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第一阅读
图 | 互联网
第一阅读 |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自从有了孩子,父母们的购物就开启了精打细算模式,唯独在孩子的教育上从不心疼。在家长们“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心态支配下,让那些伪科学、伪教育的机构,钻了空子。
今天,是消费者权益日,作为“吞金兽”的父母,为了对孩子负责、也对自己的辛苦所得负责,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识别那些市面上流传已久的教育假象。
在这些假象中,并不全是“量子速读”那样一眼就能让人识破的骗局,有不少都是对教育理念的歪曲或者误读,在商家的包装下让人真假莫辨。希望今天的“教育打假”内容,能帮家长们撇去焦虑的泡沫,让教育回归本质。
左脑掌管语言逻辑,又称“学术脑”;右脑掌管艺术创造,又称“艺术脑”。开发右脑会让孩子获得创造力,赢在未来。
并不是!
千万不要被这个看似科学的论断给镇住了。简单地把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是一种人为的误解。虽然从生理上来说,人脑的确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但从功能上说,我们是“全”脑人。
左右脑的分工侧重不同,并不代表不同工作完全由某个脑区来负责。某一个脑区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占主导一点,但并不代表另外一边的大脑不做事。
追根溯源,左脑与右脑的这种二分法,源于1981年诺贝尔奖得主罗杰·斯佩里的裂脑研究。20世纪50年代斯佩里第一次发现左右大脑的工作侧重不同。但科学家讲的是左右脑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并不是“左脑只干这个、右脑只干那个”。任何动作都需要左右脑协同工作,大到语言、运动、艺术、情感、听觉、嗅觉等,小到拿一支笔,都是由左右脑协同完成。
所以,无论是很多年前就流行的“右脑开发”还是现在的“全脑开发”,都是误区!
学习每种知识都有敏感期,错过了敏感期,孩子怎么学都学不好。
“敏感期”这个概念确实存在,但是没有夸张到错过了就无法弥补的地步。敏感期理论被引入儿童心理领域,尤其是学习领域之后,被过度阐释了。
最常见的就是有人认为 2~3 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敏感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等等。很多家长为此忧心忡忡,生怕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之后,就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的确,有很多领域,比如艺术、体育、语言等等,过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学起来会更艰难一些,所花费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是,这并不是说错过敏感期就不可弥补。
以家长最关心的语言敏感期为例,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敏感期如果过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学不好了,只是可能会更费力一点。但是,请注意,这只是量上的差别,而不是本质上的“再努力也没用”。
孩子一定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认字、背诗、读英语,甚至提前接触小学课程,这样上小学才能跟得上,今后的人生也会更顺利。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不可考,但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当数本世纪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所提的“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当时,韦钰院士有感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实际上是在感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韦钰院士所感慨的成果,核心是“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然而有人断章取义,误读、扭曲成“孩子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与这句话的本意恰好是背道而驰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很多实验也已经证明,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存在着学习不同知识和能力的“机会窗口”。如果在这些机会窗口之前就进行超前学习,意义是不大的,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学习某种特定知识的最佳时间。
现在的孩子不能用以前的方法了,要在快乐中学习,即使是背诵也一定要在全部理解的基础上,拒绝一切死记硬背。
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有讨厌死记硬背、讨厌题海战术、讨厌重复练习的想法。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全世界都一样。我们想让孩子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记忆,但事实上,大脑的强项并非思考,而是检索记忆。
一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教授,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文章中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大脑能做很多事情,但思考却不是它最拿手的。大脑靠记忆做成每件事,记忆储存着指引行动的策略。所以,一个人看起来在进行逻辑思考,但其实大多数时间他只是在进行记忆检索。
那么怎样才能让“记忆检索”变得更容易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大脑中存储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即所谓的“背景知识”。因此,牢记背景知识对于学习来说十分重要,记住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才能更有效地思考。
好的老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让每个学生都成才。学生成绩不好或者行为不端,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不会教”。所以一定要找名师。
这句名言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本意应该是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但单独拿出来被曲解,显然违背了全面看待事物的基本原则,过分夸大了老师的作用。很多家长对老师有太多的期望,但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学生是否成才,是受学生本身、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
更糟糕的是,一些教育机构靠名师噱头吸引学生,但实质上并没有名师授课。更有甚者,虚假包装、浑水摸鱼、虚构教师资历,以不诚信的方式来骗取家长的信任,这种欺瞒学员及家长的不良行径,实属欺诈。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以天赋高不高不重要,只要肯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爱迪生的这句话流传很广,与此相似的还有“爱因斯坦数学考一分”。但是,爱迪生“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同样重要的;而爱因斯坦数学考一分,是因为德国数学最高分就是一分。
枉顾孩子的天赋,一味高压政策,逼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自己没有天赋又不感兴趣的地方,然后成绩不理想又抱怨孩子不够努力,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真相可能并不是这样的——孩子可能是真的尽力了。
我们必须承认,大多数人都只是天资平平的普通人,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鞭策孩子努力,而是找到孩子的天赋,抓住这个机会,并引领他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甚至把这项天赋发挥到极致。
人类大脑的潜力是无限的,普通人仅仅开发了10%。我就这样了,但我的孩子一定要多多开发大脑,激发更多潜能。
关于这个传言有很多版本。有人说,这是爱因斯坦说的,或者说这是解剖爱因斯坦大脑后的结论。但其实,这句话并没有在正式的文献中出现过。也有说法是,大脑含有约 140亿个神经细胞,约占脑重量的十分之一,剩余的九成是其他组织,比如胶质细胞。但实际上,胶质细胞也有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提供支撑、形成髓鞘、增进传导速度等多种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剑桥大学神经心理学教授芭芭拉·萨哈基安说:“人类只用到大脑10%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无论何时,整个大脑都是活跃的,其神经细胞都在工作中,因为一旦神经细胞闲下来,那就说明它退化或死亡了。”
当我们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测大脑的活动时会发现,人在做事或想问题时,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握手或读单词,都需要10%以上的大脑参与。即便一个人什么事也不做,大脑也处于忙碌状态,因为它需要控制身体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心率。
文章来源:
爱贝睿公众号、星教师公众号等
中国有个成语叫“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我们看到的这些教育乱象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并加以渲染、歪曲和误读,然后被用于商业。而这些概念击中的,正是焦虑父母的心。
未来,还会出现这样的“伪教育命题”吗?一定有的。但破解方法也不难: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也不去盲目跟风、照搬个例的成功经验。在选择课外班时,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谨慎了解、多一些思考,就能在教育路上少入一些“坑”。
扫码关注
第一阅读
阅读·陪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