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杂感

以下文章是我的期末专业课作业,老师要求谈一谈自己学习一年半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点感受,原文如下

中国古代文学史杂感

接到这个题目时,有些意外和棘手。原本觉得会让我们自己选一个作家或者某一文学形式的分析。结果很出人意料,很宽泛的一个题目,似乎让人难以“下嘴”,难以理出头绪。看似很简单的题目,却要对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学习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以及有自己的体验和看法。既然如此,我也只能很“幼稚”的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先从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王朝作为一个突破口,慢慢说吧。我要说的这个朝代就是宋朝。或许是由于自己也姓赵的缘故,总是对宋朝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正如您所言。历史往往是复杂的,没有表面上看起来没那么简单。宋朝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它的历史总是有太多值得让人揣摩的地方。不管是它开国的方式还是它灭亡的结局,都充满了让人难以言表的好奇心。宋朝,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一个转折期吧。

有宋一朝,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其他艺术上,可以说是辉煌灿烂的。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正如北宋哲学家张载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几乎是整个两宋王朝士大夫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于普遍关注朝堂大事的士大夫而言,他们深受儒家和后来理学家理念的影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他们的使命所在。因此无论是与辽与西夏签订的合约还是后来导致被北宋灭亡的的靖康事变,可以说是整个文人士大夫的心头之恨。在他们看来这是使国家蒙羞的耻辱之事。

的确,无可否认的是,靖康事变确实对于宋王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个事件在整个宋王朝的文人士大夫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直接导致北宋的灭亡,从此宋朝只能偏居南方,这些是那些士大夫所不能忍受的。然而,与辽河西夏建立的盟约却并非是一件坏事。

很多人会觉得,两宋王朝是一个屈辱的存在,因此人称“弱宋”。然而,事实上宋朝很“心机”。表面上,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达成了宋夏议和;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人们一般普遍认为这些条约,对两宋朝廷来说是屈辱的,岁币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因此这些条约便是“屈辱”的。似乎很合理,然而这却与两宋高度繁荣的经济相矛盾,他无法解释后来为什么宋朝经济反而在合约签订后更加繁荣了。于是,这些人开始寻求这样的解释:这些条约促成了北宋、辽、西夏与南宋、金先后对峙局面的形成,在相对和平的形势下,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南方经济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还说的过去,但是这样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王朝会接受这样的条约安排,宁愿用钱来换取和平。在我看来,之所以宋王朝的精英分子做出这样的决定,原因在于他们从中看到了其中对宋王朝十分有利的一面。

从表面上来看,宋朝需要每年给这些少数民族的国家缴纳岁币、布帛等物品,是宋朝吃了亏,然而,此举宋王朝是百利无弊。

首先,用年年几十万的岁币换来和平实在是太划算了。如果两国产生战争,那么军队支出和开销就远远会超过这些岁币钱。而且和周围国家连年征战,每年边防军备支出超过几百万,现在用几十万的开销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这些条约虽然都有城下之盟的意味,但是条约内容却不是不平等的关系,除了绍兴和议之外,缔结条约的双方达成的是平等的政治地位,并不存在屈辱何不屈辱之说。所谓“称臣”,是以国家当权者的年龄而定,就是以现今国际法的角度来说,也是合理的。

并且,从签订合约的双方开展贸易这一点上来说,对于宋朝也是极为有利。举个例子吧。比方说宋给了金三十万岁币之后,金朝人虽然有自己的货币体系,但是毕竟少数民族,手工业制造并不是十分发达,而用自己的钱来买宋朝人的商品他们也不认账,那干脆就用宋朝的钱币来进行购买和贸易。久而久之,一开始可能是金朝人赚便宜,但是慢慢地他们就会发现,贸易开始导向宋朝,大量的银两开始流回宋朝人的口袋。他们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宋朝人所造的这些“玩意”了,无论是茶叶、丝绸、还是瓷器,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也是要来越大,因此整个国家原先的货币体系被宋朝所击溃,甚至有可能后来就连金朝的皇帝,也不承认本朝的货币体系了,开始改用宋币。并且为了稳定供应生产,金朝人也不可能会把宋朝人怎么样,因为一旦宋朝人完了金朝可能也会倾灭。

因此,宋朝人通过这一系列的看起来所谓的很屈辱的条约将敌对的双方绑进一个共同的利益体里面,一旦进入这样的格局,唯一的办法就是共生,但那个时候,他们想和宋朝人开战也不可能了。

因此,这样看似“屈辱”的条约,到底签的值不值得呢?

然而对越这样好的制度安排,却有一大批的文人他们不约而同的指责朝廷决议的昏庸腐败,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议和实在是缺乏骨气,难以启齿。他们虽然自己并不会带兵打仗,自己却在那里指手画脚,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于那些提倡议和的人,大加鞭挞,口口声声卖国贼。然而,这些爱国者就不是:“爱国贼”了吗?

因此,每当有所谓的爱国主义诗人在我面前展现的时候,我虽然对他的道德精神十分敬佩,然而却不得不怀疑他的一片“爱国热血”,因为虽然一些事情或者观念在开始执行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有好的动机,好的动机却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只有你的眼界看得足够的高,足够的远,你才有可能真正的看到到底什么样的政策是对国家有利的,是造福人民的,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谈得上“爱国”。

这是我对宋朝一些文人“爱国情操”的思考。

很早之前,我就在想,文学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说的更大一点,更直白一点,文化到底对于人类有何意义。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所谓的文化,就是让人们相信的想象虚构对现实世界的合理解释,说白了就是对于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编故事。可是,有人就说了,不对啊,文学怎么是编故事这么浅陋的东西呢?那些表情达意的,那些体现真实情感的文学作品,或者文艺作品也属于“故事”吗?

让我们来看这样的两个例子:

国王死了,几年之后,王后也死了。

国王死了,几年之后,王后也伤心而死了。

虽然这两个句子表述的内容基本上完全一致,但是相比于第一句而言,人们更容易相信第二的说法。不仅是因为它包含了更多的细节在里面,还增添了不少情感的因素。他更加符合人们的想象和情感观念,也合理的解释了事件发生的原因。许多时候,文学,甚至文化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过时的文化概念是虚构的,现今这些理念也是虚构的。在印度的姓氏种族制度中,虽然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制度,大多是荒谬和不合理的。当时的印度人可能觉得这些制度没有什么不自然或者异样。他们只会觉得理所当然。因此,审视我们现如今的这些制度,就一定是合理和自然的吗?是真的如此还是只是存在于的我们想象之中呢?

平等。公平几乎成为了现当代世界普世的价值观,然而,如果生活在不同阶级下的人发展出了一样的能力,面对不同的游戏规则,最后结果也可能千差万别。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一个富家子弟和贫民子弟,以及一个英国人,他们可能会用相同的能力,但是结果却是千差万别。因为在种种法律以及潜规则下,公平早就荡然无存。

但是,复杂的现实世界有特别需要这些复杂的虚构体系来保持其运转和完善,因此必须让人们接受、相信这些概念,那么,文学的作用就随之产生了。通过文学的解释和阐述,使人们相信这些概念,接受这些理念。不过相比较于那些枯燥无味的、让人相信这些理念的其他形式来说,文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创作主体真正的有感而发,包含情感的坚信不疑。创作者首先就是这套理论的相信者和维护者,所以才能写出洋溢着热情和饱含深情的文字。如果雪莱不相信所谓的平等和自由,他们也不会创作出如此洋溢着热情的诗歌来。

所以,当你用这个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有趣的想法。2000年前隋朝隋炀帝设立了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在中国运行了将近2000年。虽然在后人看来他有那么多不合理的因素,但是如此长期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它将天下所有的文学能手、优秀者收罗进入朝廷的体系里面,为朝廷效力,为中央集权制度来发声,为帝王的统治编出让人信服的故事。统治者将自己的统治理念儒家思想体系作为考试内容来选取优秀人才,而通过考试的必然是学习儒家文化的优胜者,可以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统治下的文人士子,他们自然而然天生就是儒士。统治者通过控制科举这一制度进而实现其文化统治,从而将社会的复杂程度大大简化,达到有效统治。而士大夫在朝堂之上得以施展才干理想和抱负,得到利益和回报,可谓是双赢。

然而,这样的制度后来之所以玩不转了,不是这一套机制不行了。而是儒家思想的不行了。由于这个系统机制天生带有排外性和封闭性,很难再允许有其他多元思想体系的产生,因此僵化落后也是必然。因而,后来中国革命进行之艰难,原因即在于思想改造的艰难。

这个时候,文学革命的呼声就显得十分的应景。无论是五四还是新文化运动,高举自由和科学的大旗让思想多元有了实现的可能,这样一来,文学革命也就势不可挡了。催生新文学体式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为什么古文和诗词歌赋会衰落,这不是因为人们浮躁的原因,也不是文化断层的浩劫,而是它生长的那片土壤已经荡然无存了,“皮之不在,毛将焉附”,旧文学的衰落是儒家或者说是中国古代集权统治的衰落的必然。

新的文学体系的诞生,不仅意味着对现代化理念的阐述和发声。而且也预示着一个文学发展的脉络趋势,就是文学慢慢地由少数贵族王侯士大夫而走向平民,越来越趋向于平民化。无论是采用白话文的手段还是现如今互联网文学的发展、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声势浩大的发展趋势,都必然昭示着文学乃至文化的自主权力逐渐由上层少数人向平民大众倾斜,文学或者说文化的规则,不在由少数人说了算,而是由大家说了算。这必然会引发种种冲突和矛盾,但是大势所趋,人心所望。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控制任何东西都是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也是这样,他再也不会、也不能被绑架,被任意的阉割。文学在现代社会里,完成了一次由少数人的“权力”到“权利”的过渡。

以上就是我自大学以来,在学习古代文学史的同时,通过阅读其他的一些思想和书籍的启发和感悟,我觉得学习古代文学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和牵强附会,对于其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总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解释,所以才促成了这一篇胡言乱语的文章。我知道可能以后我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会觉得满纸都是荒唐言,但就目前而言,这是我的一点小小感悟。难免有不当和错讹之处,其中相当多的言论也是我一点很幼稚的想法。希望老师给予指正。

我相信,我说的每一句话,可能以后都是错的。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 松风阁书画日讲 sfgzt86  头条号 松风阁书法日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