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7
迪青梅对13哥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几十年如一日”,这句话说的轻巧,做起来分量十足。都说他俩是青梅竹马:两个同龄人11岁在拉齐奥青训营相识,之后一起训练、比赛、成长,直到19岁时迪青梅转会才分开。如果足球青训也算作学校体系之一种,他们相当于小学到高中同学——这也是人们对他们关系的普遍印象:“从小要好的同期生”。但通过对早期文献的发掘(揍),我们发现远不止如此。
手上有一本巴掌大的小书书,作者Stefano Orsini,1999年出版,书名就叫“Nesta”。感谢佐董翻译,书里提到青训时代13哥家在罗马城南,迪青梅家在西北角,两个人穿越罗马去对方家里吃饭,互相留宿;晚上不乖乖睡觉,“睁着眼睛幻想将来在奥林匹克球场并肩作战的场景”。到十六七岁进了一队,拉齐奥训练场离迪青梅家近,13哥就一直住在迪青梅家里孜孜不倦地蹭饭(吃住解决了,交通方面就蹭法瓦利的摩托车=_=
关于“留宿”的事,阿早MM最近买到1998年拉齐奥队刊,有一段13哥访谈可以印证:
记者:马可在啥啥访谈里说你总是陪伴着他
13哥:我们从很早以前就很要好了。马可是独子,他需要别人的陪伴,所以每周不是我到他家睡,就是他来我家睡。我们像亲兄弟一样随双方父母去度假:有时我跟着他全家去,有时他跟着我家去。……
2007年的一则新闻里,迪青梅似乎也提到了留宿的事。
当时13哥伤愈复出状态极佳,米兰又打进了冠军杯决赛。5月11日13哥做客米兰频道,做了一档冠军杯决赛的预热节目。在节目中迪青梅打来热线,盛赞了一通13哥,之后说道:
“他是一名很好的罗马人,我们曾一起度过许多美妙的夜晚,以后我们也会一样。”
(He's a good Roman, we have and will have some
good evenings together)
——此处“美妙的夜晚”当然包括童年时代那些卧谈之夜。(迪青梅你一定要用这么容易让人想歪的词吗Orz另外这个节目视频和图片我一直没有找到啊啊啊好想看!TAT)
关于“度假”,也可以对照大联盟2013赛季末,13哥那个传奇的“do father”访谈=_=
在回顾和迪青梅的友情时,他用他那错误百出的破英语说:
“他就像我的兄弟。小时候每个假期我们都在一起。……”(He is like my brother. Every vacation together when we was younger.)
隔着十五年的岁月,他的说法和当年在拉齐奥队刊上说的差不多一样。童年和迪青梅一起度假,想必对他是相当深刻的美好回忆。
综合上述资料,可以看出:
- 13哥和迪青梅年少时的要好,不只是上足球学校那几个钟头,而是全方位黏糊在一起的要好。
- 不仅是小孩们要好,双方家庭也经常来往,建立了持续的信任和默契。这种情形说是“结为异姓兄弟”,真不为过。由此可见双方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和尊重,也可见小猪头和小青梅都是有教养的好孩子,否则不会这么容易被对方家庭接纳。
3.猪头三生平绝学之一“傍大款”那么早就练成了……
讲真,迪青梅小时候的家境应该比13哥家好。虽然对迪青梅的资料所知甚少,不过佐董翻过他2003年一则杂志访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角度。迪青梅在那个访谈里说,他职业生涯第一笔工资,全部拿去买了衣服!——说不上挥霍,可也不像是精打细算的环境里长大的。从任何一点看,迪青梅都不像那种只顾自己不管家人的二货青年,因此可以确定:他家至少不需要他补贴家用。
而13哥嘛,大家都知道,比他家穷的不多。小时候只有一件球衣,洗了又穿没有替换,潮乎乎地带去学校。有个材料说特别艰难的日子他爹还得出去借钱。他姐姐从小身体不好,他吃得又多。所以八岁的小猪头已经会问罗马队球探“你们能给我爹多少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小青梅的放松心态有明显的不同。
考虑到这些背景,觉得13哥的爹娘真不容易。张爱玲有句刻薄话,说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就像挤在伞沿下的人浇得透湿,反不如不打伞。我想这大概是说,和消费水准高很多的人来往,沾光只是可能,开销增大却是一定的,因为人际关系多少要对等。13哥爹娘和迪青梅家常来常往,自然不是为了沾光。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自尊和脸面,总让别人父母做东不是个事。以13哥当时家里境况,不是轻易能够度假的,就算组织小朋友们“罗马郊区一日游”,也是额外多了一笔花销。为了儿子,金钗沽酒,咬牙也要上了!不过从结果来看,还是13哥蹭迪青梅家比较多=_=给青春期的猪头三管饭,你想那是作耍的么!一天怕不得四五盆面条,七八个披萨,大苹果大桃子流水价地送上来。青梅爹娘也着实疼爱他!
对这一段蹭饭史,且看13哥这边的说明:“马可是独子,他需要别人的陪伴。”迪青梅和妹妹相差10岁,觉得不好玩是正常的,但是以迪青梅之机灵独立,真有那么寂寞,非得终日跟13哥形影不离?我不禁想起另一件事。
2006年3月13哥接受采访畅谈人生,说1998年世界杯我受了重伤,跟着就在回国的飞机上认识了我女朋友,当时她就坐我旁边,缘分哪!!可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blablabla。
——看到这个报道,我很想冲他喊:醒一醒啊喂!这都几年了还觉得是巧合!
大伙儿想想,98年加布姐姐在负责意大利队后勤的“意大利之家”当志愿者,完全有机会提前注意到这只浓眉大眼的小卷毛。13哥回国治疗时意大利队还没出局,加布姐姐为啥中途丢下工作也要回国?那无比凑巧的航班座位——“意大利之家”负责意大利队后勤——人脉宽广的老丈人——傻冒13哥的票没准都是加布姐姐亲手买的!精心策划的一场捉猪仔行动!就像欧亨利那篇叫《财神与爱神》的小说,天作之合背后不晓得有多少周密的安排。猪头三还在那星星眼地感叹缘分哩。加布姐姐威武,加布姐姐GJ!
所以说13哥这人,有时候也不知道是精是呆。也许他只是对自己多么容易受人爱慕没有概念,所以体会不到别人某些心思转折。拿迪青梅这事来说,比如小青梅轻轻叹口气:“哎……别人都有兄弟,好羡慕呢。”猪头头一定忙不迭跳出来拍胸脯:“从今往后我就是你兄弟!我陪你玩!”小青梅心里“呵呵”一声,事情就这么成了……
说回正经的。迪青梅“是独子,需要人陪”这个理由,一方面确是实情,另一方面也是当时境况下,最不会让13哥有寄人篱下、受人恩惠之感的说辞。在这一语境中,13哥是给予者而非接受者,陪伴迪青梅等于是“我在帮助他”。前面说过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自尊,迪青梅那么小就知道体贴13哥的心境了!也可能是家长教得好。
1995年,19岁的迪青梅出外闯荡。没了由头,猪头三也不好意思再去人家里蹭饭。可跟迪青梅的故事没有就此结束。在阿早MM买到的拉齐奥队刊里,关于这段时期有些很了得的资料。其中之一就是,离开罗马城的迪青梅仍然和13哥频繁见面。
“距离不能阻止我们的关系,”迪青梅采访里说,“我们几乎每周都见面。”
介绍一下背景:95-96赛季迪青梅在维罗纳,96-97赛季在巴里,97-98赛季在萨勒诺。后两个地方在南边,亚平宁半岛的脚踝上,乘火车到罗马城两三个钟头;维罗纳在北方,还要远一点。以中国的地理尺度这不算什么,在意大利相当于一半国土的距离。这个采访时间是1998年,距迪青梅转会离开拉齐奥已经三年。从1995到1998的三年里,他几乎每周都穿过一半国土,回罗马见13哥。
——照常理,绝大多数情况应当是迪青梅回罗马找13哥而非13哥去看他,因为他家在罗马。
——当然可以说迪青梅赶回罗马是为了看家人。但是“我们几乎每周都见面”,见13哥是他每次回家不可或缺的安排。
——现在你们知道迪青梅的毅力和计划性了吧!……
认真来说,一般人对初恋的执著也不过如此了。多年来给他蹭饭,给他蹭住,带他度假陪他玩,谈理想谈人生,离别之后,山水迢迢风雨无阻地去见他……像这样对一个人,是一件很消耗的事。时间、精力、人事环境,缺一不可;也只有纯真饱满的少年心气负担得起。就算迪青梅自己,十年之后拖家带口,也不能再这样说走就走。为什么说青春如梦,因为年少的沉醉飞扬和梦一样,不必带有半点现实的重量。
讲到这觉得整件事简直像一部小成本文艺青春片嘛!比如片头是年轻的迪青梅在火车上打盹。外面阳光正好,迪青梅头靠车窗,脸上掠过草木的阴影。车上广播忽然沙沙作响,迪青梅惊醒过来往窗外看,蓝天下车头吐出团团白烟,轻快地奔向罗马。他出神地看着,背景的广播音乐声变大,唱的是“不知你置叨位,甘有将阮放忘记……”(啊啊啊为什么跳tone了Orz )
总而言之,我觉得就算是迪青梅想起当年的自己也会感动的!不过多年以后的他虽不再是风一样的火车少年,却领会了穆罕默德的名言,“如果山不到你这来,你就到山那里去”——如果没办法去到13哥身边,就把13哥弄过来——越发犀利了!
tbc.
Germer在2014年2月24日16:03说:”他吃得又多“……闲闲一笔,把我肺叶子戳了个对穿。
IP地址 回复 删除
aqui在2014年2月8日23:45说:啊!生活!米兰室友如梦幻泡影,迪青梅就像那仁厚而黑暗的地母……(wal回复:啊!生活!皮小洛去打了高尔夫……
IP地址 编辑回复 删除
Aiglos在2014年1月8日10:00说:感天动地,啊!ps,格式有点乱?撑破边框了……wal回复: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