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通过访谈看HRBP(HR业务伙伴)策略

只有业务规模和员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有设置HRBP(HR业务伙伴)的需要,并且HRBP的存在同时需要COE(专家中心,或人力资源总部)和SSC(共享服务中心,或员工服务中心)的支持,此为HR三支柱的基本模型。

最近一次访谈中,HRBP同事在行为和心态上都反应出一定不足。细细琢磨,其不足原因不在于人,而在于岗位设计。缺乏激励的岗位设置必然导致流于事务的工作心态。此文暂时单独从HRBP的工作流程探讨HRBP策略的改进。

一、HRBP岗位困境

“一堆的假单要审批,很忙。”

“刚并入时操作方式发生变化还挺不习惯的,现在磨合了,比较熟悉了。”

“薪酬计发的工作都是按上面安排,上面把数据计划发给我们,我们就按计划执行。”

“我们现在是多头管理,上面和业务部门都派任务。”

现状:HRBP(HR业务伙伴)岗位多流程性工作、少项目性工作,容易形成习惯动作和心态。就算其主观能动性强,善于思考和改善,但在“自上而下”且严格考核的管控模式中,会明显感受到无处施展手脚。

二、HRBP业务困境

“部门经理找我讨论加班费管控和空编选聘的工作。”

“比如部门岗位说明书完善工作,上面发邮件给到我们BP,我就是转发和开展而已。”

“平时和上面就是开会才见一面。上面按职能分工,但是到我们这就是什么都要做。”

现状:HRBP全面负责业务部门的HR事务,对业务部门情况熟悉,沟通效率高,能够直截了当地解决业务部门的人力管理问题。但若HRBP只是完成事务工作,无需太多策略性思考,实际上达到的是BC(business coordinator业务协调者)或BD(business distributor业务分发者)的角色,与BP(business partner)的定位尚有差距。

三、HRBP策略改进

1、是否需要设置HRBP?

从支持业务部门的角度出发,HRBP更好贴近业务,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推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具体工作中HRBP离不开COE(专家中心,或人力资源总部)决策,离不开SSC(共享服务中心,或员工服务中心)支持,且额外设置HRBP会明显增加人员编制成本和管控风险。

若决定设置HRBP,建议提高HRBP的颗粒度:即按照事业部层次定岗定编,而不建议细化到部门层次,以减少事务性工作占比,提升策略性工作占比,同时有助于促进从业者素质提升。

2、打好信息化圣战,围绕一套数据开展工作,避免业务混战

无法量化就无法管理,没有数据就无法量化。数据是管理生命线,同样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命线。当企业壮大到一定阶段,业务多元促进员工多元,三支柱之间、HR与部门之间的需要一套共同“话术”,这套“话术”就是数据。

目前,多元业务的企业已明显感受到人员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源数据混乱,甚至牵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将信息化上升到“圣战”我觉得并不为过。人力资源数据的进一步混乱,将造成企业内部的资源争夺以及业务混战。没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企业,以及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好用的企业,醒醒吧。

3、既然设置了HRBP,就要改变管控模式

组织改革不只是改变汇报线,更是改变权责分配和管控模式。既然设置了HRBP,就应该避免传统自上而下的管控,避免HRBP“只要执行上面的要求就可以”的工作心态。

反之,HRBP从业者的素质甚至应该高于COE,因为他最贴近业务,因为他需要具备团队影响力,以及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COE要足够重视HRBP所反映出来的人力管理痛点,确实将HRBP岗位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践探索】通过访谈看HRBP(HR业务伙伴)策略)