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与渲情 ——论巴洛克绘画与中式写意

众所周知,巴洛克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本身对世界艺术发展构成的巨大推动作用。诞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叶的巴洛克艺术,以其“非理性”的精神内涵,从发源地意大利罗马迅速席卷整个欧洲及其海外殖民地,打破了西方文艺复兴古典审美一统天下的局面。
巴洛克艺术名义上继承自文艺复兴,但在其精神理念层面,则背道而驰,追求对古典审美的反叛与超越,提倡用心灵本真还原艺术的真实,提取和挖掘自然的内在精神,崇尚美无定形。也正因此,在诞生之初,被传统艺术家视为艺术畸形的产物即巴洛克(barroco,葡萄牙语,不规则的珍珠)的由来。
巴洛克诞生之初,之所以遭到传统艺术家的排斥和批判,是因为它追求的审美,与盛期文艺复兴追求的秩序、平衡、克制等理性和谐的审美相悖,在文艺界充当了挑战传统审美标准的角色。它追求矛盾对立的运动观,多样性的系统观和高扬人性的自由观,突出激情与悲情的崇高感,追求自由不拘的多样性。而文艺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风向标,通常引领着一个时代文化思潮的崛起。事实上,在1520年的时候,文艺复兴盛期风格已经受到开朗基罗开创的样式主义的影响,开始出现以拉长而蜿蜒的线条为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点可以看做巴洛克诞生的萌芽。当宗教分歧开始在西方蔓延,政治形势日益趋于混乱的情况下,盛世文艺复兴的审美标准,却在其核心地意大利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人们逐渐从理性化走向世俗化,原先平静而克制的美被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所替代,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艺术手法。
相对于传统审美的没落,宗教改革的需求应对新生艺术则催生了巴洛克审美的风行,令处于人神之间的艺术真正走向了世俗。几乎所有宗教都试图使人们对幻想虚构出来的各种实体、特征及其关系信以为真,因此,借助人们、熟悉的直观情感印象和艺术的表现方式,则成为传达宗教信息最便利的手段。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展了人么的眼界,城市的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运行的机制,艺术家们将科学成果运用于作品的创作之中,使得艺术活动充满信心和乐观,于是形成了巴洛克追求运动和变化的灵魂。
实际上,突破原始的传统框架,挣脱固有的艺术理性束缚,具有叛逆精神且不走寻常路的巴洛克,是建立在传统经典之上的尝试。巴洛克并非只追求外表的世俗化与粉饰,更着重的是一种感情的表达,以我们最易接受的方式。它的目的在于使观众直观的了解艺者所要他们了解的情感,从而有深刻的代入体验,形成一种故事情境般的交流愉悦感,以情动人,而不是以往的以理喻人。譬如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罗马圣玛利亚教堂科尔那纳罗礼拜堂,其雕塑、绘画与建筑融为一体,不仅不使观者有不慎闯入和被孤立的陌生感,反而有一种将观者融入情境之中的体验感。这是以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所没有的特点。但这并不代表巴洛克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割裂,相反,巴洛克从盛期文艺复兴风格中汲取到了历史现实主义要素,又从晚期文艺复兴风格中征用了情绪化的表达,较好的完成了从理性的自然到感性的自然的过渡。它强调装饰及细节的变化,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不再如以往一样取从庄重典雅,与传统审美形成了实际上的花雅之争。
这一点,在巴洛克风格的绘画中有着清晰的体现。大量的巴洛克风绘画作品中,一改之前文艺复兴时期着重于清晰轮廓线条和结构的塑形效果,开始追求以强烈的直接的光影来描绘视觉上的美感,强调视觉色彩的配搭和丰富性的彩绘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尤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这种浪漫主义色彩,被巴赞在《巴洛克》一书中视作受到部分来自中国的“异国趣味”影响而产生的审美创新。
那么,巴赞所说到的来自中国的“异国趣味”,究竟所指为何呢?
文艺复兴时期的构图,追求的是自身的秩序与均衡。这种秩序和均衡依据着基于传统的“远近法”和“比例”的概念。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出的是一种庄重严谨宁静和谐的风格,至今存世的西方传统园林和插花艺术也大多呈现这样的审美意趣。与其相区别的是,中国美术的秩序从散点透视和曲线出发,富于韵律变化和运动感,善于营造意境,重组空间秩序。这点给敏锐的欧洲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文艺复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放视野提供了帮助。这些不仅在艺术史上,而且在思想史上也都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西方社会不能否定的重要历程。
然而,巴洛克吸取了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精华,特别是感性自然的解读和再现,并将之发挥到了在视觉上追求新奇,夸张,怪诞,热衷于无穷与不定,大量的运用曲线,以复杂明快的生动吸引观者。因此,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充斥着情绪的渲发和炫技的风采,与中国的写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的写意也是在深入观察自然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传统审美的指导下,适当的扬弃精练,弱化所描绘的事物的细节,强化其流动的生气,以渲染画面的变化运动之美。与巴洛克风着重激情的碰撞效果和情绪的抒发不同的是,中国写意除了炫技和抒发情感之外,还会追求一种意识形态和哲学思想上的隐喻与交流,言在画中,意在纸外,需要观者用心揣摩和对话。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微妙”和西方文化的“精准”最大的区别。正所谓“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譬如:西方画家可以精准的复制中国画,或者创作中国画,但却复制不了中国画的神韵。这是因为,中国审美意识中的变化,境随心转,强调向内观,在情绪的抒发和表达上,也是一叹三止,欲扬先抑,而不是直抒胸臆。
故此,巴洛克的生动明快而富有激情,与东方写意的美而无形的变化之美,各有其特色和优势,谈不上谁更殊胜一筹。然两者之间的交流,是真实存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意与渲情 ——论巴洛克绘画与中式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