《宋词背后的秘密》中的解释,我就明白了。
词牌名其实指的是曲调的名字,配合这首曲调去填的词,就直接沿用这些词牌名了。

所以“念奴娇”确实是和一个叫做“念奴”的女子有关,只是人家是唱歌的。
她把唐玄宗作词作曲的歌曲演绎的很好,皇帝高兴了,就将相应的曲命名为“念奴娇”了。

简单说来,词牌名就是代表了某一个曲子。
你只要用这个曲子,相应词牌名的词都能哼唱。

瞬间觉得古代传唱经典的曲应该不是很多,词比曲多。

诗\\词\\曲的差别是什么?

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元曲”当年被我作为语文考试时的TIP。
提问“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我最反感这类题目,记性不好没办法。
但是因为提到词、词人,所以我至少能答对一个朝代“宋朝”。
至于北宋、南宋我就搞不清楚了。好吧,我历史学的也不咋地。
搞得我真心以为所有的唐朝人都是写诗的,宋朝人写词,元朝人写曲。
当时心里还想着,这分工真明确。
汗……

这个问题最终我在《宋词背后的秘密》中找到了答案:
诗庄词媚曲俗。

其实和朝代没有特别大的关联,也没有规定诗只能在唐代写。
就是文人们写诗大都是抒发自己的意愿、抱负等等宏达的思想,写词是随手写写作为消遣,大都交由歌伎演唱。
所以在正统的诗人严重,词难登大雅之堂。

而词在宋朝兴盛的主要原因是风气,那个时候皇帝赵匡胤和建国功臣们说,你们辛苦了,也该找个良田过过舒坦日子了,天天听听曲,晒晒太阳,多惬意。
其实就是想收兵权。
那既然老大都这么说了,上行下效,歌伎就流行起来了,曲和词也流行起来了。

为什么男性词人常用女性的角度写词?

这个问题,其实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
因为歌伎大都是女歌手啊。
你写个战沙场让个娇滴滴的女子来唱,感觉好奇怪。
再加上词牌名对应的曲也大都绵软,不合适。

所以填词的时候要和曲配合,考虑到演唱者,也就以女性角度来写词了。

词为何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我上学那会儿一直觉得“婉约”一听就是女性角度的,所以词人当然应该是女性了,比如李清照。
你瞧人家这性别,这名字,多“婉约”。
所以,柳永和张先你们凑的什么热闹,你们去“豪放”派好不?

唉,反正我上学的时候一遇到考古诗词必死无疑。特别是填上下句,写作者朝代和名字,什么字啊,号啊的。

其实人家的“婉约”指的是词委婉含蓄,要将情感藏在文字里,不过于外露。
而豪放派的词则要气势磅礴外放。

婉约比如:秋意浓;豪放比如:黄河大合唱。


写在最后:

《宋词背后的秘密》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比如宋代的“热门金曲榜”。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来看看。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宋词两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