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四.环境中的引爆点

【今天我学到什么】

1.犯罪率与环境

今天咱们要了解的是最后一个法则,叫做环境威力法则。

举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纽纽约,犯罪率极高,犯罪是一个非常流行的事件,平均每年的谋杀案远要超过2000起,严重的犯罪活动超过60万起,地铁里的状况就是一片混乱,地铁车皮上都是涂鸦。

这就是为什么白人把四个黑人打死之后,居然成为了一个全民推崇的英雄的原因。因为那个时候暴力太过于流行,人们都很缺乏安全感。

不过,过了那个时间段,纽约犯罪率达到一个高峰以后,突然毫无预兆的,犯罪率就急剧下降,各种严重的犯罪活动减少了一半。为什么?

答案就在于咱们今天讲的流行潮的第三个法则,叫做环境威力法则。

大环境发生的变化:毒品交易减少,人口老龄化,经济复苏。

其实这些大的环境变化确实可以用来解释趋势,但是却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纽约市的犯罪率突然就下降下来了。

总之,这些环境因素都是长期作用,才能够引起变化的,所以这个变化也应该是逐步显示出来的,而纽约市犯罪率的下降不是渐进的,是突然的,很明显。

2.破窗理论

这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最有意思的就是破窗理论。这个理论是由犯罪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

具体做法:美国交通局就聘任了一个新的地铁总监,叫冈恩。冈恩坚持自己的意见,花了六年时间,下了大力气管理地铁乱涂鸦的现象。这个期间,交通局又聘用了另外一位交通警察局长,叫做威廉·布拉顿。他上来以后,就抓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逃票。整个地铁的秩序就开始慢慢的恢复了,人们也不敢乱来了。等到布拉顿当了纽约市警察局局长以后,他又把相同的理论应用到全市的治安工作管理里面去。

当他把这些轻微的犯罪给抓了以后,整个纽约市的犯罪率也神奇的急速下降了。就好像当时地铁系统曾经经历的状况一样。

这就是破窗理论在起作用,那些影响生活质量的犯罪,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恰恰是控制暴力犯罪的引爆点。

3.环境威力法则的启示

首先,我们以前都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社会不公、失业还有种族歧视这样大的制度问题造成的,所以要消灭犯罪,就必须要有大动作,但是环境威力法则却告诉我们,小事情不能忽略。

第二个启示,实际上当时地铁上,之所以白人会很极端的把这四个黑人都杀掉,跟他自己有一点关系,他自己是有一点心理病态的,他小的时候也是那种混乱的家庭长大的。其实这也是我们理解问题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会认为一个人的极端行为跟他的生活背景、性格、心理状态是完全有关系。

但其实也不是这样,像犯罪还有一些极端的暴力行为之所以会出现,确实跟这个人的内心状态,跟他从小的家庭环境、性格是有关系的,可是还受到一个东西的影响,叫做情境。

津巴多监狱实验的结论是,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下,我们内在的性格癖性,会屈服于强大的情境。

环境在我们理解看来,好像是我们全部生活的那些外部影响,比如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我们就读的学校是什么,我们结交的朋友是什么,这些都属于环境,都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毫无疑问,确实会产生影响。基因也是原因之一,但是情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某些时间,某些地点,某些条件下,一个人的天性会荡然无存。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改变生活环境当中的某些细枝末节,就能够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4.性格取决于情境

书里面还描述了另外两位心理学家做的实验,就是平时咱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咱们会觉得这个人是诚实的,那个人是善良的,然后这个人可能就是是自私的,咱们认为,性格是一个稳定不变的,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就是,咱们在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原因的时候,大可不必总是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一些大的这种性格上面,去分析他的某一些行为,实际上跟当下的情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咱们要认识到一个人身上,可能会存在各种不同的矛盾性格,这并不是他在伪装,而是因为他在哪个特定的场合,去表现哪一面,不是随意的,而是取决于他当时跟谁在一起,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爆点》四.环境中的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